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悔庵銘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
語云:“小人之事不勝其悔,君子之悔不勝其事。”仆小人也①,才智昏蔽如瞽無相②,天既拂亂其為人③,復扼挫其力。蠉行蠕步④,動履錯然⑤,變故多端,聚塵積阜⑥。追惟疇昔,一出一處⑦,一語一默,未有不底于悔而止者⑧。讀書而悔其貪,仕官則悔其拙,謀身則悔其寒,交友則悔其熱,發言則悔其戅,臨事則悔其怯,閉戶則悔其空,出門則悔其窒。凡今之跋前疐后⑨,左抵右牾⑩,轗軻不平(11),彷徨無狀者,皆悔之為也。當其百慮而出,自計萬全,洎乎閱歷既往(12),祗增愧嘆。雖行使止尼(13),或有命存,而謀之不臧(14),靡所歸懟(15)。古之君子,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16)。仆今四十九矣,日月云邁(17),發齒就衰,人壽幾何,其堪數悔乎?予既號悔庵以自警,而悔猶未已。乃著銘以訟焉(18)。其辭曰:
《易》云“有悔”(19),自兇趨吉。無初有終,先述后得(20)。理固若茲,當時則失。如隙過影,追之靡及。聚鐵雖多,鑄錯何益(21)。獨坐書空(22),怪事咄咄。一日之誤,千載之惜。其間不寸,謬以尋尺(23)。思之思之,戰戰栗栗(24)。集木是懼(25),屬垣必密(26)。秋毫務審(27),造次無忽(28)。來如刃解,去若冰釋。庶幾無悔(29),五十學《易》。戒彼亢龍(30),朝乾夕惕(31)。
【注釋】
①仆;自身謙稱。
②瞽(gu):目盲。無相:無人扶助。
③拂亂:擾亂?!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疤鞂⒔荡笕斡谑侨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br>
④蠉(huan)行蠕(ru)步:昆蟲的行走和挪動。蠉,蟲動貌。蠕:蟲爬行貌。
⑤錯然:雜亂的樣子。
⑥阜:土山,丘陵。
⑦出處:進退。
⑧底:引致,達到。
⑨跋前疐(zhi)后:喻進退兩難?!对姟め亠L·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卑希耗_踩。胡,獸頷下下垂的肉。疐,踐踩。老狼前進踩著胡,后退又踩著尾巴,進退兩難。
⑩抵(di)牾(wu):抵觸,矛盾。
(11)轗軻:坎坷。
(12)洎(ji):及,到達。
(13)尼:阻止,止息?!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靶谢蚴怪梗够蚰嶂??!?br>
(14)臧:善。
(15)懟(dui):怨恨。
(16)蘧璦,字伯玉,春秋時衛國大夫。《淮南子·原道訓》說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br>
(17)邁:前進。
(18)訟:責備。
(19)《易·乾》:“亢龍有悔?!?br>
(20)述:遵循。
(21)鑄錯:唐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本府牙軍驕橫不可制,因而引入朱全忠軍盡殺牙軍,然從此魏博衰弱不振。紹威后悔了,說:“聚六州四十三縣鐵,打一個錯,不能成也。”后因稱失誤為鑄錯。
(22)書空:用手指在空中虛畫字形?!妒勒f新語·黜免》:“殷中軍(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br>
(23)尋:古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后來凡物之長、寬、高都叫尋。尋尺,寬一尺。
(24)戰戰栗栗:也作戰戰慄慄,恐懼、發抖的樣子。
(25)集木:鳥落在樹上。
(26)屬(zhu)垣:謂以耳附墻,竊聽人言?!对姟ば⊙拧ば≯汀罚骸熬訜o易由言,耳屬于垣?!编嵭{:“王無輕用讒人之言,人將有屬耳于壁而聽者?!?br>
(27)秋毫:鳥獸之毛,至秋更生,細而尖,謂之秋毫。比喻事物之微細者。
(28)造次:倉卒,急遽。
(29)庶幾:也許可以。《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br>
(30)亢龍:《易·乾》:“上九,亢龍有悔?!笨?,至高。龍象征君位。意思是說居高位的人要以驕傲自滿為戒,否則便有敗亡的災禍。
(31)朝乾夕惕:《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焙笕擞谩兑住芬舛兤湓~為朝乾夕惕,形容終日勤奮謹慎,不稍懈怠。
【譯文】
有句話說:“小人的事情有數不盡的后悔,君子的后悔有數不盡的事?!蔽沂莻€小人,才智愚昧蒙蔽像瞎子沒人扶助,上天既擾亂我的為人,又給我的努力造成不少挫折。像昆蟲那樣爬行,行動雜亂,變故很多,像塵土積聚成小山一樣。回想從前,一進一退,一說話一沉默,沒有不到后悔才停止的。讀書則后悔貪多,當官則后悔笨拙,謀身則后悔貧寒,交友則后悔火熱,說話則后悔太傻,遇事則后悔膽怯,關門則后悔空洞,出門則后悔不順利。凡是現在的進退兩難,左右碰壁,坎坷不平,非常彷徨,都是后悔的事。當我反復考慮才去做,自己算計萬無一失,到了經歷完這些事,只是增加了慚愧和嘆息。雖行動由天所支使,停止由天所阻止,也許有命運存在,而考慮得不好,不能怨恨別人。古代的君子,五十歲才知道四十九年錯了。我今天四十九歲了,日月在不停地前進,頭發、牙齒接近衰老,人的壽命有多少,受得住屢次后悔嗎?我既把自己的號命名為悔庵,用來警惕自己,而后悔仍然沒有停止。便寫銘來批評自己。其辭說:
《易》說“有悔”,從兇奔向吉。沒有開頭而有結尾,先遵循《易》的理論而后有收獲。道理固然如此,在當時則違背了。如同一個小孔經過了一個影子,追趕不上。聚集的鐵雖多,鑄成大錯有什么好處?獨自坐著,在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一日的錯,千年為之惋惜。起初是不到一寸的錯,后來變成了一丈的錯誤。思想它,思想它,身上害怕得打哆嗦。鳥落在樹上應該感到恐懼,隔墻有耳,說話應該保密。像秋毫那樣的小事也應該謹慎,倉卒之間也不要忽視。來了,像刀刃一樣分解東西,去了,像冰一樣融化。像孔子那樣,五十歲學《易》,也許可以不后悔了。要防止后悔,須終日勤奮謹慎。
上一篇:《文彥博·座右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吳?!はш廄S銘》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