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卓越代表,戰斗的無神論者。原籍德國,12歲時隨父移居巴黎。1744年在荷蘭萊頓大學讀書,畢業后回到巴黎,并取得法國國籍。30歲時繼承伯父的男爵稱號和一筆遺產,為他從事社會活動和哲學研究提供了條件。他積極參加并全力支持《百科全書》的編輯工作。由于他在哲學和自然科學研究以及翻譯著作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成為柏林科學院、巴黎科學院和俄國科學院的院士。主要哲學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袖珍神學》、《神圣的瘟疫》、《自然的體系》、《健全的思想》、《社會的體系》等。他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和系統化者,建立了完整的機械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他認為,自然界是客觀實在的、唯一的,是變化無窮的物質世界的整體,是萬物的本原。物質世界是無限的、無始無終的、永恒的。所謂物質就是通過某種方式作用于我們感官的一切東西。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運動是物質的本質表現和存在形式。運動的源泉在物質自身內部。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萬物的運動有其客觀規律性。他從不同角度對運動進行了分類,但最后把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所以,他認為一切自然現象,包括人的一切活動在內,都只受力學規律支配。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在認識論上,他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認為由于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從而產生感覺、知覺和觀念。真理就是人的觀念和外界對象之間的“符合性”。霍爾巴赫從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直接得出了無神論的結論,并對宗教進行了具體地尖說地揭露和批判,宣稱應徹底消滅宗教。霍爾巴赫的哲學思想和無神論學說在唯物主義發展史上占有極重要的一頁。
上一篇:霍夫曼,恩·特·阿
下一篇: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