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古詩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題解 《古詩十九首》載于《文選》,作者姓名和寫作時間均無定論,雖非一人所作,風格卻大體相近,多數研究者推斷其創作于東漢后期數十年間,約140—190年。作者多為當時下層文士,思想內容或為熱衷出仕,或為游子思歸、閨人怨別,或為世事無常、友情涼薄,均帶有人生短暫,節序如流的感傷,和及時行樂的情緒。而這正是危機四伏、動亂將臨前夕,一些失意士人對現實生活和內心要求產生的各種矛盾和苦悶的一種反映。
簡析 歷來對這首詩有兩種理解。一認為是游子思歸,即丈夫懷念故鄉的妻子;一認為是“閨怨”之作,即留在家鄉的妻子思念為求仕、求富貴的丈夫。應以后者為是。“所思在遠道”意即所想念的人在遠方路上,而離開舊鄉走遠道的人,在古代照例是男子。“還顧望舊鄉”是妻子對男子在外狀態的揣想,更顯出對男子的信任。但夫妻不能團聚,自己只會始終憂傷愁苦。此詩受《詩經》《楚辭》影響明顯,語言質樸,直抒胸臆,給人明白曉暢之感。思想情感層層推進,由“采芙蓉”提出“遺誰”,由“遺誰”而“思遠道”,最后用“離居”“憂傷”點明主題,表達一種凄美、執著的深厚戀情。
上一篇:《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漢代民歌《江南可采蓮》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