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唯心主義哲學的代表作。1934年出版。葉青認為,知識體裁只有三種,即是宗教、哲學、科學。什么是哲學呢?他說哲學與科學對立,就起點說,“哲學底目的在研究認識本身、闡明心物二者間的關系問題。所以首先要肯定認識能力,由此以說明認識的起源、本質,而至究明心物之孰為本體,孰為根源,如何構成世界。由此可知科學底起點是外點、所知、被認識者;哲學底起點是內界、能知、認識者。”就方法說,哲學“只有靠思官去思維、體會、領略。這可說是純粹的推理。所以,科學的方法偏于觀察、感覺、經驗的證明,哲學的方法偏于冥索、玄想、抽象的推理。”就對象說,哲學是以“認識之自身”為對象。就內容說,“它總是注重根源的研究。先立原理,后找證明。因而是玄虛、籠統的主觀想象。在人生方面,偏于當然、偏于意志、偏于自由。就在自然方面,也頗有如此。這全是不看事實、不憑經驗的獨斷。”就體系說,也是“以人為主,多屬主觀的、自由的意見。”葉青的哲學實質上就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
在哲學論戰中,托派分子葉青發表了一系列所謂批判張東蓀哲學的文章,極力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新唯物論的擁護者,然而他卻拋出了所謂哲學消滅論。他說:“世界底認識則是由宗教而哲學而科學。……就發展說,宗教早消滅了,哲學在消滅中,現在是科學獨霸知識界的時代”。“哲學在今天已是宗教之續,企圖任何哲學體系底建立,都是反動的行為”。“哲學更受科學底打擊。自然科學奪去它底自然哲學底領域;社會科學奪去它底人生哲學底領域。而從前隸屬于它的論理學、心理學、倫理學,相繼獨立,自成一個專門的科學。”“只須思維科學一發達,把認識問題作科學研究,成立一個認識學,它就被奪去了。”“哲學的本土沒有了”。在葉青看來,哲學的發達取代了宗教,科學的發達也將取代哲學,因此他捏造了一個“宗教——哲學——科學”的先天圖式,妄圖以此來混淆宗教、科學與哲學的界限,否認哲學的研究對象。哲學消滅論的實質在于否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是妄圖消滅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
葉青在《哲學到何處去》一書中,還極力鼓吹唯心主義的綜合論,企圖把一切事物都納入他的先天圖式。在他看來,“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這三段式,也就是“辯證法——物質論——辯證法+物質論”、觀念論——物質論——觀念論+物質論”和“哲學——科學——哲學+科學”。葉青所說的綜合實質上就是機械的相加,他認為“物質論的辯證法”和“辯證法的物質論”,就是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哲學的“復歸”。他認為物質論與觀念論的綜合,“觀念論就全被否定了。二千多年來物質論與觀念論底爭論,至此解決。……還附帶地把康德所不能解決的物心二元之對立也一同克服了。”“哲學問題根本不存在了。”他還認為黑格爾是哲學的高峰,費爾巴哈是科學的高峰,“馬克思綜合他們兩人,所以就綜合了哲學與科學。這無論在綜合辯證法與物質論和綜合觀念論與物質論底意義下,都同此結論。”葉青的綜合論說到底就是在抹殺哲學的黨性原則,用“超階級”、“超黨派”作幌子,把哲學說成是唯物論與唯心論合而為一的抽象形態,調和哲學上兩條路線的斗爭,實質上就是在調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兩個階級的斗爭。至于他想把科學與哲學綜合在一起的謬論更是荒唐已極,說明他既沒有看到科學與哲學區別,也沒有看到二者的聯系,實質上是否認哲學是科學,否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客觀真理性。
葉青主張把哲學消滅后,要建立一種思維科學。他說:“科學走入自然領域,哲學就退出自然領域,所謂本體論和宇宙論沒有了;科學走入社會領域,哲學就退出了社會領域,所謂人生論沒有了;科學走入思維領域,哲學就退出思維領域,所謂認識論沒有了”。“這時底哲學家,如果要做一點有理論貢獻的事情,我看唯一的就是研究思維科學。”“思維科學是什么呢?思維科學是把思維現象作科學研究的學問。思維現象是什么呢?思維現象就是認識現象。所以思維科學是認識底自己認識。”這里葉青所要建立的思維科學也只能是一種唯心主義的哲學,因為他給思維科學規定的對象只能是“認識底自己認識”,反對把自然和社會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顯然這是一種十分有害的錯誤觀點。
葉青還把辯證法歸結為庸俗進化論,他認為辯證法就是一種進化論,而辯證法的社會形態論,就是一種社會進化論、文化進化論。葉青把辯證法與進化論等同起來,這在社會政治實踐上,無非是說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只能進行一些點滴改良,而不能進行徹底的社會革命,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這里充分暴露了葉青妄圖阻止中國人民革命運動的險惡用心。
上一篇:哲學全書
下一篇:哲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