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奇卷十五
權奇卷十五
【原文】
堯趨禹步,父傳師導。三人言虎,逾垣叫跳。亦念非儀,虞其我暴。誕信遞君,正奇爭效。嗤彼迂儒,漫云立教。集《權奇》。
【譯文】
堯舜開辟的道路,大禹在后面跟隨。父親傳授、老師教導我們應認真學習。本來沒有老虎,可三個人都說老虎來了,人們就越墻逃跑。既要考慮自己的言行可能會觸犯禮教,又要防備敵人對自己的進攻。荒誕和誠實都擺在你面前,看看正統的辦法和奇謀哪個效果更高。可笑那些迂腐的儒生泛泛空談,拘泥于呆板的說教。因此集《權奇》卷。
孔子過蒲
【原文】
孔子居陳,去,過蒲,會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謂之曰:“茍無適衛,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適衛,子貢曰:“盟可負耶?”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
【譯文】
孔子居住在陳國,一次外出,路過蒲國,正碰上公叔氏在蒲國叛亂。蒲人攔住孔子,并對孔子說:“只要你不去衛國,我們就讓你平安離去。”孔子只好與蒲人訂下不去衛國的盟約。孔子出了城東門后,卻立即轉往衛國。子貢問孔子:“訂下的盟約可以違背嗎?”孔子回答說:“在受脅迫的情況下所訂的盟約,神是不會聽的。”
【夢龍評】
大信不信。
【解評】
孔子是宣揚“王道”,主張大信。孔子認為對蒲人的承諾是小信,因此大信是不受小信約束的。
宋太宗認刀慎獄
【原文】
宋太宗即位初年,京師某街富民某,有丐者登門乞錢,意未滿,遂詈罵不休。眾人環觀,靡不忿之。忽人叢中一軍尉躍出,刺丐死,擲刀而去。勢猛行速,莫敢問者。街卒具其事聞于有司,以刀為證,有司坐富民殺人罪。既讞獄,太宗問:“其服乎?”曰:“服矣。”索刀閱之,遂納于室,示有司曰:“此吾刀也,向者實吾殺之,奈何枉人?始知鞭笞之下,何罪不承,羅鉗結網,不必濁世。”乃罰失入者而釋富民。諭自今訊獄,宜加慎,毋濫!
【譯文】
宋太宗即位的第一年,京城某街有一位富人某某,有個乞丐去他家乞討,因沒有滿足其要求,就罵個不停。圍觀的眾人對乞丐憤憤不平。突然從圍觀的人群中沖出一位軍官,當即刺死乞丐,然后丟下刀就離去了。他來勢兇猛,沒有人敢詢問。巡街士兵將此事呈報有關部門,以刀為證據,官府判富人犯了殺人罪。獄成定案后,太宗問富人:“這人可服罪?”有司說:“服了。”太宗要來兇刀一看,然后帶回內室,對有關官吏說:“這是我的刀,乞丐實際是我殺的,為何要冤枉好人呢?現在我才明白,嚴刑逼供下,沒有不承認的罪行,羅織罪名,不只是黑暗的世道才有的。”于是太宗將有關官吏治罪,而將富人釋放,并下令從今以后,審犯斷案要更加謹慎,不可濫用刑罰。
【夢龍評】
此事見宋小史。更有一事:金城夫人得幸于太祖,頗恃寵。一日宴射后苑,上酌巨觥勸晉王,晉王固辭,上復勸,晉王顧庭中曰:“金城夫人親折此花來,乃飲。”上遂命之,晉王引弓射殺之,抱太祖足泣曰:“陛下方得天下,宜為社稷自重。”遂飲射如故,夫投鼠忌器,晉王未必鹵莽乃爾,此事恐未然也。
【解評】
