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托馬斯·平欽*的代表作品。1973年發表后,被一些評論家稱為是“當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說它“概括了時代的內在活動”。小說的名字“萬有引力之虹”是火箭發射后的弧線,火箭摧毀一切;作者認為它是死亡的象征;也是當代世界的象征。因而被作家用為書名。全書由許多零散插曲和作者的議論構成。內容繁雜;涉及現代物理學、導彈工程學、高等數學、偵察技術、性心理學等。小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納粹德國制造“V-2”火箭準備襲擊英國開始,主持制造工作的是化名勃里賽羅上尉的納粹上校魏斯曼。他是一個淫虐狂,和他在一起的也有不少淫虐狂和偏執狂。有一個美國人斯勞斯洛普為了弄清“V-2”火箭的秘密,對魏斯曼進行追蹤。斯勞斯洛普也是一個偏執狂,在追蹤過程中,他和強盜、黑市商人、毒品販子遭遇;出現了一些喜劇場面。他跟蹤魏斯曼,另外又有一些英國人、蘇聯人和美國人在跟蹤他。形成一個充滿陰謀和反陰謀的錯蹤復雜的局面。同時,小說中還描寫了德國軍官的性虐待狂和性變態,論述了科學技術和性總是結合在一起并向死亡發展的荒謬理論;提出了“熱寂說”,即宇宙中的熱能散發完后會冷寂下來,整個世界將會冰凍。作者認為人類社會中一切活動都能用“熱寂”法則來解釋。各種狂熱在熱能耗盡之后都會冷寂、趨向死。這部小說,和許多黑色幽默*小說一樣,沒有故事情節。西方大部分評論家把這部作品與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比,說二者一樣“偉大”、一樣難懂。不少評論家還認為它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但它宣揚世界就要滅亡的難點卻是十分荒唐的;同時,由于它篇幅很長,內容又雜亂,無法卒讀這一點,就成了一些評論家否定它的原因。
上一篇:《一出夢的戲劇》作品分析
下一篇:《萬里長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