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fēng)安陵(今陜西咸陽市東)人,漢代著名史學(xué)家和辭賦作家。其父班彪是東漢初年的著名學(xué)者。班固于漢明帝永平元年(58年)開始寫《漢書》,五年后因有人誣告他私改國史,被捕入獄。后來其弟班超上書申辯,漢明帝讀了班固的《漢書》初稿,十分贊賞,召班固為蘭臺令史,后升為郎,典校秘書,同時繼續(xù)編寫《漢書》。經(jīng)過20多年的努力,到了公元82年(漢章帝建初七年)基本完成了書稿。而其中的部分內(nèi)容,是班固的妹妹班昭和馬續(xù)續(xù)寫完成的。漢和帝時,班固受牽連入獄,死于獄中,終年61歲。《漢書》體例基本模仿《史記》,有十二紀(jì)、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記載了從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的斷代史。
《蘇武傳》是《漢書》中寫得最好的人物傳記。傳中通過對蘇武出使匈奴被押期間堅持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記述,贊揚了這位民族英雄的形象。蘇武無理被扣后,匈奴王單于使?jié)h降將衛(wèi)律勸降蘇武,蘇武不為所動,于是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其飲食”,“天雨雪,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于是匈奴放之“北海”,蘇武就在田間挖田鼠和草籽充饑,而且“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過些時候,單于又使降將李陵到北海去款待蘇武并勸降,并說蘇武的家人均遭不幸,歸漢無望,不如降匈奴。盡管李陵動之以情義,誘之以利害,勸降之詞娓娓動聽,但蘇武毫不動搖,斬釘截鐵地對李陵說:“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効死于前!”李陵聽后喟然嘆曰:“嗟乎,義士!”最后,蘇武終于勝利回到漢朝。《蘇武傳》通過對典型事件和人物對話的生動描寫,栩栩如生的表現(xiàn)了蘇武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大義凜然的不屈品格。文中尤為成功地使用了把李陵與蘇武的對比描寫手法,從而使蘇武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使人讀后感到一股動人的浩然正氣,顯示了班固在寫作人物傳記方面的巨大成就。
上一篇:班固與《漢書》
下一篇:理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