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株高4~10米,樹皮灰褐色。葉互生,卵形,先花后葉,2~3月間開花,花苞圓形。花形有單瓣、重瓣、復(fù)瓣之分,五瓣花。花色絢麗,有純白、粉紅、大紅、紫紅、黃、紫等色,花芳香。梅花冒寒怒放,香聞數(shù)里,落英繽紛,宛如積雪,故有“香雪海”之稱。核果,近球形,黃色或黃綠色,味酸。
【養(yǎng)】
梅花喜歡溫暖氣候,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不能抵抗-15~-20℃低溫。在南方可長成喬木,在北方只能盆栽溫室越冬。梅是陽性樹種,最宜陽光充足,通風(fēng)良好的條件。
梅通常用嫁接方法繁殖。也可用扦插、壓條、播種方法繁殖。其砧木多用梅、杏、桃,芽接多在6~9月進(jìn)行。梅耐整形修剪,發(fā)枝力強(qiáng),花芽形成甚易,適宜盆景栽培。盆土宜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盆底要施底肥,最下邊鋪一層磚渣或粗土塊,以利排水。梅怕澇,澆水要適度,不可太多或太干,要求干而不燥,潤而不濕。用控溫方法可提前開花或延后開花。每年開花后及時修剪。春分前進(jìn)行換盆換土,換盆時將腐爛根或過密根進(jìn)行修剪。整形修剪以“疏、欹、曲”和“蒼勁自然”為原則,故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說。梅花盆景要制成樹身低矮、莖枝橫斜的景觀。要及時防治病蟲害,在藥物防治中,須避免使用樂果,否則易引起早期落葉。
【賞】
梅花品種繁多,全國有300多個。我國梅花栽培分布主要為長江流域的一些城市。北京以南至海南島地區(qū)都有栽培。云南、四川兩省為野梅分布中心。我國梅花的著名產(chǎn)地有:廣東與江西交界的大庾嶺,杭州孤山,無錫梅園,蘇州香雪海,南京梅山,武昌梅嶺。無錫梅園占地50多公頃,有54個品種4000余株。江西省有梅花百萬畝,2月中旬為該省梅花節(jié)。梅花為中國待定國花,為湖北省省花,武漢、南京、濟(jì)南、蘇州、無錫、臺北等市市花。
梅花原產(chǎn)中國,我國種梅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就種梅樹,當(dāng)時梅子是代醋作為調(diào)味品的重要原料。在四川江陵的戰(zhàn)國墓和秦墓中曾發(fā)現(xiàn)梅核的遺物。古代時,我國西北、華北一帶廣泛分布著梅樹,唐宋以后,由于氣候漸漸變冷,北方梅樹因寒冷而凍死,只能在南方見到梅樹了。現(xiàn)在我國南方長江沿岸梅樹較多,黃河以北很少見到梅樹。
我國有許多百歲,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梅樹。昆明市溫泉曹溪寺有一株“元梅”,老態(tài)龍鐘,已有700多年的高齡,仍年年開花結(jié)果。浙江省天臺山國清寺有一株古梅樹,高7.5米,據(jù)說此株古梅為隋唐時代第一任國清寺住持灌頂——章安大師親手栽植,因此人們稱其為“隋梅”,歷經(jīng)1300多年,但至今依然枝繁葉茂,寒冬臘月,吐露芬芳。武漢園林科學(xu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其超,在湖北省黃梅縣發(fā)現(xiàn)距今1650年的“晉梅”,經(jīng)科學(xué)鑒定,一致認(rèn)為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梅樹。
我國的梅花,大約在公元474年前,傳到朝鮮、日本,1878年傳入歐洲。在日本處處可見梅花。東京有一盛名的梅園。那是1801年~日本富商建造的,后來梅園易名“百花園”。
中國人民喜愛梅花。梅、竹、松,自古并稱“歲寒三友”,三者均有較強(qiáng)的抗寒性,稱寒梅、霜竹、雪松。梅、蘭、竹、菊,并稱“花中四君子”。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開放,是冬天里的春天。春為一歲首,梅花先天下而春,開在姹紫嫣紅的群芳之前,所以被稱為百花之魁。中華民國時期的1919年,梅花被我國人民尊為國花,它的五枚花瓣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最大的民族,象征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tuán)結(jié)。
梅花語意表示傲霜凝雪,高尚氣節(jié)。梅花傲霜雪、斗嚴(yán)寒的精神,象征中華民族堅強(qiáng)不屈、艱苦奮斗的高尚氣質(zhì)。我國民間認(rèn)為,喜鵲為吉祥鳥、報喜鳥,有喜鵲登梅圖,稱為喜上眉梢、喜報春天。
中國歷代詩人寫梅,畫家畫梅,有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梅詩梅畫成千上萬,難以勝數(sh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憶杭州梅花》詩:
三年悶悶在余杭,曾為梅花醉幾場。
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含魂斷。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許多詩人歌頌了梅花斗霜雪的風(fēng)格。元代文學(xué)家楊維禎寫有“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的著名詩句。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王安石《梅花》詩:
墻角數(shù)枝梅,凌雪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三月東風(fēng)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笛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有些詩人寫了梅花之香的詩篇。北宋詩人陸游曾在盛產(chǎn)梅花的四川任職多年,寫有梅花詩:
當(dāng)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陽宮到浣花溪。
初來也覺香破鼻,頃之無香亦無味。
虛疑黃昏花欲睡,不知被花熏得醉。
革命者喜歡梅花。革命老人何香凝愛畫梅花。毛澤東主席寫有《卜算子·詠梅》詞: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用】
梅對人的貢獻(xiàn)十分巨大,它獻(xiàn)出了所有的一切。蕾、花、葉、枝、根、實(子)、核、仁,樣樣有用。梅花是觀賞植物,梅樁是精雅的盆景,梅花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梅樹果實富含多種有機(jī)酸,除供鮮食外,可加工梅干、梅脯、陳皮梅、話梅、酸梅湯、青梅酒。未成熟的梅果,干后變黑,稱為“烏梅”。浙江長興縣是烏梅的著名產(chǎn)地。梅果歷來是婦女、兒童喜愛的佳果,還可制成罐頭,行銷世界。酸梅湯是受群眾歡迎的清涼飲料。
梅有較好的藥效。古醫(yī)書記載,梅果性平,味酸,能入肝、脾、肺和大腸諸經(jīng),具有明目、益氣、除煩熱的功效。治久咳瀉痢、殺蟲止瘧、婦女血崩、小兒頭瘡,解酒毒、魚毒、馬肝毒、硫磺毒。梅花煮粥,清香開胃散郁,蒸露點茶,止渴生津助氣。梅果對白喉、炭疽、枯草等桿菌、葡萄球菌、大腸、肺炎、痢疾等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和良好的療效。還能抗多種過敏性反應(yīng)。治牛皮癬,很有效。烏梅有收斂止痢、解熱鎮(zhèn)咳、驅(qū)蟲之功效。梅樹根、葉、花也可活血解毒。
梅樹木材堅韌色艷,是手工藝美術(shù)雕刻的優(yōu)良材料。
上一篇:桂花百科,桂花寓意,桂花賞析
下一篇:水仙百科,水仙寓意,水仙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