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8】天賜普洱:中國百名文化記者普洱采風作品集
(丁振海、曾凡華、陸平主編,華夏出版社,40.6萬字,2018年4月第1版,68元)
△百名文化記者將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感的領悟,以散文、隨筆、特寫、游記、圖片等多種形式,記錄了在普洱采風活動的點點滴滴。
○普洱是云南國土面積最大的州市,4.5萬平方公里,分布著16個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68.8%,受保護區域占國土面積20.1%,擁有全國占三分之一的物種,碧波萬頃的森林,沁人心脾的空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萬紫千紅花盛開,冬暖夏涼四季春”。使普洱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生態環境優良,氣候舒適指數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空氣潔凈度好,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除了寧靜還是寧靜。
○普洱城,因茶而名,因茶而興,到了這里,尋茶,自當是一出劇情。普洱境內有120萬畝野生古茶樹和18萬畝栽培型古茶園。“天賜普洱、世界茶源”。
○“茶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戰中后期最為興盛。從普洱出發,“茶馬古道”分別向五個方向延伸,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最終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三體》:“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古人認為,茶,蘊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采山川之靈秀,集四時之真元。誰知杯中茶,葉葉皆辛苦。
○乾隆每天必喝的3種飲品是人參湯、燕窩湯和普洱茶。
○宋徽宗《大觀茶論》言:“韻高致靜,致清導和”。
○心清凈了,風景美了;風景美了,心就會快樂了,幸福就來到了。
○楊麗坤,普洱市寧洱縣磨黑鎮,1942年生人,12個兄弟姐妹中排第九,昵稱“小九”,2000年在上海病逝,享年58歲,《五朵金花》、《阿詩瑪》。
○普洱實施“以茶名市、以茶富市、以茶興市”戰略。
○歷史上的哀牢曾歸附東漢。班固《成都賦》“綏哀牢,開永昌”
上一篇:在世界與我之間
下一篇: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