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裊裊月粼粼,竹色蘭香秋水濱。
一夜猿聲流淚盡,黃陵祠下泊舟人。
題解 “湘中弦”緣起于傳說故事: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吳興(今浙江湖州)人錢起赴省試,客舍夜中,聞有人吟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恰巧次日試題為《湘靈鼓瑟》。錢起即用其末兩句。試官以為神功,起遂得中。《楚辭·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簡析 詩人于月夜船泊黃陵祠下,觸景生情,神馳于有關湘妃的神話傳說和詩詞意境中;而一聲凄涼的猿啼,使之頓感漂泊天涯之孤獨。此詩意境玄幻而凄清。
上一篇:《卜算子·泊吳江夜見孤雁》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竹枝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卜算子·泊吳江夜見孤雁》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竹枝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