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之文張國生劉桂蘭
【原詩】:
煙籠寒水月籠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3),隔江猶唱后庭花(4)。
【原詩作者】:杜牧
【導讀入境】: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南京曾是六朝興盛之地。橫貫其中的秦淮河兩岸歌樓妓館林立,河中游船笙歌不絕。唐朝都城雖不在此,但它的畸形繁華依然。詩人對夜泊秦淮的所見所聞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
深秋的夜晚,飽經滄桑的秦淮河靜靜地流淌著。清冷的河面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煙霧,淡月的清輝穿過霧層映照著河邊的細沙,白茫茫一片。在這迷蒙、冷寂的夜晚,泊舟河中,不知不覺靠近了酒家??吹饺藗凅细钑筹嫞诏偪裣順贰*毰P船艙,又聽到隔岸傳來的亡國之音《玉樹后庭花》的曲子。唉!想那歌女已經忘掉《后庭花》曲聲帶來的亡國恨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客中偶感而作,揭露了晚唐權貴富豪沉溺聲色、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抨擊他們只知個人享樂,不顧國家存亡。作者借題發揮,言此意彼,于婉曲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首聯勾勒了一幅朦朧凄迷的畫面,渲染出一種凄涼暗淡的氣氛,表現了詩人淡淡的惆悵。尾聯于敘中議論,表面看在指責那個歌女,實際上是作者在借題婉諷。真正指責的是那些買歌作樂、荒淫無度的統治階級。本詩用語含蓄,寓意深刻。飽含著詩人對現實的深切關注,蘊含著難以壓抑的譴責。同時也顯示出詩人抑郁而不頹唐,悲傷而不消沉的精神風貌。
【思考題】:
1.本詩尾聯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本詩與《楓橋夜泊》一詩相比較,意境有何異同?
上一篇:中學生《卜算子 詠梅》古詩詞鑒賞
下一篇:中學生《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古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