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后,秋的腳步便款款地從老態龍鐘的青藤上逸過,悄無聲息地潛到窗外的池塘里。
秋天在池塘里原該是這樣的:許多草葉都黃了,那高而密的葦蕩便翻出一層又一層潔白的飛絮,落在水面上,會流動,會閃光,就像許多白色的小星星。但有時秋還覺得太寂寞,于是有成群的鳥兒停在葦葉上,嘰嘰喳喳;于是有成片的水蓼花開在水湄,熱熱鬧鬧。
秋是從淡泊曠遠的山坳中來的,異常清新;是古人寫“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時幻化出來的,特別深情;是從朱自清平和的《憶跋》中來的,透著青魚油盞火的微芒;是阿婆搓麻時一下一下搓出來的,帶著無言的慈愛和親情。秋既古老又年輕。
菊香如海的日子總讓你產生一些莫名的感覺。那感覺多好??!可以自個兒陶醉,也可以與人分享。秋菊便在你微喜微嗔中,開了一度又一度。你迷戀那條長滿了秋菊的小路,一日不知要走上多少回。日子便在你覺得“可愛,真是可愛極了”的感慨中漸有寒意了。
秋雨的日子,最適于依山傍水。秋雨中看山,山顯得很寂寞、很冷清,不聞小鳥啁啾,卻有無數荒涼的美,讓你出神。秋雨中看水,你可曾試過?那么清淺明澈,各色落葉浮滿水面,紅的、黃的、微黃的、淡青的,近處多些,遠處少些,雨打在上面,發出響亮的“啪啪”聲,葉兒像小船般搖晃,泛出五彩的光澤。這時你便覺得離自然很近,離平實很近。每近傍晚,那秋雨就沒完沒了。隔窗看“疏雨滴黃昏”、看“斜風吹病葉”是絕好的享受。
不懂經過便預知結果,往往在這些日子里,你的直覺、你的敏感讓你自己都心驚。
秋的纏綿就像欲別的戀人,總有說不完的絮語,道不完的珍重。從滿地的落桂到蓓蕾的山茶,從火紅的烏桕到別致的殘荷,長宵細雨,冷清中總流落幾絲暖意。
落霜之后,秋總在有陽光的午后眷留在山坡上,其依依不舍的腳步踩著滿地的落葉和松子,發出輕悄的聲響。所以若有人邀你去聽“秋的纏綿”,你一定不可以拒絕哦!
終于,冬夜取代了秋日,連星星都顯得很冷,許多秋味的旋律、人生的感慨都嵌到石縫里去了,等明年秋天再重新長出來。
下一個秋日一定跟今秋一樣美麗、迷人。只是你要善于等待,善于在等待中邂逅所有的善良和詩意,等待地上再次溢滿陽光的金黃和秋月的溫馨。那時的你,也一定美麗!
初秋做朵花
不知何時起,蟬聲已銷聲匿跡了,姥姥也不再每夜坐到屋外的藤椅上去納涼。
金黃的顏色在眼里漸漸滿盈起來,一日來到郊外,驚喜地發現天空變得高而遠,那樣亮,那樣清澈,給人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這便是美麗的初秋么?連溪水都終日地為它淙淙歌唱。
初秋的原野原來是這樣廣闊,這樣無垠啊!原野的風帶著果實的香味,爽爽地吹拂著。有人說秋風蕭瑟、秋風無情,然而,初秋的風給我感覺像許多音符在流瀉,吹在臉上像莫扎特的圓舞曲般溫馨。如此,我的眼中沒有一絲枯萎、頹廢的氣息。走在秋日田埂上,涌上心頭的句子是“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路過農家,疏籬那邊有株柿樹,橙紅的柿子滿枝燦爛,明明滅滅的枝葉間頓時生出許多誘惑。多可愛的小燈籠啊!在明亮的陽光下散射著亮晃晃的光澤,引起人們的種種遐思。成熟一定意味著什么吧?不然初秋的日子怎么會因此而益發甜美呢?
