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瑞明
《殷商貞卜文字考》是研究甲骨文的專著。作者羅振玉在序言里說,這些卜辭的文字雖簡略,然可正史家之違失,考小學(xué)之源流,求古代之卜法。其書內(nèi)容有四:
第一,考史。根據(jù)龜甲獸骨出土于安陽縣城西五里之小屯,當(dāng)洹水(即安陽河)之陽,證以古籍,知其地為殷墟,為武乙所都。接著對卜辭中的殷帝王名謚進行考證,與《史記》合者十有五,可訂正史籍者二;此外,羅振玉指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卜辭中所貞之事,祀與田獵幾居其半,“一以見商人之尚鬼,一以見末季帝王之般游無度。”卜辭可說明商代許多具體情形。
第二,正名。根據(jù)甲骨上的卜辭,一知史籀大篆即古文;二知古象形文字,第肖物形,不必拘拘于筆畫繁簡異同;三可與古金文字相發(fā)明;四可糾正許慎《說文解字》的違失。
第三,卜法。卜辭中云“大貞”者只有數(shù)例,而言“貞”者則不可勝計?!柏憽笔鞘裁匆馑?可釋為“問”,不可釋為“正”。又何謂“契”?契即契龜之鑿也。羅振玉根據(jù)他所藏龜甲獸骨,有鉆有鑿,鉆形圓,鑿形則橢圓,又有鉆而復(fù)鑿者,他作出結(jié)論:“大率龜甲皆鑿,未見鉆者;骨則鉆者十一,鑿者十九,此鉆與鑿之別,前賢所未及知者也?!绷_振玉在本書中提出了不少獨到的見解。他根據(jù)出土實物的目驗,還說明“灼”,“其灼處必在契刻之上”,又說,灼痕以外,不見墨跡。卜辭至簡,字多不可識,他擇其可讀者列出了一百三十余條,對初學(xué)甲骨文者,頗有啟蒙意義。最后還說明了埋藏與骨卜。
第四,余說。甲骨文小的不及黍米,古雅寬博,從而可知當(dāng)時刻字技術(shù)之精妙,刻字工具之鋒利;更由此可推知古代冶煉術(shù)之進步;從甲骨文可知古人文字之行款讀法,卜辭文字,或右讀,或左讀,更有顛倒參錯的讀法。
全書雖僅三十二頁,不僅揭示了卜辭的許多寶貴內(nèi)容,更指引如何去閱讀卜辭,如何研究卜辭以及與卜辭有關(guān)的一系列問題。
上一篇:金其《楚漢春秋》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王瑞明《殷虛書契考釋》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