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莊子·天下(節(jié)選)》原文鑒賞
芴漠無形①,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并與②。神明往與③!芒乎何之④,忽乎何適⑤,萬物畢羅⑥,莫足以歸⑦。古之道術(shù)有在于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⑧,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姿縱而不儻⑨,不以觭見之也⑩。以天下為沈濁(11),不可與莊語(12)。以卮言為曼衍(13),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14)。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15),不譴是非(16),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17);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18)。彼其充實不可以已(19),上與造物者游(20),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21)。其于本也(22),弘大而辟(23),深閎而肆(24);其于宗也(25),可謂稠適而上遂矣(26)。雖然,其應(yīng)于化而解于物也(27),其理不竭,其來不蛻(28),芒乎昧乎(29),未之盡者。
【注釋】 ①芴漠:寂寞,靜;芴,一作寂。 ②并:并存。 ③神明:指天地精神。 ④芒:通茫;之,往。 ⑤忽:很快的樣子,這里指變化很快;適,往。 ⑥畢:皆,全;羅,包羅。 ⑦歸:歸宿。 ⑧謬:虛;悠,遠。 ⑨恣縱:放任,無拘無束的樣子;儻,無意的樣子。 ⑩觭 (ji音機):牛角一低一昂的樣子,引申為偏向一端。(11)沈:同沉,水中的污泥。 (12)莊語:莊重之語,嚴正之語。 (13)曼衍:猶穿插。 (14)廣:推廣,闡發(fā)。 (15)敖倪:輕視;敖,通傲。(16)譴:責問。 (17)瑰瑋:奇?zhèn)?連犿(fan音翻):隨和的樣子;無傷,沒有傷害。 (18)諔詭:奇異。 (19)已:止。 (20)造物者:指道。 (21)外死生:超脫于死生之外;無終始,沒有開始與結(jié)束。 (22)其:指莊子的理論;本:根本。 (23)弘大:博大;辟:透徹。 (24)深閎:深廣;肆,縱放,暢達。 (25)宗:宗旨。 (26)稠(tiao音調(diào))適:調(diào)順通適,指調(diào)和萬物;稠:同調(diào);上遂,指上大于道;遂:達。 (27)應(yīng):順應(yīng);解,解脫,指不受束縛。 (28)蛻:通脫,脫離。 (29)芒:通茫,模糊不清;昧,昏暗。
【今譯】 寂寞無形,變化無常,無論是死還是生(都是道的體現(xiàn)),道與天地并存,與天地精神相互交往!恍恍忽忽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變化迅疾,也不知往何處去,包羅萬物,卻沒有作為歸宿的地方。古代的道術(shù)有屬于這一方面的,莊周聽到這種風尚就喜歡它。他用虛幻悠遠的言論,廣大而沒有邊際的言辭,無拘無束、汪洋恣肆的語言,雖然時常放任不拘,卻是有心為之的,并不偏執(zhí)于一端。他認為天下污濁黑暗,因而不能講莊重的話。所以用議論性的文辭來穿插,微引古人或時賢的話進行論說,用寓言來進行闡發(fā)。他獨與大道來往而不輕視萬物,不去責問誰是誰非,以與世俗相處。莊子的書雖然寫得奇?zhèn)ィ瑓s宛轉(zhuǎn)和順,對誰也無所傷害;言辭雖然錯落變化,卻奇異可觀。他內(nèi)心十分充實,所以表述時不可遏止,向上與道相互交往,向下則與超脫生死、把一切看作無始無終的人做朋友。莊子的理論從其根本上說,是博大精辟,深遠暢達的;從其宗旨上說,是調(diào)和萬物,上達于道的。雖然如此,其理論順應(yīng)自然的變化而不受萬物的束縛,那道理無窮無盡,來源不離于道,寂寞無形,窈冥恍惚,沒有盡頭。
【集評】 明·孫礦《南華真經(jīng)》:“(起首五句)尤奇?zhèn)ゲ粋悾摹c’字,煞是豪肆?!?/p>
清·林云銘《莊子因》:“是一部著書本領(lǐng),非若急于自見,搜索枯腸也?!?/p>
清·宣穎《南華經(jīng)解》:“莊子著作,豈特掉弄筆端,為箋箋娛世之辭已哉??此斒鲎约掖牍P之故,便明教人以讀之之法矣?!?/p>
【總案】 本節(jié)是對莊子學說和莊子創(chuàng)作最早、最精辟的論述。首先,作者介紹了道的特征,指出道是無形無跡、無始無終、變化無常而又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無論是人的生死,還是天地萬物,都是道的具體體現(xiàn),并指出莊子關(guān)于“道”的學說來源在于承繼古代的“道術(shù)”思想。其次,說明莊子理論的特點是“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币蚨趧?chuàng)作上,就呈現(xiàn)出汪洋恣肆、博大精深、無拘無束的面貌,這種面貌與“道”是一致的。第三,表明莊子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就在于“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游,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是極其超脫、極其自由的。第四,指出《莊子》一書所運用的方式是卮言,重言、寓言,并進一步說明莊子之所以采用這種方式的原因,是由于“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這說明莊子是自覺以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第五,論述了《莊子》一書的語言特色、風格面貌,即“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币陨隙际恰短煜缕纷髡邔ηf子思想、莊子精神、莊子散文藝術(shù)特征的精彩論述與概括,也是研究莊子散文藝術(shù)的重要資料及開端。
上一篇:《先秦散文·尹文子·大道下(節(jié)選)》原文鑒賞
下一篇:《先秦散文·尉繚子·天官》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