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余一等。四川成都人。祖輩數代做官。巴金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專制、壓抑的環境中度過的。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在《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的啟發和影響下,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但同時也受到克魯泡特金、巴枯寧、廖抗夫和高德曼等無政府主義者的影響。1920年考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參加了反封建的進步刊物《半月》的活動。1923年他和三哥沖破家庭的大門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1925年受到“五卅”運動的影響,民主主義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27年2月,去法國,在那里鉆研了大量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歷史,翻譯了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上卷),接觸了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在巴黎還寫出了他的處女作《滅亡》。1928年底回國。1931年創作長篇小說《家》,最初在《時報》上連載。“九一八”事變后,積極參加救亡運動。1932年開始和魯迅有了來往。同年在北京寫作《電》,并任《文學季刊》編委,編《水星》月刊。抗戰爆發后,與茅盾、靳以編《吶喊》、《烽火》等刊物。抗戰期間,一方面繼續創作了大量作品,一面從事翻譯外國名著和編輯刊物、叢書,并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建國后,積極從事社會政治和文學藝術活動。抗美援朝期間,曾兩次赴朝鮮前線采訪,歸國后寫了不少通訊、報告、特寫、小說等作品。多次出國參加世界保衛和平和文化交流活動。
巴金的主要作品是在1927年至1946年這二十年間寫成的,其中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共三部)等;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此外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童話、散文等作品。翻譯著作五十余種。1958年至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巴金是一位創作豐富、成就卓著、影響廣泛、在國內外都有很高聲譽的革命進步作家。
上一篇:巴那斯派
下一篇:巴門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