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亦舒筆下的女人們
小馬哥:
安子,跟大家說說亦舒筆下的女性人物吧。
注解:《玫瑰的故事》講述黃玫瑰因美貌而追求者不斷,并給她帶來諸多煩惱。當她將自己的感情傾注于莊國棟時,對方卻絕情而去。極度悲傷的玫瑰赴美留學,并與方協文結婚。十年后,玫瑰與丈夫離婚,獨自返港,在孤獨,寂寞之中結識了身患絕癥的溥家明,三個月的熱戀使她柔腸寸斷。幾年后,已然再婚的玫瑰巧遇十幾年來一直思念著她并已離異的莊國棟,在內心極度的矛盾與痛苦中,玫瑰毅然做出了最后的選擇。
安子:
亦舒筆下的女性人物,很多都有原型。
比如在她的小說《星》里,有一個明星叫“林綠霞”,人物原型就是林青霞。
在她的小說《玫瑰的故事》里,有一個穿梭在幾個男人之間的“玫瑰”,人物原型就是被香港媒體炮轟的“奢侈拜金,拖垮兩任富豪老公”的章小蕙。
再比如她的小說《印度墨》里有一個中葡混血兒——劉印子,鵝蛋臉,細長的濃眉,人物原型就是李嘉欣。
亦舒筆下的女性,大都干練、自信、聰明,把生活安排得風生水起。她喜歡描寫標準的香港女子,那種都市里、職場上,掙扎而頑強的女性。
亦舒不寫瑪麗蘇,她說過,都市女子,哪有資格哀哀怨怨,頭天晚上哭得再慘,第二天天一亮,照樣得化個妝,就當什么事也沒發生,開開心心上班去。這一點我最欣賞,我們都是工作一族,就算你頭天晚上離了婚,第二天,該上班還得上班,要不,下個月你吃啥,拿啥給孩子交書本費,是吧。再說你哭又有什么用,鬧又有什么用,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終究你也留不住啊。
小馬哥:
在《我的前半生》中,有兩個典型的女性形象:一個是養尊處優卻被丈夫拋棄的全職太太羅子君;一個是獨立自強、不婚不嫁的職場女強人唐晶。這兩個女性角色,是當下社會女性的兩種典型代表。對于女性來說,到底該追求哪一種生活方式呢?
安子:
我記得有個朋友在朋友圈發過這樣一條:有的女孩因為什么都不會做,什么都依賴,所以總是有人幫,有人疼;而自己因為什么都自己做,什么都不依賴,所以總也沒人幫,沒人疼。這其實就是兩種生活方式。不獨立的女性,總會尋找依賴,也就成全了那些護花使者;獨立的女性,求人不如求己,所以萬事自己解決。對于護花使者來說,也就少了很多機會;對于她們來說,也就沒有必要去依賴男性了。那么,究竟哪一種生活方式更好?我個人認為,做女人,獨立最好。雖然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護花使者。但是男人也是人,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是你的護花使者,相反,很多時候,男人在表現自己的勇敢和無畏、擔當和責任的同時,內心也會有怯懦、猶豫、退卻甚至逃避。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每個男人的心里都藏著一個3歲的小孩,如果女人永遠依賴,永不獨立,那么這個3歲的小孩總會疲憊,另尋溫暖也在所難免。
小馬哥:
前面我們討論了很多亦舒筆下的女性,大都是獨立自強的,可是現實中,男性似乎更喜歡小鳥依人的女性。而且,很多男性都覺得,如果自己的妻子能夠在家里做全職太太,照顧家、照顧孩子,自己就能更安心、更踏實地工作。這個矛盾又該如何解決呢?
注解:瑪麗蘇是指現在有些網絡言情小說中,女主角無所無能,近乎完美,文中所有的男性都喜歡女主角。這一類女主角就被稱為瑪麗蘇。
語錄:我令憎我的人失望了,因為我活的這樣好。
——亦舒《我的前半生》
這年頭,誰是賢妻,誰是狐貍精?誰好,誰忠,都沒有一面倒的情況了,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人的性格有很多面。
——亦舒《我的前半生》
若要生活愉快非得把自己先踩成一塊地毯不可,否則總有人來替天行道,挫你的銳氣,與其待別人動手,不如自己先打嘴巴,總之將本身毀謗得一錢不值,別人的氣也就平了,也不妒忌了。
——亦舒《我的前半生》
安子: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是魚與熊掌的兩難問題。
比如在《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最初是個全職太太,她的確是完全依賴著丈夫生活的全職太太,但是,她是可愛的小鳥依人的溫柔女性形象嗎?不是,她挑剔、跋扈、趾高氣揚、頤指氣使,這樣的女性,就算是再依賴,也不可愛,也不是丈夫可心的太太。
那么再來看奪走她丈夫的角色凌玲,不僅是干練的職場女性,而且非常體貼。雖然她的體貼非常功利,有自己的心機,甚至可以說是奪走別人的丈夫的陰謀,但是,抱怨男人花心,說男人見異思遷、不負責任又有什么用呢?
為什么亦舒的作品里,始終在推崇獨立自強的女性,因為作為女性,當你只是丈夫的包袱、責任,甚至是拖累的時候,他難免會嫌棄你。這個時候,罵男人沒良心又有什么用呢?
后來賀涵帶羅子君去了丈夫陳俊生的公司,羅子君才知道,原來丈夫的工作節奏那么緊張,原來丈夫的工作也很辛苦。其實我們也不能責難羅子君多疑、跋扈、挑剔,她做了十五年的全職太太,早已和社會脫節,而且因為生活優越,早就像氫氣球一樣,飄在空中了,又怎么可能理解這個社會、怎么可能真正尊重這個社會?更不可能理解丈夫的喜怒哀樂和職場艱辛了。
夫妻兩人如果不能夠相互理解,又怎么能夠相互體諒、相互溫暖、相互支持、白頭到老呢?
