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5】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視野
(趙林著,湖南人民出版社,32萬字,2020年3月第1版,62元)
△7章:[1]羅馬帝國的歷史命運;[2]基督教信仰與希臘哲學的思想張力;[3]基督教與羅馬帝國的文化張力;[4]基督教對歐洲中世紀文化復興的重要影響;[5]宗教改革運動與西歐現代民族國家的崛起;[6]基督教信仰與烏托邦的變遷;[7]后殖民時代基督宗教的全球發展態勢。
〇這本書力圖以宏觀眼光來展現西方文化演進的基本歷程。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闡述了羅馬帝國的歷史命運、基督教與希臘文化及羅馬帝國的張力關系、基督教對中世紀文藝復興的推動作用、西方文化的傳統與更新、宗教改革運動對于現代民族國家崛起和烏托邦理想的影響、西方啟蒙思想的發展歷程、基督教在當代世界的傳播情況,以及當代國際格局的宗教背景等重要問題,最后對中西文化的精神差異進行了概括性綜述。
〇究其根本,基督教最初源于東方的文化土壤,它的母體是同樣滲透著苦難感和罪孽感的猶太教。但是,當基督教擺脫母體開始在廣闊的希臘—羅馬世界中生長時,它就越來越多地獲得了外邦文化的基因,逐漸成長為一個具有濃郁的希臘—羅馬文化特色的新宗教。基督教與希臘—羅馬文化的交融會通,這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意義遠遠超過了亞歷山大東征、希臘文化傳播和羅馬帝國擴張等歷史事件,因為它從根本上決定了近兩千年西方文明的基本文化性狀。
〇在西歐,大學的出現是12世紀文藝復興的結果,它同時也反過來極大加速了歐洲文化的復興與更新。
〇1500年左右,那時候的西方文化如果與同時代的中國文化相比,是明顯落后的。
〇地理大發現或航?;顒颖旧硪簿哂幸环N吊詭性,西方人最初進行航海活動時,其主觀動機完全是為了到東方的富庶之地去發財,當然也還有另一個目標,那就是去尋找早年失散的基督教。
〇自從利瑪竇在明萬歷年間將天主教傳入中國后,基督宗教在華已有持續400多年的歷史。
〇人是一個奇怪的動物,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動物,而且也是一個文化動物。
〇“夏夷之分”、“以夏變夷”。
〇協調的現實精神與超越的倫理精神,倫理文化與宗教文化。
〇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構成了西方文化從中世紀向現代轉化的一個重要樞紐。
〇未來的中國文化,其發展必須首先以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作為基本的思想資源,作為堅實的精神根基。在這個基礎上,廣泛地吸收西方的各種先進文化,吸取其精華,通過“和而不同”的文化互補和融合更新,以實現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轉型。
(2021年3月6日下午閱畢)
上一篇:談美
下一篇:超人類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