宋太宗一時義憤擊殺乞丐,事后能悟出治世也會出現羅織罪名的冤獄,并以此警誡有關部門,因此算得上一個明白人。
公孫申詐立新君
【原文】
魯成公時,晉人執鄭伯。公孫申曰:“我出師以圍許,示將改立君者,晉必歸君。”故鄭人圍許,示不急君也。晉欒書曰:“鄭人立君,我執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鄭而歸其君以求成。”于是諸侯伐鄭而歸鄭伯。
【譯文】
魯成公時,晉人扣留了鄭伯。鄭國大臣公孫申說:“我們出兵攻打許國,并宣布將另立國君,晉人一定會歸還君王。”于是鄭國出兵圍攻許國,表示不急于救鄭伯。晉國的欒書說:“鄭人將另立新君,我們扣留一個普通人,有什么用呢?不如討伐鄭國歸還他們的國君,和鄭國議和。”于是諸侯討伐鄭國并歸還了鄭伯。
【夢龍評】
子魚立而宋襄返,叔武立而衛成還,此春秋之已事,亦非自公孫申始也。國朝土木之變,也先挾上皇為名,邀求叵測,于肅愍謝之曰:“賴社稷之神靈,已有君矣。”虜計窘,竟歸上皇,識者以為得公孫申之謀。
王旦從真宗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東京,遇暴疾,命旦馳還,權留守事,旦曰:“愿宣寇準,臣有所陳。”準至,旦曰:“十日之內無捷報,當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此又用廉頗與趙王約故事。大臣謀國,遠慮至此,亦由君臣相得,同懷社稷之憂而無猜忌故也。
項羽欲烹太公,高帝曰:“我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愿分我一杯羹。”陳眉公謂太公以此歸漢,亦孤注之意也。
【解評】
處亂不驚,給敵人制造一定的假象,那么敵人就會在迷霧中兜圈子,分不清東西,你才能掌握主動權。
楊云才巧制磚模
【原文】
楊云才多心計,每有繕修,略以意指授之,人不知所為。及成,始服其精妙。為荊州同知日,當郡城改拓時,錢谷之額已有成命,而臺使者檄下,欲增二尺許。監司謀諸守令,欲稍益故額,云才進曰:“某有別畫,不煩費一錢也。”次日馳至陶所,命取其模以獻,怒曰:“不佳!”盡碎之,而出己所制模付之,曰:“第如式為之!”諸人視其式,無以異也,然云才實于中陰溢二分許,積之得如所增數。城成,白其故,監司乃大服。
【譯文】
楊云才有很多心機,每當有修繕之事時,只會略微將意思傳授給別人,人們不知如何去做,直到修繕之事完成,才不得不佩服楊云才的計謀精妙。楊云才任職荊州同知時,州中的城墻要改建擴展,修繕費用也有定額,但臺使的檄文傳下,想將城墻再增加二尺左右。監司和州太守商議,想比原來的費用稍微增加一些,楊云才進言說:“我另有一個辦法,不須多花一個錢。”第二天,楊云才騎馬來到制磚廠,命廠主取來磚石的模子察看,他生氣地說:“不好。”然后將磚模全部摔碎,而將自己制好的磚模交給廠主說:“照這規格燒制。”眾人看那樣式和原先的沒有什么差別。事實上,楊云才已暗中加寬二分,累積起來的磚塊厚度,恰好是朝廷所要求增加的尺寸。等城墻完工,楊云才才說明其中的原因,監司大為佩服。
【夢龍評】
磚厚而陶者不知,城增而主者不費。心計之妙,侔于思神!
