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因其葉脈形如圭(圭為古代帝王諸侯舉行禮儀時所用的玉器,上尖下方)而稱“桂”;因其材質(zhì)致密,紋理如犀(犀牛毛極少,光滑堅固而韌)而稱“木樨”;因其分布于叢生巖嶺間而稱“巖桂”;因桂花香味濃郁,隨風(fēng)飄逸,而稱“九里香”。
桂樹為木樨科木樨屬常綠闊葉喬木,株高可達15米,葉繁花密,葉革質(zhì),橢圓形,兩側(cè)對生,每至中秋時節(jié)桂花盛開,花簇生葉腋呈聚傘花序,花有白、黃、金、橙等色,花小如粟四出,香甜襲人。花期9~10月,核果藍紫色,內(nèi)有種子一枚,橢圓形,4~5月成熟。
主要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金桂葉大而長,花黃香濃;銀桂葉小略圓,花白香烈;丹桂(也稱火桂)葉厚而密,花紅而少;四季桂(也稱月月桂)葉大肥厚,花乳白而味淡,四季花香不絕。
【養(yǎng)】
桂花喜光、喜溫暖、通風(fēng)環(huán)境,宜濕潤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喜肥,既耐高溫也較耐寒,可抗-15℃低溫。可用播種、壓條、扦插、嫁接方法繁殖。
每年施肥兩次:冬季施基肥,夏季追肥,施肥必須是腐熟肥。澆水要依季節(jié)、天氣變化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見干再澆,澆則澆透。花前要注意灌水,花期要控制澆水,否則易落花。春秋季3~4天澆一次水,夏天1~2天澆一次水,冬季7~10天澆一次水。切忌積水,雨天注意倒盆排水,以防爛根。桂花萌發(fā)力強,長勢旺盛,須整形修剪,要在秋季花后進行。主干很高下部枝條空虛的要在主干高度2/3或3/4處將整個頂部剪去,以刺激主干下部另發(fā)新梢。要疏剪過密的枝條,整形后要注意修剪病蟲枝、細(xì)弱枝、殘缺枝、徒長枝。盆栽桂花1~2年換盆一次。立夏前后新芽生長健壯時進行,換盆時修剪爛根、枯枝。
【賞】
桂樹原產(chǎn)我國西南部,四川、云南、廣西、廣東等地有野生桂樹。中國栽培桂樹達2500多年。長江流域及陜西南部廣為栽培,廣西、四川最盛。
我國有奇異的桂樹。浙江省湖州長超村之上扎灣自然村,有桂花樹120多棵,農(nóng)民曹強之家有一棵120年以上的老桂花樹,樹圍2.14米,樹冠50多平方米,年采桂花100多千克。浙江省紹興魯迅故居有200余年的四季桂。江蘇省常熟興福寺有一株“唐桂”,從根分出數(shù)枝,乃是幾代的“孫枝”,甚為壯觀,這孫枝樹齡也達300年左右。江西省南昌灣里區(qū)梅嶺鄉(xiāng)有兩株樹齡約500年的桂樹,高為11.13米,生長良好。福建武夷山有樹齡600~700年的“宋桂”,至今枝繁葉茂,花簇似錦。貴州省錦屏縣敦寨鄉(xiāng)亮司村有一桂花樹王,高達35米左右,胸徑2.47米,枝葉繁茂,花香可飄散數(shù)公里之外,樹齡千年以上。
陜西勉縣定軍山下諸葛武侯墓前,有兩株“護墓雙桂”——丹桂,根圍3米,冠幅15.5~21米,枝葉繁茂,每年開花,香飄數(shù)里。陜西省漢中市圣水寺有一古老桂樹,相傳是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之臣蕭何親手栽植,樹干直徑2.32米,樹身蒼老,樹冠龐大,覆蓋面積400多平方米,葉茂花繁,花色金黃,每年開二次花,主花期在8~9月份,第二次在11月份。經(jīng)科學(xué)鑒定此樹樹齡為1840±350年。
我國流傳著吳剛伐桂的神話,這個故事膾炙人口,盡人皆知。相傳,漢朝西河吳剛,學(xué)仙修道,觸犯天規(guī),罰往月宮砍桂,要把桂樹吹倒方能回來。月中這棵大桂樹高五百丈,吳剛揮斧砍桂,斧頭剛舉起,被砍的樹干又長合了。盡管不分晝夜,千刀萬斧,桂樹始終不斷,那棵神奇的桂樹,始終生機勃勃。吳剛只得砍下去,不能重回人間。只有在每年中秋節(jié),吳剛才能在桂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jié)。
