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每月抄》
日本鐮倉時代的和歌理論著作。別稱《定家卿消息》、 《和歌庭訓》等。作者藤原定家(1162—1241)是日本中世紀初期有名的和歌作者及和歌理論家。其父藤原俊成(1114—1204)是日本中世紀初期有名的和歌理論家、批評家,敕撰集《千載和歌集》的編選者。所著《古來風體抄》是日本第一部和歌史論著。他第一次提出了中世紀貴族對和歌評價的最高標準是“幽玄美”。
藤原定家繼承了其父把“余情幽玄” (一種朦朧的美和悲哀感)作為歌風的最高標準的主張,提出了他的和歌十體說。這十體是:幽玄體、事可然體(會心體)、麗體、有心體(情味濃郁的歌體)、長高體(雄大、壯美的歌體)、見體(內容平淡的歌體)、面白體(具有新奇立意的歌體) 、有一節體(歌中某一點有新奇立意的歌體)、濃體(巧致的歌體)、鬼拉體(氣勢強烈的歌體) 。
藤原定家主張和歌的最高境界在于“有心”,(“心”,漢字亦可寫做“情”),作歌應“以心為本”、 “以心為先”,也就是說他非常重視和歌的意境和情趣。從這點出發,他反對單純追求字句的堆砌和形式上的新奇,也不贊成“歌病”的種種禁忌。這樣,他將墮落成貴族階級社交及游戲工具的和歌,拉回到純文學的地位上來。但歸根結蒂,他的和歌理論只是形式主義的東西,其目的是追求和歌的藝術性,而絕口不談和歌所要表現的內容,這只能使和歌走向更加脫離現實的道路。
藤原俊成和藤原定家憑借他們在和歌上的指導地位,樹立了中世紀和歌的“宗家”傳統,世稱為“御子左家”,以后代代相傳,到了俊成的第四代, “御子左家”分裂為“二條家”、 “京極家”和“冷泉院家”三個支派。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歌德談話錄》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漢堡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