【解評】
磚厚增加但廠主不知,擴墻工程圓滿完成卻不須再增費用,楊云才可說用計如神。所以規規矩矩辦不成的事,靈活變通一下也許就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雄山智僧搬瓦
【原文】
雄山在南安,其上有飛瓦巖。相傳僧初結庵時,因山伐木,但恐山高運瓦之難,積瓦山下,誑欲作法,飛瓦砌屋,不用工師。卜日已定,遠近觀者數千人。僧偽為傭人挑瓦上山。觀者欲其速于作法,爭為搬運,頃刻都盡。僧笑曰:“吾飛瓦只如是耳。”
【譯文】
南安有座雄山,山上有飛瓦巖。相傳當初僧人在山上建寺時,在山上砍伐樹木,但害怕山高運瓦困難,所以大批的瓦材只能囤放在山下。僧人想出一個辦法,謊稱自己有“飛瓦建屋”的法術,砌屋時不用工匠。表演的日子到了,遠近趕來觀看的有幾千人。僧人假扮成奴仆,挑著瓦塊往山上走,眾人想早些看到表演,都爭著搬瓦上山,不多久,瓦塊就都搬運完了。這時僧人笑著說:“我的飛瓦法術也只是這樣罷了。”
【解評】
僧人“飛瓦建屋”的法術,雖然是一種騙局,但他變通的智慧卻不得不讓我們佩服。
李抱真、劉玄佐仗佛力充軍資
【原文】
李抱真鎮潞州,軍資匱闕,計無所出。有老僧大為郡人信服,抱真因請之曰:“假和尚之道以濟軍中,可乎?”僧曰:“無不可。”抱真曰:“但言擇日鞠場焚身,某當于便宅鑿一地道通連,候火作,即鉆以相出。”僧喜從之,遂陳狀聲言,抱真命于鞠場積薪貯油,因為七日道場,晝夜香燈,梵唄雜作,抱真亦引僧視地道,使之不疑,僧乃升壇執爐,對眾說法,抱真率監軍僚屬及將吏膜拜其下,以俸入壇施,堆于其旁,由是士女駢填,舍財億計。計滿七日,遂聚薪發焰,擊鐘念佛,抱真密已遣人填塞地道,俄頃,僧薪并灰。籍所得貨財,即日悉輦入軍資庫,別求所謂舍利者,造塔貯焉。
【譯文】
李抱真鎮守潞州時,軍中物資匱乏,他想不出解決的辦法。當地有位老和尚很是為眾人信服,于是李抱真就去求見老和尚說:“希望能借助大師的威望救濟軍隊,不知大師是否愿意?”老和尚說:“沒什么不可以。”李抱真說:“請大師揚言選個吉日球場火焚肉身獻佛,我將命人在民宅中挖掘一地道相互通連,待點火后大師可由地道脫身。”老和尚高興地答應了李抱真。隨即李抱真就命人張貼布告散播消息。李抱真派人在球場堆滿了木柴、香油,因為法會將連續舉行七天,道場上燈火晝夜不熄,梵唱之聲不絕于耳,李抱真也陪同老和尚察看地道,使他不會產生疑慮。老和尚于是開始手執香爐坐在法壇上,對信徒們宣揚佛法,李抱真也帶領部屬在壇下參禮膜拜,并將財物捐獻在法壇旁。一時間善男信女爭相捐獻,所獻財物價值上億。到了第七天,就開始在法壇四周架上木柴,開始引火,并擊鐘口念佛號。李抱真暗中已經派人將地道封閉。一會兒,老和尚已隨木柴化為灰燼。法會所捐獻的財物當天就全部收歸軍庫。事后李抱真將在其他地方拾的所謂的老和尚的舍利子,另建一塔供奉。
【原文】
汴州相國寺言佛有汗流,節度使劉玄佐遽命駕,自持金帛以施。日中,其妻亦至,明日復起齋場,由是將吏商賈奔走道路,唯恐輸貨不及,因令官為簿以籍所入。十日,乃閉寺,曰:“佛汗止矣。”得錢巨萬,以贍軍資。
【譯文】
汴州有座相國寺,傳聞寺中所供奉的佛像有汗珠冒出。節度使劉元佐命人駕車親自到寺中參禮膜拜并獻金帛。中午,他的夫人也來到寺中。第二天又在寺中舉行齋戒法會,于是官吏富商爭相前往相國寺獻金膜拜,唯恐捐獻不及。劉元佐命人將眾信徒所捐獻的財物一一登記,十天后,劉元佐命人關閉寺門說:“佛像已經不流汗了。”累計眾人所捐錢財有數萬,全部用做了軍需。
【夢龍評】
不仗佛力,軍資安出?王者并存三教,其亦有所用之歟!
