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其
《世本》是先秦史官記錄和保存的部分歷史檔案資料,經過秦漢時人編輯整理成書。
關于本書的作者,晉代以后有種種不同說法,或者說為左丘明所作,或者說是楚漢之際的好事者所著。比較可靠的說法,應該認為是西周以至戰國的史官相繼而成的著作,其中有些內容是后來增加進去的。
本書的內容,主要是記述從黃帝至春秋期間的一些帝王、諸侯和卿大夫的氏姓和世系,同時也記述其居處(都邑)、制作、謚法等等。氏姓、世系屬于譜牒之學,是為皇室和貴族服務的,為貴族們所珍視,為一般平民百姓所反對。因而此類書一方面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另方面也不斷散失,特別在改朝換代時受的摧殘更大,或刪改,或毀滅。但是這些內容對于研究歷史也還是需要的。尤其是“制作”這種關于創造發明的記載(如倉頡作書,容成造歷,禹作宮室等等),更有重要意義,在輕視科學技術的古代社會里更是難能可貴。王充就曾說:“言茍有益,雖作何害。倉頡之書,世以紀事;奚仲之車,世以自載;伯余之衣,以辟寒暑;桀之瓦屋,以辟風雨。夫不論其利害,而徒譏其造作,則倉頡之徒有非,《世本》十五家皆受責也。”
本書是先秦重要史書的一種,其分部別類,將世系、氏姓、居、作等等分章敘述,打破古史記事記言的格局,開創了分專題記述的新體例。司馬遷著《史記》,不但采用了它的許多資料,而且從它的體例中得到啟發,以之創立《本紀》、《世家》、《列傳》等篇目,甚至《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都是仿效《世本》記述世系作成的。此外,兩漢學者,如班固、劉向、王充、鄭玄等人,亦多所稱引,韋昭注《國語》,杜預注《左傳》,其中的世系,也都是以《世本》為依據,以后“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通志·氏族略序》)
本書的原書至宋代已佚。明清以來,不少學者搜集佚文,編成各種輯本。1957年商務印書館將明清主要輯本匯刻為《世本八種》,可供閱讀參考,其中以清人雷學淇和茆泮林二人所輯為最好。
上一篇:王瑞明《三朝北盟會編》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顧志華《叢書集成初編目錄》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