桂林以桂樹多而得名,桂林、杭州、合肥、蘇州把桂花列為市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把桂花定為區(qū)花。杭州市西湖南滿覺壟村有桂花樹25000多株,年產(chǎn)桂花9萬千克。杭州市不少街道栽植桂花作行道樹,四季常青,滿城秀色,每年9月26日至10月3日為“西湖桂花節(jié)”,屆時十里桂花長廊,幽香飄溢,人們觀賞桂花,品嘗桂花食品。上海市每年9月26日起在徐家匯桂林公園舉行桂花節(jié)活動。四川省新都縣栽培桂花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有一年一度的桂花會。江蘇省吳縣太湖之濱,桂花綿延達10余里,據(jù)說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93年9月20日在湖北省咸寧市舉行了中國首屆桂花節(jié)。咸寧栽種桂花始于唐代,全市開花的桂樹達100萬株,年產(chǎn)桂花30萬千克。桂花產(chǎn)品20多種,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桂花是友好吉祥的象征。古人常以桂花作為珍貴的禮品相贈。戰(zhàn)國時代,燕、趙兩國互贈桂花,進行友好往來。中國古代有科舉考試制度,考中登科者能飛黃騰達,叫作“蟾宮折桂”,簡稱“折桂”。有的地區(qū)把桂花編成催生符,放在產(chǎn)婦前,表示吉祥如意。廣西少數(shù)民族青年男女,每當(dāng)花香月明夜,雙雙漫步桂花樹下,互吐柔情,折花相贈,以表愛慕之意。有“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結(jié)終身”的詩句。
桂花香勝,花期又恰值中秋,桂花是秋天的象征。桂花的意語表示吉祥質(zhì)樸。一株桂樹就是一幅“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里黃”的畫卷。古代有不少贊美桂花的詩,而且大都跟月中桂樹的神話聯(lián)系在一起。宋代曾幾《巖桂》詩:
粟玉粘枝細(xì),青云剪葉齊。
團團巖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樹風(fēng)蕭瑟,園花氣慘凄。
濃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棲。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唐代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詩: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
我國中原地區(qū)廣泛流傳《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貴人來》等歌曲,《桂花開放貴人來》歌詞:
桂花生在桂花巖,桂花要等貴人來。
桂花要等貴人來,貴人來到花才開。……
毛主席來到太陽來,桂花向著太陽開。
桂花向著太陽開,兄弟民族站起來。
【用】
桂花樹終年常綠,花美味香,生長勢強健,適應(yīng)力強,耐寒耐高溫,抗病蟲危害能力強,對氯、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毒害氣體有一定的抗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能力,適宜城市、工礦綠化。桂花也是盆栽花木佳品,又是良好的切花、瓶花材料。
桂花香甜,含芳香油,是制作香料和飲料的珍品,能作桂花露、桂花酒、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茶。橫縣、靈山著名的芝麻餅,多用糖化了的桂花作餡,故又叫桂花餅。桂花餅香糯甜脆,獨具特色。桂花可泡酒,屈原的《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漿”的詩句。桂漿就是桂花酒。桂花熏茶,或泡茶時加一些桂花,稱桂花茶。現(xiàn)在民間中秋節(jié)還流傳飲桂花酒的習(xí)俗。
桂花可作芳香原料,250千克的鮮桂花約可得1千克芳香浸膏。桂林芳香廠制作的桂花浸膏,成為國內(nèi)外暢銷的名貴香料。桂花浸成香發(fā)油,是廣西各族婦女喜聞樂用的化妝品。每逢喜慶節(jié)日,常用此梳妝打扮,人未到香先到,整個集鎮(zhèn)都沉浸在芳香里。
桂花有藥用價值。具有堅筋骨、通血脈、暖腰膝、消淤血、化痰止咳、理肺開胃之功效。《本草綱目》曰:“久服,神仙不老。”“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桂花可除口臭、祛痰、治牙痛。桂樹根治風(fēng)濕麻木、筋骨疼痛。牙痛,用桂根之皮貼痛處,可斷根。
桂樹之木材,材質(zhì)致密堅實,具有光澤,紋理美麗,是用作雕刻的良材。
上一篇:杜鵑花百科,杜鵑花寓意,杜鵑花賞析
下一篇:梅花百科,梅花寓意,梅花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