【解評】
有時候,無毒不丈夫也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在權衡利弊之后,必須犧牲一些無辜的人,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這種“毒”往往同時需要見識和膽略,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秦王禎等借死囚克敵
【原文】
魏秦王禎為南豫州刺史。大胡山蠻時出抄掠,禎計召新蔡、襄城蠻首,使觀射。先選左右能射者二十余人,而以一囚易服參其間。禎先自射,皆中,因命左右以次射,及囚,不中,即斬,蠻相視股栗,又預令左右取死囚十人,皆著蠻衣以候,禎臨坐,會微有風動,輒舉目瞻天,顧望蠻曰:“風氣少暴,似有抄賊入境,不過十許人,當在西角五十里。”即命馳騎掩捕十人至,禎告諸蠻曰:“非爾鄉里耶?作賊合死不?”即斬之,蠻懾服,不知其為死囚也。自是境無暴掠。
【譯文】
曹魏時,秦王禎任南豫州刺史,大胡山的蠻人常出來騷擾百姓。秦王禎于是用計謀邀請來新蔡、襄城的蠻人首領,讓他們觀看射箭。他先選左右善射箭的二十多人,然后讓一名死囚換上軍服混在射手中。秦王禎先發箭,結果都命中目標,接著命軍士按順序射箭,輪到死囚時,沒有射中,秦王禎立即下令斬首。蠻人相互對視,嚇得渾身發抖。秦王禎又命左右帶來十個死囚,都穿上蠻人的衣服在一邊待命。秦王禎高坐在參觀臺上,恰巧一陣微風吹過,秦王禎就抬頭看看天,又回頭看看蠻人說:“剛才那陣風有一股暴氣,好像有賊人闖入境內,不超過十來個人,就在西邊五十里處。”即可命人快馬追捕,果然捕獲十人。秦王禎對捕獲的蠻人說:“這是你們的家鄉嗎?當強盜不該死嗎?”于是就地處決。蠻人因畏懼而屈服,但并不知所殺的是死囚。從此境內再沒有發生騷擾百姓的事。
【原文】
回紇還國。恃功恣睢。所過皆剽傷,州縣供餼不稱,輒殺人。李抱玉將饋勞,賓介無敢往,馬燧自請典辦具,乃先賂其酋,與約:得其旌章為信,犯令者得殺之。燧又取死囚給役左右,小違令,輒戮死。虜大駭,至出境,無敢暴者。
【譯文】
回紇人歸國的途中,仗著平定安史之亂之功放縱暴戾,所過之處無不掠奪殘害。州縣接待稍不稱意就殺人。將軍李抱玉奉旨慰勞回紇軍,賓客屬僚竟無人敢去,只有馬燧自愿請求承辦此事。馬燧先賄賂回紇人的酋長,與他約好,拿到他的令旗和印章作為信符,凡違反命令的人可以處死。接著馬燧又自牢中挑出一批死囚為公差,稍有違令立刻處死。回紇人看了大為驚駭,直到出境,沒有人再敢鬧事。
【原文】
真宗幸澶淵,丁謂知鄆州,兼齊、濮等州安撫使。時契丹深入,民大驚,爭趨楊劉渡①。舟人邀利,不急濟,謂取死罪囚,詐作駕舟人,立命斬之。舟遂集,民乃得渡,遂立部分,使沿河執旗幟,擊刁斗自衛,契丹乃引去。
【譯文】
宋真宗巡視澶州時,丁謂任鄆州知府兼齊、濮等州的安撫使。這時契丹人深入內地,百姓大為驚慌,紛紛來到楊劉渡想渡河避難。船家為獲取利益,故意拖延不開船。丁謂就從獄中找來一名死囚,裝扮成船夫,并下令將這船夫斬首示眾。于是船家們都不敢怠慢,百姓也都得以順利渡河。丁謂又命船家成立自衛隊,讓他們沿河手執旗幟,敲打刁斗以自衛。不久契丹人就退去了。
