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由“水鮮”轉化而成,水仙花性好水,不可缺水,花姿婀娜,冰清玉潔,形如美女,故名,并有“水中仙子”、“凌波仙子”之稱。水仙別名很多:水仙花莛筒狀中空似蔥,其鱗莖和葉頗像大蒜,故有“天蔥”、“雅蒜”的雅號;其花蕊黃色,花冠高腳碟狀,鱗莖白色,又名“金盞銀臺”。還有的叫雅客、姚女花、女史花、儷蘭、配玄;因在冬季開花,又叫雪中花。
水仙為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水仙花很獨特,白色的球莖,白色的細根,白色的花朵,碧綠的葉片。葉叢生,葉片長30~80厘米,從葉叢中抽出一枝挺立的花莛,莛端結成一個花苞,花苞綻裂,吐出10來朵花。花期1~3月,單花期15天左右。中國水仙有單瓣和重瓣兩個品系: 單瓣水仙,云片白色花瓣向四邊舒開,中間長著金黃色的花蕊,像個小酒杯,花形秀麗,黃白映照,稱作“金盞玉臺”。另一單瓣水仙花被及副冠皆白,稱作“銀盞玉臺”。重瓣水仙,卷皺的花瓣,層層疊疊,上端素白,下端淡黃,花形奇特,皺卷成簇,玲瓏可愛,稱為“玉玲瓏”,為名貴品種。
【養】
水仙花是用球莖繁殖的,要經3年時間才能培育成能開花的鱗莖。每年“霜降”把大鱗莖派生出的小塊莖種到地里,第二年“芒種”枝葉謝了,把鱗莖挖出來曬干,到“霜降”再種到田里,如此反復栽種3年,才能長成肥大的鱗莖,運往各地。北方多是從南方調運來的鱗莖。近年來北京的花卉工作者經過科學試驗,已成功地培育出水仙鱗莖。
《本草綱目》記載著水仙的生長特性:“水仙叢生下濕處。其根似蒜及薤而長,外有赤皮裹之。冬月生葉,似薤及蒜。春初抽莖,如蔥頭。莖頭開花數朵,大如簪頭,狀如酒杯,五尖上承,黃心,宛然盞樣,其花瑩韻,其香清幽。”
水仙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水、肥和陽光充足的條件,夏季休眠。
栽培水仙的幾個特點:
1.培植方法簡易。把水仙鱗莖放在淺盆里,用鵝卵石或貝殼固定鱗莖,注入清水,水位保持在鱗莖的2/3高度即可,每天換一次水。因為水仙鱗莖是經三年培育成的,鱗莖里吸收了充足的養分,在栽培水仙花球時,只用清水養植,就不用施肥了。水仙也可種在有土層的盆里,照樣能開花,不過種在土盆里的水仙開的花倒不如水盆里開的花好看。
2.通過雕刻加工培育,可造成千姿百態、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盆景。
3.通過調節光照、水溫控制開花期。水仙是短月照植物,不耐寒。水仙鱗莖浸水30~40天即可開花,適宜溫度10~14℃,夜間溫度控制在8~10℃,要想推遲花期,可放在陰涼處;要想讓它提早開花,可把水仙放在溫暖的地方。為了讓葉片、花莖茁壯,白天可把水仙放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增加光照。叫“曬水仙”。傍晚落太陽時,要及時移到室內。晚上可以把盆內之水倒凈,第二天早晨加新水。
怎樣才能養好水仙呢?
1.挑選好水仙鱗莖(水仙頭)。優質水仙頭有四條標準:①體形扁平或橢圓,主鱗莖球和鱗莖配稱均勻。②體質大而堅實,用手輕掐,感覺硬。③水仙頭頂部露出的嫩芽粗壯,水仙頭底部呈凹形,凹入水仙頭內越深越好。
2.精心管理。水仙球進盆浸水時,要剝掉干枯的外皮。按著溫度要求控溫,每天換水時要注意將露出水面的莖葉用水噴透,以防其干黃。換水前用脫脂棉浸透水蓋于鱗球和莖部,勿傷葉、花和根群。
3.培育茁壯的水仙,其標準是:葉片短而厚,色墨綠,花梗短而粗,花多而艷。為此要做到:①培養初期溫度不宜高,10~14℃即可,溫度高易徒長。開花后適當降溫可延長花期。②增加光照。水仙球入水盆10天內需光照數少,以后在適溫范圍內逐漸增強光照,光照足,葉梗粗壯、色深,能促使花梗伸長。③白天灌水,晚上把水倒掉,使水仙在晚上不吸收水分,可避免徒長。④水盆水仙一般不需要肥料就能開花,如在水中增加0.05%~0.1%的稀薄化肥則開花更好,花期更長。不按上述要求培育的水仙,植株徒長,細弱,顏色發黃,花期短。
【賞】
水仙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中國水仙分布在中國、日本、朝鮮。我國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福建等地野生分布相當廣泛。
歐洲水仙在唐代由東羅馬帝國(現意大利)傳來中國。當時中國稱東羅馬帝國為拂林國,唐太宗至唐玄宗年間,拂林國曾五次遣使來我國訪問,傳來水仙,距今約有1200多年的歷史。《酉陽雜俎》記載:“奈祗(水仙)出拂林國,根下如雞卵,葉長三四尺,似蒜,中心抽條,莖端開花,紅白色,花心黃赤,不結籽,冬生夏死。取花壓油,涂身去風氣。”在唐代時,水仙是一種寶物。《瓶史》記載:“唐玄宗(皇帝)賜虢國夫人(即楊貴妃之姐)紅水仙十二盆,盆皆以金玉七寶所造。”
