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在歐洲形成的新興資產階級思想的最初形態。這個概念是由十五世紀的“人文學科”渲化出來的。當時意大利等國的大學出現了一些新的學科,如邏輯、修辭、天文等;這些學科不是研究神學的,而是研究人情世道的。因此這些學科的研究者被稱為“人文學者”。十九世紀,歷史學家依據“人文學者”創造了“人文主義”這個概念,用來說明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者的思想。人文主義是一種與中世紀宗教神學和封建思想相對立的新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斗爭武器。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推崇人,反對神,提倡以人為本,反對神權統治。人文主義贊美人,認為人是美好的,高貴的,否定了教會關于人類有罪的宗教教條。人文主義認為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們有偉大的力量、高尚的理性、優美的儀表、文雅的舉動。正因為如此,人類才成了“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世界上“一切形式中最完美的形式”。人文主義用這種思想把人從宗教的罪惡桎梏中解放出來。人文主義抽象地贊美“人”,表現了新興資產階級對自己力量和前途的樂觀主義精神。人文主義贊美人的現世幸福和愛情權利,否定了天主教會的來世觀念和禁欲主義。人文主義認為靈魂有生有死,凡人應該關心凡間事物,爭取短暫的人生幸福。人文主義認為人的感情欲望都是人的天性,不能扼制也無法鎮壓。男女之間的愛情是神圣的、美好的。人文主義熱情洋溢的贊美愛情,并把愛情理想化。對反對禁欲主義,反對來世思想的欺騙有進步意義;但把愛情看做人生唯一的幸福是狹隘的人生觀。人文主義贊美人的理性和知識,反對教會的愚昧主義和奴隸主義。人文主義強調知識,重視人的才能,認為它們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他們說知識、才能可以使人高貴,“一個出身低微的人也可以靠它達到最偉大的水平”。十七世紀的哲學家培根把這個思想概括為一句名言:“知識即力量”。文藝復興時期那些多才多藝的、學識淵博的文化“巨人”,以他們自己的成就宣稱,依靠理性和知識,“人能夠做他們能做的一切”。人文主義主張自由平等,反對封建等級思想和門閥觀念。人文主義從人的天性出發提出了平等的要求。他們說人的身體一樣,結構一樣,血液的顏色、溫度也一樣,因此不該按出身和門第來區別貴賤,應該按智力高下來評價人的優劣,按人的行為來斷定善惡。人文主義關于自由、平等的思想是從道德方面提出來的。人文主義在政治上主張統一和賢明君主的統治,反對封建割據。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產物的人文主義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它自身的局限性,這就是它對個人主義思想的贊美和鼓吹個人享樂,渲染了某些庸俗趣味;再有就是對人民群眾的輕蔑。總之,人文主義是新興資產階級形成時期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雖然也帶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但它具有生氣勃勃的特點,起到了反封建的進步作用,對后世資產階級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的形成和完善打下了基礎。
上一篇:人為什么犯錯誤?
下一篇:人文主義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