【注釋】
①楊劉渡:黃河渡口,在山東省東阿故楊劉鎮。
【夢龍評】
死罪也,而亦不令徒死,禎借之以威蠻,燧借之以威虜,謂借之以威兵。其大者為檇李之克敵,而最下供御囚,亦假之以代無辜之命。正如圣藥王,塵垢土木,皆入藥料。
【解評】
雖是死囚,也不讓他們白死。秦王禎借死囚阻嚇蠻人,馬燧借死囚威震回紇,丁謂借死囚顯示權威。死囚大可以用來擊敗敵人,也可以替代無辜者的性命。懂得政治的人就好比善于用藥的醫師,塵埃、土木都可以是治病的藥材。
韓雍以愚制愚
【原文】
公鎮兩廣,防患甚嚴,心腹一二人外,絕不許登階,亦多以權術威鎮之。一日與鄉人宴于堂后,鞠蹴為戲,既散,潛使人置石炮,有觀者,因指示曰:“此公適所蹴戲也。”眾吐舌,咸以公為絕力。所張蓋內暗藏磁石,以鐵屑涂毛發間,每出坐蓋下,須鬢翕張不已,貌既魁岸,復睹茲異,驚為神明焉。
【譯文】
韓雍鎮守兩廣時,防備非常嚴密,除了一兩名心腹外,其他人絕對不準登上他廳堂的臺階,他也喜歡用權術統馭部下。一天,韓雍與鄉人在堂后飲宴,并以踢球助興。踢球結束后,韓雍暗中派人在后堂放一石球,并指示如果有人看到那石球,就說:“這是韓公剛才踢的球”。于是看到石球的人都吃驚得吐舌頭,都以為韓雍力大無比。韓雍還在傘蓋下暗藏磁石,將鐵屑涂在頭發間,所以每當韓雍外出坐在傘蓋下時,胡須鬢發不停地一張一合。韓雍的體型本來已經很魁梧,人們又見到這樣奇異的現象,都驚駭地將他視為神明。
【夢龍評】
夷悍而愚,因以愚之。
【解評】
夷人勇猛而愚昧,韓雍也就利用了他們的無知欺騙他們。
陳子昂購琴圖揚名
【原文】
子昂初入京,不為人知。有賣胡琴者,價百萬,豪貴傳視,無辯者。子昂突出,顧左右曰:“輦千緡市之!”眾驚問,答曰:“余善此樂。”皆曰:“可得聞乎?”曰:“明日可集宜陽里。”如期偕往,則酒肴畢具,置胡琴于前,食畢,捧琴語曰:“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轂,碌碌塵土,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而碎之,以文軸遍贈會者,一日之內,聲華溢都下。
【譯文】
陳子昂剛到京城時,人們都不認識他。一天,有個賣胡琴的人,要價一百萬。一些豪門富商相互傳看那胡琴,沒有人能夠辨認。陳子昂突然走出來,看了看身邊的人,說:“我出一千緡錢買了。”大家聽了,驚異得不得了。陳子昂說:“我擅長彈奏胡琴。”眾人都說:“可以聽你彈奏一曲嗎?”陳子昂說:“明天請到宜陽來聽我彈奏。”第二天,眾人果然依約前往,陳子昂準備好酒菜,將胡琴放在桌上。用過酒菜后,陳子昂捧著琴說:“我是四川人陳子昂,寫過上百篇的文章,奔走在趕往京城的路上,碌碌塵土,不為人們所知。這胡琴是低賤的樂工所彈奏的,哪值得我留心去鉆研呢?”于是舉起胡琴摔碎在地,然后將自己所寫的文章分贈給在場的賓客。一天之內,陳子昂的名聲和才華就轟動了整個京城。
【夢龍評】
唐人重才,雖一藝一能,相與驚傳贊嘆,故子昂借胡琴之價,出奇以市名,而名果成矣。若今日,不唯文軸無用處,雖求一聽胡琴者亦不可得。傷哉!