我國水仙的主要產地為福建省漳州、舟山群島、上海市崇明島。全國各地水仙花鱗莖大都來自這些地方。其中漳州水仙最為著名,大約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漳州水仙鱗莖肥大形美,易出腳芽,葉片青翠,香氣馥郁,有“漳州水仙甲天下”之稱。水仙為福建省省花及漳州市市花。
在漳州有個水仙的傳說。漳州南鄉有個仙湖,旁邊住著一戶人家,只兄妹二人,哥哥叫金盞,妹妹叫百葉,父母早亡。他倆勤懇耕種土地,有一天忽然刮來一股強臺風,雷鳴電閃中一聲巨響,把兄妹二人震昏。當他們醒來時,仙湖卻變成了圓山。這場巨變發生了水源斷絕、土地龜裂、莊稼枯死的災難。正在為饑餓發愁的兄妹二人,夢見一位銀須黃袍老人,對他們說:“仙湖何處尋?西去九九峰。劈開白鶴嶺,引來龍潭水。”說罷就化成丹頂白鶴,長鳴飛去。哥哥聽從老人囑咐,帶起鐵錘鑿子,向西出發。過了好長時間不見哥哥回來,百葉決心前去尋找。走了七天七夜,翻過99座高峰,終于到了白鶴嶺下。她哥哥只鑿了一個洞口,就死在石洞里。百葉繼續開鑿起來,白鶴嶺被劈開兩半,終于使龍潭的泉水沖出壁障,沖下萬丈懸崖,經過99道彎,直到圓山腳下。干裂的土地得到滋潤,逃荒的農戶返回家園,地里生長著茂盛的莊稼,惟獨不見金盞、百葉兄妹二人。不久,圓山腳下忽然開滿白色的香花:一種單瓣的像六角白玉盤,托著一盞金黃的酒杯;還有一種重瓣的,猶如姑娘們的裙子,下輕黃而上淡白。金盞和百葉這兩種美麗的水仙花,永遠盛開在圓山故土,寄托著鄉親們對兄妹的眷戀。
希臘也有一個仙女變水仙的故事。波俄頓河的河神和仙女生了一個漂亮的兒子,名叫奈悉索斯,他長得瀟灑標致,英俊可愛。有很多少女向他求愛,但都遭到拒絕。有一位仙女厄科千方百計向他求愛,但奈悉索斯不為所動,將她趕了出去。厄科十分失望和痛苦,羞憤交加,終于悒郁而死。他的行為受到復仇女神歐墨尼得斯的懲罰。有一天他正在溪邊照著水鏡自賞,復仇女神使他愛上了自己的影子。他在水中看到自己影子的時候,認為是一美妙少女,熱愛著他,相思成疾,日夜對著自己的影子哀嘆流淚,不吃不睡,孤獨地饑餓而死。死后在水邊變成了水仙花。故在西歐又稱水仙為“戀影花”。現在水仙的拉丁學名就是奈悉索斯。
水仙多在嚴寒的元旦、春節期間開放,冰天雪地中卻展露翡翠般的綠葉、潔白暈黃的花朵,亭亭玉立的秀姿,沁人心脾的幽香,惹人喜愛。它在冬天迎接春天的到來。水仙花色、香、形、韻均出奇,歷代文人墨客寫了許多水仙的詩賦。
宋代詩人劉邦直《送水仙花》詩:
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
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簪一枝。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額間拂煞御袍黃,衣上偷將月姊香。
待倩春風做媒妁,西湖嫁與水仙王。
翠帔緗冠白玉珈,清姿終不污泥沙。
騷人空前吟芳芷,未識凌波第一花。
冰雪為肌玉煉顏,亭亭玉立藐姑山。
群花只在軒窗外,那得移來幾案間!
【用】
水仙花在寒冬臘月、元旦、春節期間,展開青翠的葉片。開出素雅清香的花朵,點綴居室、會議室,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給人帶來生氣和春意,深受群眾的歡迎。還可做切花,餐桌、擺臺用。水仙還是我國傳統的出口花卉。冬至前后,可到鮮花店買水仙頭,自己培植水仙花,美化居室,很有情趣。可把自己養植的水仙花在春節時贈送親朋好友,也可購買水仙花點綴居住環境或饋贈親友,為最佳禮品,意味深長。水仙清香素雅,只需一碟清水,幾顆石子就能長葉,在寒冬佳節開花,是人人都會養植、家家都歡迎的鮮花。
水仙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活血通經的功效,主治腮腺炎、癰癤疔毒初起、紅腫熱痛。腮腺炎,癰腫瘡毒、蟲咬,水仙鱗莖搗汁外涂。
科學研究證明,水仙含有多種生物堿,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有較強的抗性,有利于保護環境。水仙鮮花芳香油含量為0.20%~0.45%,提煉后可調制高級香精、為高級香精的原料、用于香水、香皂及其他化妝品。
上一篇:梅花百科,梅花寓意,梅花賞析
下一篇:牡丹百科,牡丹寓意,牡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