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藝術即經驗》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著。1934年出版。經驗是實用主義的核心概念,即指人和自己所創造的環境的“交涉”。杜威認為人類思維的使命不在于以一種結構的方式去創造一種新的宇宙類型,而在于應付人們面臨的各種形勢,處理經驗。他這里的經驗不僅包括一般的主體經驗,而且也包括被主體經驗的對象。這也是他藝術觀的出發點,他認為藝術和人的生活經驗密不可分,一切藝術創造都來源于生活經驗。他甚至把藝術等同于一般的生活經驗。“因為經驗是一個有機體在事物世界上的斗爭和成就的完成,所以它就是萌芽狀態的藝術。”這就是說,生活經驗本身就是潛在藝術。這樣打球、養花、撥弄火爐等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都被看成是萌芽狀態的藝術。要想恢復美的經驗和正常生活進程之間的延續關系,就必須回到普通和平凡事物經驗中去尋找內在的美學價值,使平常生活經驗的全部含義在藝術中得到充分體現。
在多種多樣的經驗之中,審美經驗具有特殊的性質,這種性質就在于它具有一種其他經驗所沒有的審美性質。這種審美性質在其他實踐的或智力的經驗中居于從屬地位。所謂審美經驗,就是那種“決定著任何事物都要被稱之為一種經驗的諸因素能被提高到知覺的水準上”,從而表示出一種“審美特征的享受”的經驗。在這里,審美經驗首先必須是一種知覺經驗,它之所以有異于實踐的或其他的經驗,并不在于它是無關利害的,而是在審美經驗中,欲望和知覺經驗完全結合成為一種整體的經驗。
杜威十分強調藝術的社會作用。他認為只有在藝術中, 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運行在經驗里達到了最完備,因而是最高度的結合。而且從文化和歷史的角度認為藝術是“一種文明的生命的表現、證錄和贊美,是促進文明發展的手段,也是對一種文明的質量的最終評判”。具體來說,他首先強調藝術的工具作用。這種作用主要不在于它在生活中的實際功用,而在于它造成的后果,在于它有助于人們創造新的經驗。其次,藝術具有在人們交往中的作用。 “在一個充滿著限制經驗交往的鴻溝與壁壘的世界中,藝術作品是人與人之間完備而暢通無阻的交往的唯一媒介。”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藝術與視知覺》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藝術史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