【解評】
唐朝重視人才,有任何的技藝才能,很容易得到人們的贊嘆和傳頌,陳子昂借高價買琴,出奇招吸引人注意而獲致名聲,果然立刻名震長安。如果事情發生在今天,不要說文章沒有人看,就是請人聽胡琴彈奏,人們也一定興趣缺乏,又怎能借此制造名聲呢。唉!可悲呀。
司馬懿等稱疾制敵
【原文】
曹爽擅政,懿謀誅之,懼事泄,乃詐稱疾篤。會河南尹李勝將蒞荊州,來候懿,懿使兩婢侍持衣,指口言渴,婢進粥,粥皆流出沾胸,勝曰:“外間謂公舊風發動耳,何意乃爾?”懿微舉聲言:“君今屈并州,并州近胡,好為之備,吾死在旦夕,恐不復相見,以子師、昭為托。”勝曰:“當忝荊州,非并州。”懿故亂其詞曰:“君方到并州。”勝復曰:“忝荊州。”懿曰:“年老意荒,不解君語。”勝退告爽曰:“司馬公尸居余氣,形神已離,不足復慮。”于是爽遂不設備。尋誅爽。
【譯文】
曹爽獨攬朝政,司馬懿想謀殺他,又怕事情泄露,就假裝得了重病。這時正巧河南尹李勝將要到荊州上任,前來探訪司馬懿。司馬懿讓兩個婢女扶著出來,又拉著婢女的衣角指著嘴表示口渴。婢女端來一碗粥,司馬懿卻喝得滿臉滿身都是粥汁。李勝說:“外邊人認為您是痛風病發作,哪里料想會這樣?”司馬懿發出微弱的聲音說道:“聽說你現在在并州,并州靠近胡人,你要好好防備。我快要死了,恐怕再也見不到你了,小兒司馬師、司馬昭,就托付給你了。”李勝說:“我任職荊州,不是并州。”司馬懿故意語無倫次地說:“你剛到并州嗎?”李勝又說:“我在荊州。”司馬懿說:“我年紀大了,精神恍惚,不明白你在說什么。”李勝離開司馬府后,告訴曹爽說:“司馬懿只剩下一口氣息,神智已離開他的身體,不足以擔憂了。”于是曹爽不再設防備,司馬懿終于尋找到機會殺了曹爽。
【原文】
安仁義、朱延壽,皆吳王楊行密將也,延壽又行密朱夫人之弟。淮徐已定,二人頗驕恣,且謀叛,行密思除之。乃陽為目疾,每接延壽使者,必錯亂其所見以示之,行則故觸柱而仆,朱夫人挾之,良久乃蘇,泣曰:“吾業成而喪明,此天廢我也,諸兒皆不足任事,得延壽付之,吾無恨矣。”朱夫人喜,急召延壽。延壽至,行密迎之寢門,刺殺之,即出朱夫人,而執斬仁義。
【譯文】
安仁義、朱延壽都是吳王楊行密的大將,朱延壽又是楊行密的夫人朱夫人的弟弟。自從平定淮南后,安、朱二人很是驕傲放縱,并圖謀叛亂。楊行密想除去二人,就假稱得了眼病。每次接見朱延壽派來的使者,都把使者所呈報的公文亂指一通,走路也故意碰到屋柱而跌倒。朱夫人在一旁扶著他,過了許久他才蘇醒過來。楊行密哭著說:“我的基業已成卻喪失光明,這是天要廢我呀!我的兒子們都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繼任我的事業,幸好有李延壽可托付后事,我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了。”朱夫人聽了非常高興,立刻召來朱延壽。朱延壽到了時,楊行密已在寢宮門口迎接,就一劍殺了他,隨即將朱夫人趕出宮去,并將安仁義抓來斬首。
【原文】
孫堅舉兵誅董卓,至南陽,眾數萬人,檄南陽太守張咨,請軍糧,咨曰:“堅鄰二千石耳,與我等,不應調發。”竟不與,堅欲見之,又不肯見,堅曰:“吾方舉兵而遂見阻,何以威后?”遂詐稱急疾,舉軍震惶,迎呼巫醫,禱祠山川,而遣所親人說咨,言欲以兵付咨。咨心利其兵,即將步騎五百人,持米酒詣堅營。堅臥見,亡何起,設酒飲咨,酒酣,長沙主簿入白:“前移南陽,道路不治,軍資不具,太守咨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按軍法。”咨大懼,欲去。兵陣四圍,不得出,遂縛于軍門斬之。一郡震栗,無求不獲,所過郡縣皆陳糗糧以待堅軍。君子謂:“堅能用法矣。法者,國之植也,是以能開東國。”
【譯文】
