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 拔藩益地
六十三 拔藩益地
陳囂與民紀伯為鄰,伯夜竊藩囂地自益。囂見之,伺伯去后,密拔其藩一丈,以地益伯。伯覺之,慚惶,自還所侵,又卻一丈。太守周府君高囂德義,刻石旌表其閭,號曰義里。
【譯文】
陳囂與紀伯是鄰居。紀伯趁晚上偷偷地將竹籬笆向陳囂的地里移動,從而擴大了自己的土地面積。陳囂發現了,等紀伯走后,悄悄地將籬笆又向自己的地里移動了一丈,使紀伯的土地更大了。紀伯發覺以后,感到十分慚愧不安,于是,除去歸還所侵占的土地之外,還將籬笆向自己這邊移動了一丈。周太守認為陳囂品德高尚,所以在石頭上刻下“義里”二字,在全村表揚陳囂。
【評析】
人們在滿足自己的欲望的時候要采取正當的手段,如果為了獲取一己私利,而采取卑劣的手段,往往就會使自己跟隨貪欲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必須用理智來克制自己的貪欲,因為它就像幽靈一樣,如果不加以克制,就會私欲膨脹、無法自拔,最終喪失理智,做出許多蠢事。
紀伯就是沒有克制住自己的貪欲,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擴大自己的土地。他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最終,他被陳囂寬容的舉動所感動,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古人說:“貪婪是萬惡之源。”貪婪的人最怯懦,他總是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貪婪的人也最愚蠢,眼前只有一己私欲的一葉障目,使他分外地短見、簡單。人貪婪就會變得殘忍,貪婪的人就像被卸掉車閘的車,等待他的,不可能是平安幸福。
很早的時候就注重培養自己的不貪之心和公正的品格,提倡“不貪為寶”的品德,以貪心為恥辱。元代著名教育家許衡在饑渴難耐的情況下,面對一片梨園,仍然克制住了自己,沒有摘梨解渴。不貪是一種正直的品格,受到人們的贊譽,并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原則。
典例闡幽 寬容大度的七里禪師
一天,七里禪師正在禪堂的蒲團上打坐,一個強盜突然闖出來,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對著他的脊背,說:“把柜里的錢全部拿出來!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錢在抽屜里,柜里沒錢。”七里禪師說,“你自己去拿,但要留點,米已經吃光,不留點,明天我要挨餓呢!”
那個強盜拿走了所有的錢,在臨出門的時候,七里禪師說:“收到人家的東西,應該說聲謝謝啊!”
“謝謝。”強盜說。他轉回身,心里十分慌亂,這種從來沒有遇到的現象使他失去了意識。他愣了一下,才想起不該把全部的錢拿走,于是,他掏出一把錢放回抽屜。
后來,這個強盜被官府捉住。根據他的供詞,差役把他押到寺廟去見七里禪師。
差役問道:“多日以前,這個強盜來這里搶過錢嗎?”
“他沒有搶我的錢,是我給他的。”七里禪師說,“他臨走時還說謝謝了,就這樣。”
這個強盜被七里禪師的寬容感動了,只見他咬緊嘴唇,淚流滿面,一聲不響地跟著差役走了。
這個人在服刑期滿之后,便立刻去叩見七里禪師,求禪師收他為弟子。七里禪師不答應,這個人就長跪三日,七里禪師終于收留了他。
上一篇:忍學《六十七 十一世未嘗訟人于官》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六十九 子孫數世同居》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