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厚的論戰批判色彩——“隨感錄”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號開始設立“隨感錄”欄目,專門發表雜文。此后有諸多報刊仿效開設同類欄目,使雜文承擔了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的任務,成為最早顯示白話文藝術特質的文體之一?!缎虑嗄辍冯S感錄作者大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魯迅是其中主要作家?!半S感錄”雜文大都是論戰批判色彩濃厚的急就章,必須聯系當時特定的時代氛圍來閱讀。同時,應初步了解“隨感錄”對后起的“語絲”派等散文諸流派的影響。
濃厚的論戰批判色彩——“隨感錄”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號開始設立“隨感錄”欄目,專門發表雜文。此后有諸多報刊仿效開設同類欄目,使雜文承擔了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的任務,成為最早顯示白話文藝術特質的文體之一?!缎虑嗄辍冯S感錄作者大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魯迅是其中主要作家?!半S感錄”雜文大都是論戰批判色彩濃厚的急就章,必須聯系當時特定的時代氛圍來閱讀。同時,應初步了解“隨感錄”對后起的“語絲”派等散文諸流派的影響。
上一篇:潑辣幽默,諷刺強烈——語絲社
下一篇: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湖畔”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