孫堅發兵討伐董卓,到了南陽,軍隊已經有數萬人,他就發文給南陽太守張咨,請張咨支援軍糧。張咨說:“孫堅和我一樣是二千石的太守職位,不應該向我調發軍糧。”于是不加理會。孫堅想見他,張咨也不肯見。孫堅說:“我才起兵就遇到阻礙,以后怎么建立威信呢?”于是他就假稱得了急病,全軍士兵非常震驚恐慌,不但延請醫生診治,并且焚香祝禱。孫堅派親信告訴張咨,說準備將大軍交由張咨統領。張咨很想得到他的軍隊,就立即率領兵士五百人,帶著美酒來到孫堅的營地看望。孫堅躺在床上接見他,過了一會才起身,設酒款待張咨。喝到盡興時,長沙主簿入營報告孫堅說:“日前大軍來到南陽,前行的道路還沒有修好,軍中物資又缺乏,太守張咨又拒絕提供軍糧,使得大軍無法及時討伐賊人,請拘捕張咨,按軍法處置。”張咨大為驚惶,想離去,但四周都是孫堅的部隊,不能出去,于是將張咨綁到軍營門前斬首。全郡震驚,從此對孫堅的要求無不照辦,孫堅所經過的郡縣都準備好糧食等待孫堅的軍隊。后人認為:“孫堅懂得用法。法是立國的根本,因此孫堅后來能開創吳國基業。”
【原文】
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反,游擊仇鉞陷賊中,京師訛言鉞從賊,興武營守備保勛為之外應。李文正曰:“鉞必不從賊,勛以賊姻家,遂疑不用,則諸與賊通者皆懼,不復歸正矣。”乃舉勛為參將,鉞為副戎,責以討賊。勛感激自奮,鉞稱病臥,陰約游兵壯士,候勛兵至河上,乃從中發為內應。俄得勛信,即嗾人謂賊黨何錦:“宜急出守渡口,防決河灌城,遏東岸兵,勿使渡河。”錦果出,而留賊周昂守城。鉞又稱病亟,昂來問病,鉞猶堅臥呻吟,言旦夕且死。蒼頭卒起,捶殺昂,斬首。鉞起披甲仗劍,跨馬出門一呼,諸游兵將士皆集,遂奪城門,擒寘鐇。
【譯文】
明武宗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造反,游擊將軍仇鉞身陷賊營。京師謠傳仇鉞投降賊人,而興武營守備保勛則是外應。李文正說:“仇鉞一定不會投降賊人。至于保勛,如果因為他和寘鐇有姻親關系,就懷疑而不任用,那么凡是和賊人有過交往的,都會害怕而不敢投效我們了。”于是推薦保勛為參將,仇鉞為副將,將討賊的任務交給他們。保勛非常感激,暗自發誓定要滅賊,而仇鉞在賊營中假稱生病,暗中卻約集屬下在河岸邊等候保勛部隊,伺機從中接應。不久仇鉞就得到保勛的書信,他唆使人告訴賊將何錦:“應該趕緊調派軍隊防守渡口,嚴防朝廷大軍決堤灌城,阻攔東岸的軍隊,不讓他們渡河。”何錦果然帶兵出城,只留周昂守城。仇鉞又假稱病情加重,周昂前來問候病情,仇鉞正躺在床上呻吟,說自己將要死了。仇鉞的士兵突然起身,用錘子殺了周昂,并斬下他的首級。仇鉞隨即起身披上盔甲拿上劍,騎上快馬沖出營門一喊,眾將士全都聚集而來,他就率領將士一舉奪下城門,擒獲寘鐇。
【解評】
有的人就是不甘示弱,覺得向別人示弱就是屈服。其實不然。有時候假裝示弱,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使對方放松警惕,以便你找到制勝的最佳時機。
司馬相如賣酒
【原文】
卓文君既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不分一錢,相如與文君謀,乃復如臨邛,盡賣其車騎,置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當罏,身自穿犢鼻裈,與庸保雜作,滌器市中,王孫聞而恥之,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乃復還成都為富人。
【譯文】
