元代著名雜劇,我國戲曲史上成就最高的愛情劇之一。現存明、清刻本不下100種。以建國后發現的明弘治本為最早。清金圣嘆評點本《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流傳較廣。有今人王季思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本與吳曉鈴注作家出版社本。《西廂記》取材于唐元稹的《鶯鶯傳》,描寫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崔、張二人一見鐘情,不顧封建勢力的阻撓,沖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經歷了種種波折,終于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之下,私自結合。老夫人得知后,惟恐張揚出去有辱相國家聲,只好承認婚事,卻又以崔府不招白衣女婿為由,立逼張生進京赴試。二人又被迫分離,直到張生得中歸來,才和鶯鶯團圓。
這部作品大膽地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冷酷與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熱情地歌頌了敢于叛逆封建禮教的貴族青年爭取婚姻自主的正義斗爭,表現了作者“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社會理想與反封建的民主傾向。崔鶯鶯是我國古代戲劇文學中最早出現的追求婚姻自主、叛逆封建禮教的貴族少女的典型。《西廂記》細致地描寫了她對封建婚姻、封建禮教、封建家長的叛逆過程。不僅表現了她和封建家長之間的尖銳沖突,而且表現了她每前進一步所經歷的自我斗爭。正是這兩種矛盾的交織,有力地揭示了鶯鶯的性格特征。鶯鶯和作為封建家長的老夫人的矛盾,突出地表現在她對家世利益的蔑視上,而她所經歷的自我斗爭則深刻地表現了她一步步擺脫了封建禮教的羈絆。老夫人的逼試,是封建家長頑固維護家世利益的生動表現。鶯鶯對老夫人的逼試所表現出的強烈不滿,和對功名富貴的極大厭惡,使她的形象大放異彩。作品描寫了鶯鶯的溫柔、深情和對愛情的堅貞。同時也描寫了張生的誠懇、熱情和濃厚的書生氣。紅娘的形象,更是《西廂記》的杰出創造。正是在她的支持下,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才能取得勝利。作為一個女奴,她的膽識才干不僅勝過有教養的秀才小姐,而且能制服作為封建家長的老夫人。她見義勇為,潑辣,機智,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某些優秀品質。所以這一人物才能長期活在我國戲劇舞臺上。《西廂記》“拷紅”一折,七百年來上演不衰。在藝術上,《西廂記》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打破了元雜劇一本四折的通例,以五本二十一折的巨大篇幅連演一個故事。劇本雖長,但能一氣呵成,結構嚴謹,情節生動。特別是能夠精確、細膩地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西廂記》是一部抒情詩劇,語言優美,詩意濃郁,尤其善于創造氣氛,描摹環境,人物唱詞也都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西廂記》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不僅是當時劇作家學習的榜樣,也是后世作家效法的典范。我們從明代杰出的劇作《牡丹亭》和清代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紅樓夢》里,都可以看到它深刻的影響。
上一篇:裴頠
下一篇:西塞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