所以,我們要聽亦舒阿姨的話,做獨立的女性。但是,獨立的女性不一定必須是職場精英,也可以是全職太太,獨立是精神上獨立,經濟上相對獨立,并不是要求你只顧事業,不照顧家庭和孩子。
小馬哥:
安子,你說女性既可以獨立,也可以做全職太太,這又該怎么做呢?
安子:
獨立女性也可以是全職太太。做了全職太太,你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些自己感興趣、實現個人價值的事情,不僅可以賺錢,保證自己經濟獨立,而且可以獲得社會認可,這樣,就不會讓丈夫看輕你。你不必太忙,循序漸進,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才能發揮,適當積累,這樣不僅不會與社會脫節,也不妨礙你成為溫柔的太太。同時,多一些和社會的接觸,你才能夠更理解丈夫的艱難和不易,才能更多地為他排憂解難。
特別要提出的是,其實很多做全職太太的,都因為生活太安逸,覺得自己沒必要費力去發展什么興趣愛好,去低下頭去賺一點散碎銀子,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不管你的丈夫賺多少錢,都要記住,那是他的,不是你的。就算你是他的妻子,有權力使用這些錢,也要記牢,這些錢,現在中國還存在著為數不少的單薪家庭——丈夫外出掙錢,妻子只管在家做全職太太。嬰幼兒在三周歲之前是離不開母親的,所以很多女性在結婚后選擇做一名全職太太。
不是你的。只有自己賺到的錢,才是自己的,才落袋為安。
注解:所謂的全職太太是指社會上把不工作、在家的婦女稱作全職太太。一部分全職太太是為了照顧好家庭和孩子而放棄工作,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生孩子而被解雇,等孩子長大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成了全職太太,以職業眼光看待全職太太,就會發現她們雖身在家中,卻擔當著保姆、幼師、心理咨詢師、理財師、營養師等10種社會職業角色。
小馬哥:
安子,你身邊有類似羅子君的女性朋友嗎?她們在遇到類似的婚姻難題時,是怎樣處理的呢?
安子:
當然也有這樣的朋友。中國老話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覺得特別有道理,比如羅子君,就是太順利了。所以女性朋友們,不管你嫁得多好,不管你生活多么安穩和優越,記住一句話,居安思危,一定要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不要讓自己成為家庭里那個趾高氣揚、飛揚跋扈的羅子君。
事實上,對于任何人都一樣,你看得到的所有光鮮的背后,都曾有過不堪;你看到的所有光彩照人,都有過你不了解的坎。而且如果真的遇到了婚姻難題,那可不僅僅是哭一場、鬧幾場那么簡單,離婚可比電視劇里演的復雜得多。我所遇到類似婚姻難的朋友,在離婚的過程中,哪個不是剝了幾層皮,哪個不是把原來的自己打碎了,重新拼合成一個全新的自己?
所以,如果真的遇到類似羅子君的經歷,一方面要積極想辦法挽回婚姻,一方面要做好離婚的心理準備。一定不要把對方想得太好,不要以為他離開你會有所留戀,留給你和孩子多少財產。如果他真的是深情不舍的好男人,就不會提出離婚;就算他想要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你和孩子,他背后的那個藏在暗處的女人也不會同意。所以,遭遇了這樣的劫難,就不要怨天尤人、哭天喊地。你要站起來,為了你的利益,孩子的利益而戰。記住,人生是一場戰斗,如果不戰而退,你永遠是失敗的那個人。
小馬哥:
說到這里,我想廣大聽眾最想知道的,是如果遭遇人生的低谷,到底該如何自愈,這不僅包括婚姻的問題,還包括其他,比如失戀、失業……
安子:
一帆風順構不成人生,其實,沒有誰的人生真的是一帆風順的。說難聽點,我們看到的光鮮亮麗的人生,都只是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所以,你的低谷,并不見得是人世間最大的低谷。永遠記住,你絕不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也絕不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所以,不管什么時候,記住那句話,寵辱不驚,豁達些,再難的事情也會過去,幸福和順利也總會光顧你的生活。所以,不管走到什么低谷,你可以發泄,可以痛哭,可以自己躲起來療傷,但是,給自己一個時間——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然后,重新生活,按部就班地向前走……
小馬哥:
最后,回到《我的前半生》這個電視劇里。就這個劇,安子,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女人嫁什么樣的男人才能幸福一生?男人娶什么樣的女人才能幸福一生?
注解: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改編自亦舒的小說《我的前半生》。35歲的羅子君,全職太太已做到資深。若不是丈夫突然提出離婚,她就打算這樣四體不勤地過下去。毫無工作經驗的中年棄婦闖入社會,還拖個孩子,子君的人生從安逸到谷底。
作為女人幻想男人嫉妒的對象,賀涵活得極其忙碌而又有質量。但遇到生活一團糟的子君,他的平靜人生被打破,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隨時需要他“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應對。
生活給子君扒了層皮,卻也逼出了骨氣。前半生轟然逝去,后半生脫胎換骨開始。
安子: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有句話是,真正好的女人,不是嫁給誰才幸福,而是和誰在一起生活都可以幸福。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就像我在我的上一本書《愛情心理么么噠》里寫的一樣,再好的女人,也要找到合適的男人,要有近似的價值觀,近似的生活理念,近似的教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琴瑟和鳴。女人一定要嫁給這樣的男人,而男人也要找到這樣的女人,這樣,兩個人才能真正地肩并肩,一起向前奮斗,一起攜手走完漫長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亦舒其人作品解讀
下一篇:多面人物作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