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其
《楚漢春秋》九卷,陸賈撰。
陸賈(約公元前240-約前170年),楚地人,隨從漢高祖劉邦起事,一直到漢朝建立。他跟隨劉邦左右,言談之中常常稱引詩書,劉邦自認為“馬上”得天下安用詩書!陸賈說:“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劉邦于是命他撰修史書,記述秦之所以失天下,漢之所以得天下的道理,以及自古以來歷代勝敗興亡的事跡,以供其統治天下借鑒。陸賈因此撰修了《新語》,同時又撰修了《楚漢春秋》。
《楚漢春秋》是述項羽和劉邦起事以至漢初的史事,以所謂“記錄時功”,“誅鋤秦、項之事”為主要內容。在兵荒馬亂之中,或者百廢待興的時候,陸賈能寫出當時的歷史,也是難能可貴的了。作為當時人記當時事,可以算是第一手材料,而當時幾乎很少這樣的材料,所以后來司馬遷寫《史記》時以其材料為主要依據述楚漢之事。
但是,也正因為是當時人記當時事,其目的又是對漢朝開國創業歌功頌德,所以不免有失歷史真實的地方,司馬遷采用時也予以糾正了。
其次,“春秋”本是編年體史書的通稱,一年四季以春秋為代表,記事系以年月為此類史書的特點。然《楚漢春秋》卻沒有一點春秋的意義,歷代對此皆有非議,它不是編年體的史書,被列為“子部雜記”或“稗史”之類。
《楚漢春秋》一書,南宋時已經亡佚,清代人茆泮林、洪頤煊、黃奭均有輯本,分別保存于《龍溪精舍叢書》、《問經堂叢書》和《黃氏逸書考》等叢書之中。
上一篇:王瑞明《夢溪筆談》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王瑞明《殷商貞卜文字考》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