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我欲因之夢寥廓 芙蓉國里盡朝暉
——毛澤東與樂天宇
樂天宇:1900—1984年,湖南寧遠人。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北平西郊區委書記。1927年,到湖南寧遠縣領導農民運動,被選為農民協會委員長。1937年與黨組織取得聯系,1939年任延安自然科學院農科主任、邊區林業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林業科學院一級研究員。在長沙第一中學讀書時與毛澤東相識。因為他的家鄉有一座九嶷山,毛澤東常常稱他為“九嶷山人”。
1.故人相聚話故鄉 詩人興會談詩人
有一次,毛澤東和樂天宇在一起聊天,話題自然而然地就說到了湖南,說到了九嶷山。毛澤東懷著一種惋惜的心情說:“我是湖南人,卻沒有去過九嶷山。”
樂天宇回答說:“不要緊,我念一首詩給你聽一聽。”接著,樂天宇就背誦了清人何紹基的一首詩:
生長月巖濂水間,老來才入九嶷山。
消磨筋力知余幾,踏遍人間五岳還。
這首詩收在《東洲草堂詩抄》第二十卷中,題為“游九嶷歸宿縣署為陶勤子大令化生平游事”。樂天宇進一步解釋說:“何紹基是道縣人,與寧遠搭界,長期在外做官,到七十歲才告老還鄉,游了九嶷山,寫下了這首詩。”
毛澤東聽了樂天宇的話,哈哈大笑,說道:“你原來是拿何紹基的詩來笑我呀。”并說:“以后有機會也要到九嶷山看看。”然而由于工作的繁忙,毛澤東的這個愿望最終沒有實現。
2.一支斑竹送老友 九嶷山人賦新詩
1961年秋,樂天宇帶領一個科研小組到九嶷山考察斑竹、香杉等情況。下山后樂天宇和周世釗以及在湖南做社會調查的李達相聚,大家決定送幾件九嶷山的紀念品給他們共同的老朋友毛澤東。三人共同送一枝九嶷山的斑竹給毛澤東,樂天宇送了一個條幅,上有蔡伯喈《九嶷山銘》的復制品,同時樂天宇還賦《七古·九嶷山頌》一首:
三分石聳楚天極,大氣磅礴驅舞龍。
南接三千羅浮秀,北壓七二衡山雄。
東播都龐越城雨,西噓大庾騎田虹。
我來瞻仰欽虞德,五風十雨惠無窮。
為謀山河添錦繡,訪松問柏謁石樅。
瑤漢同胞殷古誼,長林共護紫霞紅。
于今風雨更調順,大好景光盛世同。
詩人的署名是“九嶷山人”。毛澤東收到三位老朋友的信和紀念品之后,非常高興,感慨之余,勾起對故鄉、故人的懷念,詩意盎然,乃賦詩一首作答,這便是著名的《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詩寫好后,毛澤東將其題為“七律·答周世釗、李達、樂天宇”。后來據樂天宇回憶,在郭沫若家中樂天宇見到了毛澤東酬答的詩稿,要求劃掉自己的名字。他說:“我這個人辦事莽莽撞撞,弄得不好,以后會給毛主席添麻煩。不能用我的名字。”所以后來發表的時候就將三個人的名字都刪去了,而用“友人”代之。但是,另據《毛澤東詩詞集》以及吳正裕主編的《毛澤東詩詞全編鑒賞》,“友人”為周世釗。友人是指周世釗也好,指三人也罷,此處不去探討,那是專家們的事情。但是周世釗、樂天宇、李達三人給毛澤東寫信寄物是確有其事的。
毛澤東的《七律·答友人》發表后,樂天宇給毛澤東寫過一封短信,信中說:“古人寫九嶷山的‘嶷’字,沒有山字頭。舜系天葬,到處望而疑焉。九者,言其多也。”原來“九嶷山”乃“多疑之山”。
不久,毛澤東叫中央辦公廳工作人員告訴樂天宇,信收到了,謝謝。
一首詩,一封簡短的信件,毛澤東都是有來有往的,表現了毛澤東交友之中平易近人的作風,表現了毛澤東做事極為認真的態度。
上一篇:《悼亡友慷慨悲歌·讀君詩調高意厚——毛澤東與湘生的書信往來》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遍游五縣讀無字之書·身無半文閱天下疾苦——毛澤東與蕭子升應對吟詩》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