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論述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綱領性文獻。寫于1918年3月,發表于同年4月。手稿的題目是《關于蘇維埃政權當前任務的提綱》。當時,蘇維埃政權剛誕生半年,正處在歷史轉變的緊要關頭。1918年春,蘇維埃政權同德國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使國家擺脫了帝國主義戰爭,爭得了喘息時機。但是,和平并不穩固。帝國主義列強一旦從戰爭中騰出手來,隨時都可能發動武裝干涉,反對蘇維埃政權。在國內方面,蘇維埃政權基本上實現了“剝奪剝奪者”,廢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歸國有,工業、鐵路、商船、銀行等大企業也實現了國有化,并且鎮壓了剝削者的反抗。但是,戰爭和剝削階級的反抗使國民經濟遭受到嚴重的破壞,糧食和日用工業品奇缺,投機活動十分猖獗,社會秩序混亂、動蕩和不安。這種情況必然也影響到工人階級的一定階層;已經收歸國有的企業剛實行工人監督生產,尚未建立起社會主義管理體制;致使許多企業勞動紀律松弛、生產效率很低。總之,蘇維埃政權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獲得了偉大的勝利,但是也面臨著嚴重困難。為了利用短暫的喘息時機,盡快恢復國民經濟,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列寧撰寫了該文。
在這部著作中,列寧提出和闡明了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無產階級革命的根本任務就要轉移到建設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提高勞動生產率,根除資本主義上來。列寧認為在小農占優勢的俄國建設社會主義,是極端困難的任務。實現這個破舊立新的歷史任務,一方面要貫徹民主集中制,開展社會主義競賽,吸收勞動者參加管理,培養社會主義的自覺的勞動紀律,充分發揮勞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要加強無產階級專政,并利用國家資本主義和合作社等組織形式,發展社會化生產和交換,同小生產自發勢力堅決斗爭。而對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建立嚴格的、全民的計算和監督,則是一切必要措施的主要環節。列寧在全書中分作九節來闡述這個中心思想。前三節提出當前的主要任務,著重闡述工作重點轉移到當前主要任務上來的必然性及其戰略意義。中間五節著重闡述為實現這個主要任務所必須采取的一些措施及其主要環節。最后一節是總結,著重指出國際和國內形勢的特點及其黨的策略,指出“左”派反對派的小資產階級性。
蘇維埃政權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以后,國內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列寧對這一變化作了科學概括,指出標志著當時社會經濟結構基本特征的有五種經濟成分,即(1)宗法式的,即頗大程度上是原始式的農民經濟;(2)小商品生產(其中包括有大多數出賣糧食的農民);(3)私人資本主義;(4)國家資本主義;(5)社會主義。這五種經濟成份是互相交錯的,但是小商品生產卻占優勢地位。這種占優勢地位的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抗拒國家的任何計算和監督,不論是國家資本主義的或是國家社會主義的。它和私人資本主義共同一致地既反對國家資本主義,又反對社會主義。列寧從當時經濟結構的這一科學分析出發,制定了著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綱領,提出了許多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原則,為后來的新經濟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大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理論。這些基本原則是:(1)對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建立嚴格的全民的計算和監督,是走向社會主義的第一個決定性的步驟,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階段的一切措施的主要環節。這是一場社會主義自覺性反對小資產階級無政府主義自發性的斗爭。不經過這樣一場斗爭并取得完全勝利,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就無從建立,勞動者的政權,勞動者的自由就不能維持下去。(2)提高勞動生產率,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根本任務。實現全民的計算和監督則為提高勞動生產率開辟了道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本條件,首先是保證大工業的物質基礎,為此必須大力發展燃料、鐵、機器制造、化學工業的生產;其次是提高勞動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加強勞動紀律,提高勞動技能和改善勞動組織。列寧提出了培養社會主義勞動紀律的全盤計劃。他著重指出,要使說服教育同強制結合起來,要使個人物質利益同公共利益結合起來,并堅持用社會主義原則監督勞動和消費,反對平均主義。列寧特別強調學習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最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對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3)社會主義競賽是動員勞動群眾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方法。社會主義消滅了剝削和對勞動者的奴役,使廣大勞動人民變成為國家和企業的主人,實際參加了管理,這就第一次為大規模地開展競賽開辟了道路。利用公開報道組織競賽,表揚和鼓勵先進,鞭策和帶動后進,是充分發揮勞動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首要方法。列寧還特別指出,應當把競賽同從勞動人民中培養和選拔社會主義建設的組織人才聯系 )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經驗充分證明,從資 社會主義過渡,無產階級專政是絕對必要的。不無情地鎮壓剝削者的反抗和流氓壞分子的破壞活動,便不能戰勝和根除資本主義。但是,在新時期,強制的形式應由過去的就地槍決轉為法庭審判。列寧還指出為了加強無產階級專政,首先要有堅強的革命政權。為此,必須賦予蘇維埃領導人獨立處理問題全權,無產階級專政不僅要通過勞動群眾自己的組織來實現,也要通過領導者的個人來實現。列寧進一步指出,在加強集中的同時,要經常召開群眾大會,發揮勞動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廣大勞動群眾真正參加對國家的管理。黨的任務就是要學會引導勞動群眾把民主討論同勞動時的鐵的紀律結合起來,同勞動時絕對服從蘇維埃領導者一個人的意志結合起來。
《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是一篇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列寧論述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方法步驟,著重論述了發展生產力,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對于戰勝資本主義,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意義。它不僅在當時指引著俄國人民的前進方向,至今仍然是奪取政權的無產階級建設社會主義的指路明燈。本文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占重要位置。
上一篇:蘇格拉底
下一篇:蘇美爾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