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幾乎是這個時代留下來的最后的抒情詩人了。
這樣說本身就是一首挽歌。從6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鉆出來,依靠抒情走到了今天,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因為這早已不是抒情的年代,到這一代人中的代表海子,在1989年死去之后,抒情本質上已經結束了。“后海子時代”如果說還有抒情詩人的話,那么就是從80年代堅持下來的一批,以女性詩人為主,其中瀟瀟是一個。這也不奇怪,在現代派出現之后,英美的“自白派”也還是以抒情為主的。關鍵是,她們的抒情是包含知性因素的抒情。
瀟瀟的抒情詩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其實是非常值得一讀的,這其中帶著淡淡的悲傷和深沉的絕望,帶著幾乎與生俱來的創傷感,帶著不屈不撓的執著和熱情,帶著依然激蕩不息的狂想與性感;當然,在歷經幾十年的寫作與人生的跌宕之后,還須有洞悉危機與徹悟的高度,有決然的清醒和安詳的寧靜。這是抒情詩的合法性之所在,也是瀟瀟抒情詩的價值所在。
瀟瀟對于當代詩歌的貢獻還不止是文本,她也同時是一個行動主義者,她在1990年代初期編篡的《后朦朧詩全集》,業已成為了第三代詩歌的經典集本,成為了繼“朦朧詩”之后將“后朦朧詩”譜系化且“坐實”的一個最過硬的證據。近年來據說她還整理了《前朦朧詩全集》和《朦朧詩全集》,假如該兩套全集都能夠行世,將是功德無量的大事,當代中國詩歌的譜系可就氣息且健全了。
本期選取的都是瀟瀟的近作,這些作品張弛有度,跌宕自如,風格也非常多樣且有彈性,可以使讀者對她的寫作狀態有一個大致的透視。
·主持人語·張清華
瀟瀟,詩人、畫家。“中國現代詩編年史叢書”主編、《大詩歌》《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特刊》執行主編。出版詩集《樹下的女人與詩歌》《踮起腳尖的時間》《比憂傷更憂傷》等。作品被翻譯成德、英、日、法、波斯語、阿拉伯語、印度語、羅馬尼亞語等并在國外的報刊雜志發表。其繪畫作品參加了“中國當代詩人藝術展”“中國當代文人書畫展”等。曾獲首屆“探索詩”獎、“中國第三代詩歌功德獎”、“汶川抗震救災優秀志愿者獎”、“第二屆中國詩劇場·詩歌獎”、“第一朗讀者詩歌成就獎”、2013《現代青年》年度人物·最佳青年詩人、第五屆“聞一多詩歌獎”、2015中國實力詩人獎等。
上一篇:高康《張清華》
下一篇:吳太祺《彰顯氣勢恢宏的大漢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