卓文君和相如私奔后,就和相如一起回到成都,相如家中十分貧困,一無所有。文君的父親卓王孫非常生氣,一文錢也不給文君。相如與文君商量,又回到臨邛,將馬匹車輛全部賣掉,買下一間酒鋪賣酒。相如讓文君打酒賣酒,而自己穿著形狀像犢鼻的褲子,與雇傭的酒保在一起干活,并當街洗酒器。卓王孫聽說這些事,覺得臉上無光,只好派一百個奴仆去侍候文君,并給錢百萬。于是他們又回到成都,成了成都的富人。
【夢龍評】
卓王孫始非能客相如也,但看臨邛令面耳;終非能婿相如也,但恐辱富家門面耳。文君為之女,真可謂犁牛骍角矣!王吉始則重客相如,及其持節喻蜀,又為之負弩前驅,而當罏滌器時,不聞下車慰勞,如信陵之于毛公、薛公也,其眼珠亦在文君下哉。
【解評】
卓王孫并不是真的能接納司馬相如,而是不愿有損豪門富家顏面罷了。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司馬相如就抓住卓王孫最在乎的東西:“臉面”,然后以此為切入點,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智醫醫人奇術
【原文】
唐時京城有醫人,忘其姓名。有一婦人,從夫南中,曾誤食一蟲,常疑之,由是成疾,頻療不痊,請看之。醫者知其所患,乃請主人姨女爾中謹密者一人,預戒之曰:“今以藥吐瀉,即以盤盂盛之。當吐之時,但言有一小蛤蟆走去。然切不得令病者知是誑語也。”其女爾仆遵之,此疾永除。
又有一少年,眼中常見一小鏡子,俾醫工趙卿診之。與少年期,來晨以魚鲙奉候。少年及期赴之,延于內,且令從容,候客退后方接。俄而設臺,止施一甌芥醋,更無他味,卿亦未出。迨久促不至,少年饑甚,聞醋香,不覺屢啜之,覺胸中豁然,眼花不見,因啜盡。趙卿乃出,少年慚謝。卿曰:“郎君先因吃膾太多,飲醋不快,又有魚鱗于胸中,所以眼花。適來所備芥醋,只欲郎君因饑以啜之,今果愈疾。烹鮮之會,乃權詐耳!請退謀朝餐。”
【譯文】
唐朝時,京城有位醫生,忘了他叫什么名字。有一位婦人隨丈夫到南方時,誤吃了一只蟲子,常常擔心蟲子在肚子里作怪,因此憂郁成病,看了許多醫生也沒有醫好。于是就請這位醫生到家診治,醫生知道婦人患病的原因后,就召來婦人家中謹慎細致的奶媽,事先警告奶媽說:“待會兒我用藥讓你家夫人嘔吐時,你趕緊用盆盂接著,并告訴你家夫人說看見有一只小蛤蟆吐出來跑掉了。但萬萬不可讓她知道這是騙她的。”奶媽答應一定遵照他的話做,從此婦人的病就永遠除去了。
另有一少年,常覺得眼睛里有一面小鏡子,請一位姓趙的醫生診治。趙醫生和少年約定,第二天早晨請少年吃魚。少年準時赴約,趙醫生請少年進屋,請他稍候,說等送走客人后立即招呼他。一會兒,仆人擺上桌子,但桌上只放了一瓶芥醋,再沒有其他的菜,趙醫生也沒有出來。少年等了許久,要仆人催請,仍不見趙醫生來,少年非常饑餓,聞到桌上芥醋的香味,不知不覺就喝了起來,突然感到胸口很舒服,也不再眼花,于是一口氣把剩下的芥醋全喝了。這時趙醫生才走出來,少年感到很慚愧,并向趙醫生道歉,趙醫生說:“你因為吃魚太多,吃醋不夠,加上又有魚鱗梗在胸口,所以才會覺得眼花。剛才我準備的芥醋,就是想讓你因為肚子餓而去喝它,現在果然痊愈。鮮魚之約,是我騙你的。現在請回去吃早飯。”
【解評】
誤吃蟲子的婦人,完全就是一種心理作用。它是人的一種感性認識,這種認識有時是錯誤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能只跟著感覺走,要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客觀科學地評判萬事萬物。
上一篇:智囊《敏悟卷十八》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智囊《武案卷二十四》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