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蒙厚愛書贈墨寶 聆教誨討論詩詞
——毛澤東與兒媳邵華談詩
邵華:1938—2008年。1960年和毛澤東次子毛岸青結婚,育一子毛新宇。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上世紀50年代起步入文學和攝影領域,畢生鐘愛黨史學習,出版文學作品和研究專著60余部1800余萬字,攝影專輯、影視作品20余部。其散文代表作《我愛韶山紅杜鵑》曾被列入中學生教科書,《毛澤東之路》榮獲中國圖書獎;研究專著《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我的媽媽——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等,都具有較高的文獻研究和收藏價值。歷任軍事科學院百科部副部長(正軍職)、少將軍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八、九、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中國女攝影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陸詞氣概傳后世 毛書飛揚超遠古
1959年邵華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對文學的興趣更加濃厚了,似乎也增加了同毛澤東聊天的一點資本。邵華的姐姐劉松林也是學中文的,所以她們姐倆一到毛澤東家里做客,毛澤東就和她們談詩論詞。邵華的文學修養受毛澤東的熏陶,進步很快。
有一次,邵華和姐姐到毛澤東家里去看望毛澤東,邵華見毛澤東的床上放了一本《劍南詩集》,便問道:“毛伯伯,你也喜歡《劍南詩集》?”毛澤東笑了,點著頭說:“看來你是一個放翁詩詞的讀者。”于是,毛澤東就開始和邵華談起了陸放翁的詩詞。
毛澤東問邵華為什么喜歡陸游的詩詞,邵華仿佛找到了發揮自己才學的機會,便侃侃而談起來。她說:“我們如果只讀他的《沈園二首》,低吟淺詠,‘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會得出放翁是個多情傷感的才子,要是迎風吟那‘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就會被他那磅礴的大氣,愛國的豪情所激勵。”又說陸游的詩詞充滿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激情,具有雄渾豪放的戰斗風格,常常表現出“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毛澤東聽了邵華的話很高興,贊許地點頭,接著又問邵華,喜歡哪幾首。她列舉了《關山月》、《書憤》、《示兒》、《夜游宮》等幾首。邵華的話說到了毛澤東的心中,一時間毛澤東興致勃發,來到桌前,飽蘸濃墨,揮動金鉤銀劃之筆,為邵華寫下了《夜游宮》這首詞。
毛澤東這天特別高興,一邊寫一邊念著,審視著自己寫好的作品,毛澤東興奮地說:“邵華,這幅字就送給你,作個紀念。”
邵華喜不自禁,如獲至寶,把毛澤東這份珍貴的饋贈始終珍藏在身邊。
還有一次,毛澤東和邵華談起了曹氏父子的詩,毛澤東問邵華喜歡他們倆誰的詩,邵華說喜歡曹植的詩,毛澤東則說喜歡曹操的詩。他認為,曹操的《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這些篇章很有政治家的豪邁之氣,他一面說著,怕邵華不理解,還一面寫下來給予解釋。接下來毛澤東和邵華的聊天就逐漸地進入了佳境,由曹操又談到李白,說李白的詩文采奇異,氣勢磅礴,有脫俗之風。認為《將進酒》是一首好詩,《蜀道難》也有些意思。他還評論白居易的《琵琶行》,說不但文采好,而且描寫得逼真細膩。接下來談到陸游、辛棄疾的詩詞,乘興給在座的兒女們書寫了王昌齡的《從軍行》……
2.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60年代初,毛澤東同孩子們的一次交談中,談到了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毛澤東談到王勃的時候立刻神采飛揚,對他的評價很高,說他年輕有為,才高學博,反映當時封建盛時的社會動態,很可以讀。這個人一生倒霉,到處受懲,在虢州幾乎死掉一條命。所以他的為文光昌流麗之外,還有牢騷滿腹一面……為文尚駢,但是唐初王勃等人獨創的新駢、活駢,同六朝的舊駢、死駢相去十萬八千里。他是七世紀的人物,千余年來,多數文人都是擁護初唐四杰的,反對的只有少數。毛澤東還說,他二十幾歲就寫了十六卷詩文作品,可惜死得太早了。
毛澤東還說喜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對其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很欣賞。在談話中,毛澤東發現幾個孩子都十分喜歡王勃的《滕王閣序》,很是高興,邊背誦其中的佳句,邊做評論。談興正濃之際,毛澤東離開座位,來到桌前,揮動手中羊毫,懸腕作書,為孩子們寫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千古名句。邵華雙手接過來,高興得幾乎跳起來。
現在,毛澤東手書的這幅摘句聯被鐫刻在重新修繕的滕王閣的立柱上,滕王閣雄峙在贛江之畔,奔流的贛江,宏偉的滕王閣,配上毛澤東龍飛鳳舞的墨寶,的確是美不勝收的佳景。
3.《上邪》一首教益深 夫妻二人情意綿
1960年,毛岸青在大連療養,由于毛澤東一直關心毛岸青的婚事,而在大連療養期間,毛岸青的病情又多有反復,身邊又沒有一個照料的人,使毛澤東更加為此而著急。當毛澤東從劉思齊口中知道毛岸青和邵華有交往的時候,非常高興,便托付劉思齊帶邵華到大連看望毛岸青,使兩個人增進了解,增進感情。也希望在邵華的關心和幫助下,使毛岸青盡快恢復健康。
這樣,在毛澤東的關心和支持下,1960年下半年,毛岸青和邵華結為了一對伴侶。
青年時代的邵華,聰慧活潑,感情細膩,對生活充滿了理想和浪漫的色彩。然而生活中的現實卻和她的理想存在著較大的距離。由于在大連陪伴毛岸青,學業被迫中斷了,毛岸青的病情也恢復得不是很快,使邵華的情緒比較低落,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這時有人勸她轉學大連,但是她自己又舍不得離開北京大學;回北京去學習呢,這邊又舍不得岸青,一時間左右為難。她把這種苦惱的心情寫信告訴了毛澤東,很快,毛澤東給懂事的邵華寫了一封信:
你好,有信,拿來,想看。要好生養病,立志奔前程,女兒氣要少些,加一點男兒氣,為社會做一番事業,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讀。余不盡。
父親
六月三日上午七時
毛澤東在信中所說的《上邪》,是一首漢朝的樂府詩,是一首愛情詩,寫了一個女子表示堅決跟她的情人相愛的真實感情。全詩如下: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永世無衰歇(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毛澤東是默寫的,個別字句與原詩有別。詩句將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現的五種現象作為假設,發誓只有這五種現象出現的時候才敢與她的情人斷絕感情。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堅忍和決心。
毛澤東作為一個偉人,但是首先他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父親,自己的孩子對家庭、生活、愛情等問題感到困惑的時候,寫信給他,這是對父親的一種極大的信任,而對這樣一些問題,毛澤東畢竟不是母親,和兒媳溝通這些問題感覺有很多不便之處,所以毛澤東在此利用自己和對方共同感興趣的一種方式,以詩示意,表達了自己對子女的關懷和愛護之情。
毛澤東手書《上邪》
邵華讀了毛澤東的信,溫習《上邪》這首詩篇,明白了毛澤東的用意,也對愛情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心情也變得豁達起來,對毛岸青也更加關心,彼此的感情有了新的發展。不久,經過和毛岸青商量,她又回到北大繼續學習,最終完成了學業,使愛情、家庭、事業、學習都獲得了滿意的收獲。
上一篇:《翻《論語》毛澤東解名·寫回信北戴河讀詩——毛澤東與女兒李敏》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槍林彈雨十載相伴·詩情畫意二人世界——毛澤東與賀自珍》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