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1]出獵
【原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2]。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3]。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4]。
酒酣胸膽尚開張[5],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6]?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7]。
【注釋】
[1]密州:地名,即今山東省諸城市。
[2]老夫:作者自稱,時年四十。聊:姑且,暫且。黃:指黃犬。蒼:指蒼鷹。鷹、犬都是古人打獵時用來追捕獵物的。
[3]錦帽貂裘:古代貴族官僚的服裝。千騎(jì):指太守的隨從。
平岡:指山脊平坦處。
[4]太守:一州的行政長官,這里是詞人自稱。孫郎:孫權。這里詞人以孫權自比。
[5]胸膽尚開張:形容胸懷開闊,膽氣豪壯。尚:更。
[6]胸膽尚開張:形容胸懷開闊,膽氣豪壯。尚:更。
[7]會:應當。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天狼:星名,古人認為主侵略。這里用來喻指侵略中原的敵人,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作者】
見《蘇軾·水調歌頭·中秋》篇。
【賞析】
蘇軾在熙寧四年(1071年)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后轉任密州太守。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4年)冬,蘇軾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抒發了為國效力、抗擊侵略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
詞的上闋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詞人表現出來的舉止神態之“狂”。詞中說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左手牽著黃狗,右臂舉著蒼鷹去打獵。“錦帽”兩句,寫出打獵的陣容。“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是以孫權自比,說全城人都跟著去看他射虎。
下闋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言詞人酒酣之后,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接下來,詞人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雖白,但又有什么關系呢?這里詞人以西漢的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委以重任。“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喻指遼和西夏。詞人以形象的語言,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這首詞可能是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的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詞人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上一篇:漢代絕句《日暮秋云陰》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江朝請《淥水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