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敘的表現形態
插敘,是指在順敘中暫時中斷敘述,插進一段與所敘事件有關的內容,然后再繼續原來的敘述的一種敘述。用這種敘述方式,對銜接事件的前因后因,推動事件發展,了解人物或人物關系的背景等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林紓認為:“夫文體貴潔,原不應牽涉他事,然一事有一事之源頭,不能不溯遠因。過簡則鮮晰,過煩則病膇,過疾則苦突;須在有意無意間由插筆請出,旋又歸入正傳,此劉彥和所謂‘理枝循干’者也。”他講明了插筆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且認為有的地方非插筆不能解決問題:“且穿插非嵌坿之謂,亦非挖補之謂。不得間隙,不能嵌而附之,不覓竅竇,亦非挖而補之。敘到吃緊處,非插筆則眉目不清,故必補其所以致此之由;敘到紛煩處,非插筆則綱要不得,故必揭其所以必然之故。”林紓提出,插敘不是贅疣,也不是東挖西補,而是在吃緊處,在紛煩處,插入有關內容,使前后行文自然得體。
無論在古代文學還是在現當代文學中,插敘都有廣泛的運用。《紅樓夢》就多次運用插敘的方法交代和說明問題,如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在敘述賈雨村游覽天下名勝至維揚地方,中間插入了介紹林如海家世的敘述。
……那日偶又至維揚地面,聞得今歲鹺政點的是林如海。
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的,今到如海已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又于去歲亡了,雖有幾房姬妾,奈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女如珍;且又見他生得聰明清秀,也欲使他識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這段插敘結束后,又回到原來的敘述,這里的插敘為以后林黛玉的出場作了鋪墊,讓讀者對林黛玉的身世有了初步的了解。
魯迅的作品里也不時用到插敘,如《風波》里對趙七爺出場的一段插敘。
太陽收盡了他最末的光線了,水面暗暗地回復過涼氣來;土場上一片碗筷聲響,人人的脊梁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三碗飯,偶然抬起頭,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發跳。伊透過烏柏葉,看見又矮又胖的趙七爺正從獨木橋上走來,而且穿著寶藍色竹布的長衫。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因為有學問,所以又有些遺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嘆批評的《三國志》,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他不但能說出五虎將姓名,甚而至于還知道黃忠表字漢升和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股;常常嘆息說,倘若趙子龍在世,天下便不會亂到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而于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險。因為趙七爺的這件竹布長衫,輕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來,只穿過兩次:一次是和他慪氣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時候,一次是曾經砸爛他酒店的魯大爺死了的時候,現在是第三次了,這一定又是于他有慶,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這中間介紹趙七爺的部分便是“插敘”。趙七爺是什么人?七斤嫂為什么遠遠看到趙七爺穿著寶藍色竹布長衫從橋上走來,便不禁心頭發跳呢?這段插敘不但較集中地刻畫了趙七爺的形象,解釋了七斤嫂心跳的原因,而且也預示了他的到來對土場上這場風波的影響。
插敘部分不屬于情節的主線,但卻是有助于讀者了解情節發展或作品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文中往往是不可省略的。
由于插敘是中斷順敘,不能太長,更不能舍棄原敘述,變成了分敘;一般來說插敘具有說明性質,文字要簡明扼要。另外,又由于插敘是順敘中間的一段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敘述,因此要注意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過渡,使插敘在正文敘述中自然而又熨帖,成為整個敘述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插敘完了,要回到原來的敘述線索上來,不要脫離原來的敘述線索而發展成另一條線索,更不能節外生枝,成為文章的游離部分。
通常由作者直接介入進行敘述、介紹、說明,或者通過作品中人物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人物的回憶、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動來進行插敘。插敘的內容可以多種多樣:對人物的身世、性格等作介紹,可以追憶往事,或是對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恰當地運用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補充、鋪墊與照應,能使情節更完整,結構更嚴密,人物更豐富,主題更突出,同時也可以使作品的敘事張弛有度,行文有起伏。
上一篇:報告文學寫作《報告文學的社會作用》文學寫作
下一篇:散文寫作《散文的寫作要求》文學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