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懿公好鶴
(閔公二年)
【題解】
俗語說得好:玩物喪志。衛懿公不僅因玩物而喪志,同時也因玩物而喪國,以至于最后因玩物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原文】
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35]。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36]:“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公與石祁子玦,與寧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37],擇利而為之。”與夫人繡衣,曰:“聽于二子。”渠孔御戎[38],子伯為右,黃夷前驅,孔嬰齊殿。
【注釋】
[35]軒:大夫所乘的車。
[36]受甲:這里泛指接受鎧甲和兵器。甲,指鎧甲。
[37]贊國:輔助國家。
[38]御戎:指駕馭兵車。
【譯文】
閔公二年冬季的十二月,狄人進攻衛國。衛懿公喜歡鶴,所以鶴也有乘坐的車子。馬上就要開戰了,接受甲胄的人們都說:“應該讓鶴去,鶴實際上享有官祿官位,我們能打什么仗!”懿公把玉佩給了石祁子,把箭給了寧莊子,讓他們守衛國都,說:“用這個來輔助國家,選擇有利的去做。”把繡衣給了夫人,并說:“你聽他們二人的!”渠孔為衛懿公駕御戰車,子伯作為車右;黃夷打前鋒,孔嬰齊指揮后軍。
【原文】
及狄人戰于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衛侯不去其旗,是以甚敗[39]。狄人囚史華龍滑與禮孔以逐衛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實掌其祭。不先,國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則告守曰:“不可待也[40]。”夜與國人出。狄入衛,遂從之[41],又敗諸河。
【注釋】
[39]甚敗:大敗。
[40]待:抵御。
[41]從:追擊。
【譯文】
和狄人在熒澤交戰,結果衛軍大敗,接著狄人就消滅了衛國。衛侯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幟,所以敗得慘不忍睹。狄人囚禁了史官華龍滑和禮孔以追趕衛國人。這兩個人對狄人說:“我們作為太史官,只是擔任祭祀的職責。假如我們不先回去,你們是不能得到國都的。”于是狄人就讓他們先回去。他們到達國都后,就對守衛的人說:“我們抵御不了了。”夜里就和國都的人一起退走了。狄人順利進入衛國國都,跟著追上去,又在黃河邊上打敗了衛國人。
【評析】
衛懿公把鶴看做自己的寵物,更是讓它享受和卿大夫一樣的待遇,這種做法簡直是荒唐透頂。他把精力放在養鶴而不是禮賢下士上,這也就難怪國難臨頭的時候,甲士為什么不肯為他賣命了。甲士拒絕衛懿公的話語合情合理,衛懿公對此也只能是“望士興嘆”。他感到危險就在身邊了,于是在出戰之前就宮廷之事作了一些安排,讓石祁子、寧莊子負責處理此間的一切事物。玦通常是隨身佩戴之物,他把玦交給石祁子,表示對他完全信任。矢指箭,用于作戰的武器。衛懿公把矢交給寧莊子,是賦予他兵權,是希望他擔當起保衛國家的使命。
接下來,他又把繡衣送給夫人,讓他聽命于兩位留守大臣。這也可以說是安排后事,因為他已預感到后果會非常糟糕。他把自己的繡衣送給夫人,帶有訣別之意,是希望對方在看到衣物的時候還能想到自己。
這篇文章對于衛懿公臨戰前的具體舉措作了詳細明確的記載,為他后來身亡埋下了伏筆。衛懿公在戰場上敗得一塌糊涂,而且還由于不收藏自己的旗幟,被敵方識別出身份,慘遭殺戮。衛懿公之所以不愿意把車上的旗幟收藏起來,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寧肯死在戰場上。
上一篇:左傳全集《鄭靈公之死》原文賞析與注解
下一篇:左傳全集《展喜犒師》原文賞析與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