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3】治國理政的思維藝術
(李軍主編,人民出版社,16萬字,2018年2月第1版,39元)
△這本書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習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著述中,萃取了戰略思維、歷史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精準思維、求實思維、形象思維、互聯網思維等十一種思維方式,進行了解讀。
○國是創新的思維成果:①根據經濟增長的條件變化運用系統思維提出新常態;②根據人與自然關系的內在要求運用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③根據全球化與中國歷史的對接運用系統思維謀劃“一帶一路”建設;④根據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任務運用系統思維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⑤按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任務貫徹落實14點基本方略。
○思維,即思想的維度。思維是考慮問題的角度與涉及的范圍,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路徑。
○偉大的思想來自偉大的實踐,而偉大的實踐又在偉大的思想引領下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思維藝術四大特色:①思維的維度定位于以人民為中心;②思維的過程不忘初心和使命;③用問題引領思維路徑;④多種思維方法綜合應用。
○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戰略把握著大方向和總體目標,戰術是遵循大方向、實現總體目標的具體行為。
○人民根本利益是戰略思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族最高利益是戰略思維的著力點,國家核心利益是戰略思維的關鍵點。
○戰略即規劃,戰略離不開戰略目標和愿景。
○把握歷史,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①以尊重歷史、以史為鑒的態度學習和總結歷史;②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問題;③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銘記歷史從而更好地開創未來。
○蘇共的失敗固然有眾多的原因,政治的、經濟的,外部的、內部的,歷史的、現實的……但歸根結底,蘇共自己的原因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或者說,問題主要出在蘇共內部。主要原因有三:①否定黨的歷史,否定黨的領袖;②喪失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在理論上背離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全黨失去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導致黨內外思想混亂;③黨的組織喪失了先進性。
○治國理政,一個最重要的內涵,就是正確處理一個國家治理方方面面內容的“關系”,進行系統思考,做到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虛實相生相長,虛、實不能脫節,就實論虛、以虛率實。
○領導干部的天職就是為地方的發展謀利而不是添亂,為老百姓的福祉謀利而不是添害。
○人治必然走向衰敗,法治必然走向興旺;人治必然腐敗叢生,法治必然風清氣正;人治必然動蕩不安,法治必然長治久安。
○所謂精準思維,就是精細準確地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措施、推進工作、把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精準思維,細節處精準、問題處精準、實招處精準、“最后一公里”精準。
○打通“最后一公里”,簡單地說就是要把工作落實到位。
○大而化之之表現:①從概念到概念,從原則到原則;②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③沒有打通“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治國理政現代化
下一篇:浪潮之巔(全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