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奴隸主貴族派思想的代表。出生于雅典的一個雕刻匠家庭,其母是個助產(chǎn)婆。蘇格拉底早年曾學習過雕刻手藝,后來從事哲學和倫理的說教。他沒有著作,主要是通過交談和爭論的方式傳播自己的觀點。其言行記載在他的學生柏拉圖等人的著作中。蘇格拉底是當時奴隸主貴族派的思想家,攻擊雅典的奴隸制的民主政體,奴隸主民主派控告他犯有傳播異說、毒害青年等罪,被雅典法庭判處死刑。
蘇格拉底宣揚神學目的論,反對研究自然。他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于認識自然,而在于“認識自己”。哲學的主要任務(wù)就是倫理學的主要任務(wù),即創(chuàng)立一門應(yīng)當如何生活的學說。因此,他主張必須對永恒不變的普遍的道德概念,對真正的善的概念有所認識。他提出“我什么也不知道”,即認識自己一無所知,是人們改造心靈,培養(yǎng)道德的第一步。他把道德上的高尚品質(zhì)同知識混為一談,認為“美德就是知識”,一切罪惡的來源在于人的愚昧無知。知識是事物的概念,通過一定的概念就可以獲得知識。一個人的活動是由他的高尚品質(zhì)的概念、善的概念,以及由這些概念所產(chǎn)生的目的決定的。在邏輯學方面,首次提出歸納和釋義的方法。歸納法是由日常生活的個別事例上升到更一般的概念。釋義法,是使概念的定義更趨于準確的過程。他把邏輯方法稱為“精神接生術(shù)”。蘇格拉底的思想對柏拉圖的客觀唯心主義和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說具有直接的影響。
上一篇:蘇拉,魯·科
下一篇:蘇維埃政權(quán)的當前任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