腳邊的草已微黃,當你坐在上面時,便能聞到陽光的香味,而且柔柔的、軟軟的,讓你想做夢——你覺得此刻圓滿極了,便細細地瞇起眼來凝視自己的微笑。這種感覺只有秋日才有,因為春天的陽光太細碎、冬天的陽光太遙遠。
偶爾遠處有幾聲清麗的鳥叫,隨陽光過濾下來,在林子里回蕩,格外悅耳。秋高氣爽的意境便更濃厚生動了。心靈也不知不覺變得豁達、樂觀而坦然。這是一份多么難得的空明澄凈??!
初秋真好,它只給人風花雪月的瀟灑,而沒有暮秋那種“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凄涼。
往回走的路上,不知名的野花早已牽住了我的視線。那些花兒野生而不羈,欣然開放在秋日的陽光下,自然無束,生命的意蘊在它那盞形的花瓣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因此,我想人偶爾做做花是好的,能從容地伸展自己,享受自我內心的悲喜,而不要總忙于奔波,連秋日看看天空的時間都沒有。
我說的是偶爾,朋友,你愿意偶爾與我一起聽風聽雨、享受大自然神奇的饋贈嗎?
深秋情懷
它的到來并不引人注目,許多時候,你都沒有在意。
忽有一日,你發覺窗外的草已枯黃,青苔已把整個樹干爬滿,透過絲絲秋雨,你已能感受那漸漸滴落的寒意……
噢,深秋就這樣走近了。
風來,吹落一地黃葉如蝶,樹是那樣盡情地展示自己最后的美麗!假如明日,不再金黃,不再牽人魂魄,那時,回顧此時的生命一定是無怨無愧——畢竟已恣情美麗過一次!
天空日漸高遠,雨在簾間也是一份難得的詩意了。
所有春日的思緒都在秋日結果,仿佛中有一雙纖纖細手,把所有積淀在古典詩句里的秋意都牽出來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黃花漠漠弄秋暉”,“山紅澗碧紛爛漫”……這些如畫的氛圍,不由你不動心,不由你不沉吟——如此,你也漸漸成古典詩詞中的一個輕靈句子,在深秋夜里如星子般閃爍。
有時覺得秋天真可惡,從初秋到深秋,沒有一絲借口就讓你愛上它。它以萬物有靈迷惑你。你是否覺得秋日里所有的花草、樹木,甚至空氣和埃塵,都有著生命力?它們是那樣刻意又似乎不經意地讓你與它息息相通。
你一定感覺到了,在深秋的夜晚,坐在窗前,你便能以臉拂秋的衣裾;以手挽其飄飛的絲絳——留一窗晚玉蘭的芬芳。在這樣的夜里,跋涉的心終于能從從容容抒發感慨,體悟方寸之間的浩瀚。這是一份難得的情懷。你的生活中如果有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那一定是在這樣的秋夜里,這樣的窗前,這樣的簾下……
深夜獨坐,所有的往日都會撲面而至,那些年代里所有的純情、愛戀、向往、思念一下子變得如此親切而真實,只是那種一去不復返的惆悵浸透了你。
深秋的夜里霧重,留一盞燈給夜歸的行人,不求華麗,柔情總是長存于最樸實的呼應。深秋給你的總是這樣一些欲寒還暖的情緒——如此,你會更珍愛這段稍縱即逝的時光。
遠遠的山村定有人秉燭夜談,體味家的溫馨;在那一水相隔的對岸,定有人倚窗眺望,想明日的水又漲深了多少;在城市的咖啡屋里,定有人默默拈著石竹花,回憶那自己的故事——當明日花落,一切又是另一個開端吧?
為什么不這樣想呢?深秋給你懷舊的氣息,同樣給你一種期盼,當你覺得冷時,仿佛中便有御寒的衣裳。難道希望不正是其中一件嗎?許多時候,你唯有披著它才能度過人生最冷的時光。
我在秋夜漸深、夜霧漸濃之時,用真誠、勤奮、刻苦、從容為自己織一件希望的衣裳。那么,哪怕冬日提前到來,我也不會驚慌。
愿每個人都有一件御寒的“希望之裳”。
上一篇:《秋瑾》邢增堯散文賞析
下一篇:《竹林深處是我家》林寶興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