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彧 【本書體例】
乾隆乙卯,余留京過夏。主游彤卣侍御光繹家,同居者為葉蓮山太史大觀、黃星巖奎光、陳研農二邑侯、王虛谷錫齡、陳德羽鵬飛二孝廉。談次各舉所嗜之饌品。侍御以小炒肉為最佳,眾皆笑之。然侍御廚中所出之小炒肉,則實可于口,無怪其侈為俊味。未幾而林樾(yuè月)亭先生至京。飲宴間,有以此語告者,先生曰:“彤卣(yiù又)是講究家,若我則所嗜惟肉。生平行滕所經,無論天涯地角,但是有酒可傾,有肉可飽處,便是陶然。酒不論精粗,肉亦不論煮法也。”侍御與先生皆巨人長德,故不苛求飲饌如此。余每飯必與廚子磨牙小炒肉一味,余但呼之為“寸炒錢繩”,頗不下箸。廚子手段固拙,而余則有愧鄉先哲,未免為飲食之人矣。
憶在京中聞一故事云:年羹堯由大將軍貶為杭州將軍,后房姬妾皆星散。有杭州秀才適得其姬,聞系年府專司飲饌者,自云:“但專管小炒肉一味。凡將軍一飯,必于前一月呈進食單,則我須忙得半日。但數月不過一二次。他手所不能辦,他事亦不相關也。”秀才曰:“何不為我試之。”姬哂曰:“酸秀才談何容易。府中一盤肉,須一只肥豬,任我擇其最精處一塊用之。今君家每市肉率以斤計,從何下手?”秀才為之嗒(tà踏)然。一日,秀才喜告姬曰:“此村中每年有賽神會,每會例用一豬。今年系我值首,此一豬應歸我處分,卿可以奏伎矣。”姬諾之。屆期果抬一全豬回,姬詫曰:“我在府中所用系活豬,若已死者,則味當大減。今無奈何,姑試之”。乃勉強割取一塊,自入廚下,令秀才先在房中煮酒以待。久之捧進一碟,屬秀才先嘗之,而仍至廚下摒擋雜物。少傾入房,見秀才委頓于地,僅一息奄奄。細察之,肉已入喉,并舌皆吞下矣。按吾鄉俗諺,有每嘗美味者,必先將舌頭用線羈住,即此故事所由來也。聞者蓋無不發一大噱云。
(選自《歸田瑣記》)
乾隆乙卯(1759年),我留在京城過夏,住在游彤卣侍御家,當時同住的還有太史葉蓮山,黃星巖、陳研農兩位知縣,王虛谷、陳德羽兩位舉人。談話中依次列舉各自特別喜愛的食物,游彤卣認為小炒肉最好,大家都笑他。但是他廚房里做出的小炒肉,實在可口,無怪他夸大為美味。不久,林樾亭先生到京,酒席中,有人告訴了林先生小炒肉的話。林先生說:“彤卣是講究家,要是我則喜歡的只是肉。生平腳步經過的地方,無論天涯地角,只要是有酒可以豪飲,有肉可以飽餐的地方,就很快樂。酒不講究精粗,肉也不講究做法。”游彤卣和林樾亭都是當代偉人,有很高的修養,所以如此不過分要求飲食。我每頓飯都要和廚師磨牙小炒肉這道菜,我總是喊叫它是“寸炒錢繩”,很難有下筷子的欲望。廚師手藝原本拙劣,而我也有愧于游、林兩同鄉前輩,我還是屬于俗人啊。
想起在京都中聽到的一個故事說,年羹堯從大將軍被貶為杭州將軍,后房姬妾四散。有一個杭州秀才正好得到一女人,聽說是年府管飲食的。她自己說:“只專管小炒肉一道菜。凡是將軍的飯,必須在一個月前呈報上食譜,假如點到小紗肉,那我就要忙上半天。但數月不過一二次。別的人不能做,其他的事也與我不相干。”秀才說:“為什么不試著給我做一次?”女人譏笑說:“酸秀才說得何等容易。府中一盤肉,需一只肥豬,任我選擇其最精處一塊肉使用。現在你家每次趕集買的肉以斤計算,從何下手?”秀才為此感到很懊喪。一天,秀才高興地告訴女人說:“這個村里每年有賽神會,每會照例用一頭豬。今年是我當首領,這一頭豬應該由我負責分配。你可以顯示技藝了。”女人答應了他。到時果然抬回一頭全豬。女人驚訝地說:“我在府中用的是活豬,如果是已經死過的,味道就要減色。現在沒辦法,姑且試試。”就勉強割取一塊,自己到廚房,讓秀才先在屋里熱酒等待。好久捧進來一碟,囑咐秀才先嘗嘗,又到廚房收拾雜物。等她一小會兒到屋里,見秀才癱倒在地,氣息微弱。仔細觀察,見肉已進入喉嚨,還把自己的舌頭也吞下去了。按,我家鄉俗諺說,每當有美味要嘗時,必須先將舌頭用線綁住,就是從這個故事中來的。聽說的人沒有不大笑的。
(選自《歸田瑣記》)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有差異,各有其趣。從一味小炒肉菜,串出了幾多精彩的議論和精彩的故事,足見作者閱情歷世之廣之深。
游彤卣最上癮的菜肴是小炒肉,被一幫吃慣山珍海味的達官貴人視為笑談,可見小炒肉與侍御游彤卣的身份地位是極不相稱的。用今天的話說,這種嗜好是不是讓人覺得有些“土氣”了。殊不知這“小炒肉”在豪門也可做得精美絕倫。年羹堯大將軍家吃小炒肉,就是如此。雖然這只不過是他奢侈飲食中的一樣小品而已。就是這點綴性的小品,尚需專門廚師負責,取活豬身上最好的肉來做,充分顯示了其豪華奢侈的程度。就如《紅樓夢》榮國府中吃的茄子,雖也是普通的茄子,但那做法卻是極講究的,讓平民百姓望而生畏,嚇一大跳的。則文章最后有杭州窮秀才吃年府出來的女人做成的減了色的小炒肉,竟咬掉了舌頭一段,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也反襯了年府小炒肉味道的精美絕倫。
世上之人,從飲食習慣上講,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是講究的。另一類是不講究的。講究的多出身豪門富戶,不講究的多來自社會下層。講究的不能說全都是貪官污吏,但貪官污吏大都貪吃貪喝、窮奢極欲、揮金如土;不講究的人不能說全都是偉人超人,但歷史上確有許多杰出人物清心寡欲,重視精神生活,輕視感官享受。孔子就稱贊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守,賢哉回也”。象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周恩來等,也有不少生活簡樸、反對奢華的感人事跡。
上一篇:小人得寵
下一篇:小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