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三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嗚呼小子①,曾不知警。堯詎未圣②,猶日兢兢③。既墜于淵,猶恬履薄④。既折爾股⑤,猶邁奔蹶⑥。人之冥頑⑦,則疇與汝⑧。不見臃腫,砭乃斯愈⑨。不見痿痹,劑乃斯起。人之毀詬⑩,皆汝砭劑。汝曾不知,反以為怒。匪怒伊色,亦反其語。汝之冥頑,則疇之比。嗚呼小子,告爾不一。既四十有五,而曾是不憶。
嗚呼小子,慎爾出話。躁言維多(11),吉言維寡(12)。多言何益?徒以取禍。德默而成,仁者言訒(13)。孰默而譏?孰訒而病?譽人之善,過情猶恥。言人之非,罪曷有已。嗚呼多言,亦惟汝心。汝心而存,將日欽欽(14)。豈遑多言(15),上帝汝臨。
嗚呼小子,辭章之習(xí),爾工何為?不以釣譽,不以蠱愚。佻彼優(yōu)伶(16),爾視孔丑。覆蹈其術(shù),爾顏不厚?日月逾邁(17),爾胡不恤(18)?棄爾天命,昵爾仇賊。昔皇多士(19),亦胥茲溺(20)。爾獨不鑒,自抵伊亟(21)。
【注釋】
①小子:舊時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
②詎(ju):豈。
③兢兢:小心謹(jǐn)慎貌。
④恬:安然,無動于中。履?。骸对姟ば⊙拧ばF》:“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北扔鹘渖骺謶种?。
⑤股:大腿。
⑥邁:遠行,前進。蹶(jue):倒,顛仆。
⑦冥頑:愚鈍無知。
⑧疇:誰。
⑨砭(bian):謂針刺治病。
⑩毀:誹謗。詬(gou):罵。
(11)躁言:急躁、浮躁的話。《論語·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薄兑住は缔o下》:“躁人之辭多。”《疏》:“以其煩躁,故其辭多也。”
(12)吉言:好話,善言。
(13)訒(ren):出言難貌?!墩撜Z·顏淵》:“仁者,其言也訒。”
(14)欽欽:憂思難忘貌,《詩·秦風(fēng)·晨風(fēng)》:“憂心欽欽?!?br>
(15)遑:閑暇。
(16)優(yōu)伶:古代以樂舞戲謔為業(yè)的藝人的通稱。一般認(rèn)為以表演樂舞為主的稱倡優(yōu),以表演戲謔為主的稱俳優(yōu)。在古書中,這三者也往往通用。宋元以來,常把戲曲演員稱作優(yōu)伶。
(17)逾邁:前進。
(18)恤:顧惜。
(19)皇:天?!对姟ご笱拧の耐酢罚骸八蓟识嗍?,生此王國。”
(20)胥:都,皆。
(21)亟(ji):危急。
【譯文】
啊呀,小子,竟不知警惕。堯難道不是圣人?還每天小心謹(jǐn)慎。>你已經(jīng)掉進深淵,還無動于衷地在薄冰上行走。你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大腿骨折,你還在奔跑,摔跟頭。人的愚昧無知,誰比得了你?你不見臃腫病,經(jīng)過針灸就能治好?你不見患麻木萎弱病,吃了藥就能站起?人們的誹謗謾罵,都是你的針和藥。你竟然不知道,反而生氣。不僅因他的臉色不好而發(fā)怒,也反對他的話。你的愚鈍無知,誰比得了?啊呀,小子,告訴你不止一次了。你已經(jīng)四十五歲了,竟不想想這些。
啊呀,小子,你要慎重地說話。浮躁的話實在多,好話實在少。說話多有什么好處?只能招禍。品德默默養(yǎng)成,仁愛的人說話較難。誰因為你沉默而譏笑你?誰把你說話較難當(dāng)作毛病?贊譽別人的長處,說過分了都是恥辱。說人家的過錯,罪過就更大了。啊呀,說話多,也是由你的心造成的。如果你還有心的話,將會每日憂慮,哪有工夫多說話?上帝在監(jiān)視著你。
啊呀,小子,你學(xué)習(xí)寫文章,寫得好干什么?不是用來獵取名譽,不是用來蠱惑愚蠢的人。那些輕佻的演員,你看他們很丑陋。而你卻蹈其覆轍,你的臉皮不太厚了嗎?日月每天都在運行,你為什么不珍惜?拋棄了你的天命,親近仇人壞人。從前天下很多士人,也都在這里陷進泥坑。你偏偏不借鑒,自己走到了危險的境地。
上一篇:《乾隆皇帝·七情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呂南公·東齋六銘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