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守城要覽》原文鑒賞
[原文] (節選)
守城總論
兵法曰,守城之道,“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不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故“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非獨為城高、池深、卒強、糧足而已,必在乎智慮周密,計謀變幻。或彼不來攻而我守,或彼不挑戰而我擊,或多方以撓彼師,或屢出以振我師,或彼求斗而我不出,或彼欲去而懼我襲。若此者,皆古人所以坐而役使敵國之道也。此雖得御攻之計,然尤要必審可守之利害。凡守城之道有五敗:一曰壯夫寡小弱眾;二曰城大而人少;三曰糧寡而人眾;四曰畜貨積于外;五曰豪強不用命。加之外水高而城內低,土脈疏而池湟淺,守具未足,薪水不供,雖有高城亦不能守。有五全:一曰城隍修;二曰器械具;三曰人少而粟多;四曰上下相親;五曰刑嚴賞重。加之得大山之下,廣川之上,高不近旱而水用足,下不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時,就地利,土堅水流,險阻可恃。兼此形勢,守則有余。故兵法曰“城有不可攻”,又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皆謂此也。凡守之道,敵來逼城,靜默而待,無輒出拒,候其矢石可及,則以術破之。若遇主將自臨,度其便利,以強弩叢射,飛石并擊斃之,則軍聲阻喪,其勢必遁。若得敵人稱降及和,切勿弛備,當益加守御,防其詐我。若敵攻已久,不拔而去,此為疲師,可躡而襲之,必破。此又寄之明哲,見利而行,不可拘以常格也。
出奇解圍
城內器械已備,守御已得,當出奇用詐,以戰代守,以擊解圍。先為暗門,或因賊初致,營陣未整;或暮夜乘賊不覺;或賊攻城初息;或賊圍久已怠,潛出精騎,銜枚擊之。擊敗不必遠襲。或我兵已出,賊突門而入,則自城上向里連下巨石擊壓,以斷其入。又或于起更時懸一高燈,上書“出城動寨”四字,不時擊鼓數通,如出戰之狀,使賊一夜不得安穩。而我預誡城中之人,守垛者照舊守垛,睡覺者各自睡覺,將我逸而彼勞,不久自退。
[鑒賞]
《守城要覽》,是明代城邑防御作戰的專著。明末宋祖舜編撰。全書共4卷,94章,約23000字。現有萬歷年刻本存世。該書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守城作戰的一般理論原則,具體闡明了一些城防制度、設施和要求,詳細介紹了各種冷兵器和各種火器的制造、使用方法,是我國重要兵書之一。
宋祖舜,東平(今山東東平)人。他自幼學習兵法,曾長期在陜西、山西一帶戍邊,擔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等職。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宋祖舜奉命提督軍務兼撫治鄖陽(州名,今湖北鄖陽),他在公務之隙,編成《守城要覽》。當時,正值明末農民起義蓬勃發展,東北的清軍不斷南下,明王朝內外交困之際,作者在自己“身經攻圍之苦,目擊守御之難”的實戰經驗基礎上,結合當代人呂坤的《求命書》、張樸的《城守機要》和前人其他著作,“要者錄之,蕪者去之,間或參以愚見,凡兩易而稿書成”。
《守城要覽》詳細論述了城池防御設施的布局,建筑方法。它規定以城墻為主體的城池防御,必須是多層次的。比如:城墻要高五丈,底寬二丈五尺,上寬一丈二、三,使其真正成為防守的屏障。城墻外側要修筑二面或三面拐墻,距城墻二十步沿池內側修筑牛馬墻(或稱羊馬墻),墻上設有“大將軍”、“小銃”等火器發射眼和望孔。牛馬墻外是寬二三丈,深二丈余的護城河。池溝中設置鐵蒺藜,以刺敵人馬。這樣,護城河、牛馬墻及城墻構成了城鎮的有層次的防御工事,使敵攻城時,到處是障礙,處處被動。
《守城要覽》還記述了守城器械,如專門用于打擊攻至城下之敵的垂頭火銃。持銃人只須將銃伸出女墻而不需外露,不會被敵矢石所傷。還有專為攻擊敵人攻城器械撞車、板屋而設的鐵汁神車;其他如飛砂、磁炮、石炮,地炮、牙拍、飛鉤等等,均為當時守城的重要器械。
《守城要覽》主張城市防御以戰代守,守中有攻,攻守結合。強調防守城池要具有城墻高大,兵士精強,糧食充足等客觀條件。主觀指導上必須周密精細,變化多端。有時敵人沒來進攻,而我卻加強防守;有時敵人不來挑戰,而我卻主動出擊;有時敵軍來尋求與我作戰,而我卻堅守不出。所有這些,都是兵家所用來使自己坐待良機的辦法。作者十分強調要以主動的進攻代替單純的防御,以勇敢的攻擊解除敵人的包圍。作者總結出了如下作戰原則:敵軍進逼城下,要靜默安待,不要立即出城迎戰,等敵軍進到我弓矢、炮石的射程之內,再采取一定的戰術破敵;遇到敵軍主將親臨城下,看準便利時機,將其擊斃;如果敵人聲稱投降或講和,切不可放松戒備,應進一步加強防御,以防敵詐;如果敵軍攻城已經很久,不克而退走,可以跟蹤追擊。作者還總結了守城成敗的規律。提出凡是有以下五種情況必然失敗:一是城中年青力壯的人少,幼小老弱的人多;二是城邑很大而人口很少;三是糧食很少而人口很多;四是各種儲備物資存放在城外;五是有權有勢的富貴之家不肯出力效命。具備以下五種情況守城就必然勝利:一是城墻和護城壕都修得很好;二是各種守城器械齊全;三是城內人口少而糧食多;四是軍民上下團結一致;五是刑罰很嚴而獎賞很重。作者根據實戰經驗,還把《孫子兵法》的“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的用兵之法借用來作為守城作戰的基礎理論。
《守城要覽》對守城作戰問題論述精辟,富有哲理,是我國古代兵書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具有一定的軍事學術價值。但是必須指出,由于作者站在農民起義軍對立面的立場上,字里行間有不少的“賊”、“盜”之類對農民起義軍的誣稱和對人民革命的仇恨情緒,必須批判。
上一篇:《先秦散文·莊子·天道(節選)》原文鑒賞
下一篇:《先秦散文·論語·宰我問》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