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話《王業倫·有勞先生的鄉下之行》鑒賞
王業倫
一
有勞先生決定去鄉下旅行了。
鄉下的朋友一直邀請有勞先生去,說那兒環境如何如何好,空氣如何如何清新,有利于老年人身體健康。可有勞先生只想去見見老朋友,因為他自覺身體還夠維持,還沒到了找“清靜”的時候。
有勞先生跟好好大院里的鄰居們一一都打了招呼,他告訴大家別想念他,他也盡量不想大家,因為他過不了兩個星期就回來了。要知道好好大院里的人,心腸都好到一塊兒了。雖然每天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做,見面說不上一兩句話,可要是忽然缺了誰,或者這一天沒見上誰一面,就覺得不是滋味。
打完了招呼,有勞先生就回自己屋里,收拾了一下能夠隨身攜帶的日用品,不外乎牙膏牙刷、肥皂毛巾之類。然后他就準備出門。
剛走到房門口,忽然衣襟被什么東西扯了一下。有勞先生回頭看,發現扯住他的是桌上的熱水瓶。
“你要去哪兒呀,有勞先生?你全都打了招呼,為什么不向我說一聲‘再見’?”熱水瓶居然說話了,還氣哼哼的。
“哦……真是對不起,我忘了。我現在就向你說聲‘再見’吧。”有勞先生不好意思地賠著笑說。
“那不成!”熱水瓶叫起來,“在家時你可是每天忘不了我。這會兒,要去哪兒嘛,也得帶我去。”
“這怎么可以呀!”有勞先生慌了,“我去鄉下看望朋友,帶著一只熱水瓶走路,像什么事呀!”
“要是你路上走累了,渴了,就得用上我了。”
“當然……也許……好吧,我就帶你去。”有勞先生只好說。
有勞先生剛答應了熱水瓶的要求,喝水杯馬上也理所當然地嚷嚷起來。
“喝水需要杯子。因此我也得去!”
“好吧,你也去。”有勞先生心想: 反正熱水瓶帶去了,再帶一只杯子也不為多。
可有勞先生話音剛落,桌子和椅子也嚷嚷起來:“你坐我們,趴我們,這會兒有了好事,也該有我們一份兒。再說,要是你路上走累了,不是可以坐一坐,趴一趴,休息休息?”“就是的,就是的!我們也有用,我們也該去!”飯鍋子和它的伙伴們碗筷瓢勺也一起嚷嚷起來。“就是的,就是的!我們也該去!”電冰箱、電視機以及所有的瓶瓶罐罐、炊帚拖把也嚷嚷。
“哎呀!我又不是搬家,怎好帶你們都去!”有勞先生急了。
“哈!這就對了。你把我也帶去了,不就是搬家了嗎?”最后房間也叫起來。
有勞先生發愁了,嘆了口氣心里想: 得,好事多磨,去不成了……
“當然,大家都該去,我更該去。”這時門外也傳來一個聲音。
有勞先生走出門看,原來是放在窗臺上的布口袋。
“天哪!我這會兒又不買糧食,真想不出,你去有什么用啊!”有勞先生又好氣又好笑地說。
“怎么沒有用?”布口袋說,“我既然可以裝下二十斤糧食,也可以替你裝下這所房子。”布口袋說著,扭了扭身子打窗臺上滑下來,張開袋口,一下子,把整個房間連同里面一應家什,一起吞進了肚子。幸虧有勞先生不在屋里,要不然連他也被裝進去了。
這下,還有什么好說呀?
沒什么好說了。有勞先生只好背起這只裝著他全部家當的布口袋,顛呀顛地出發了。
有勞先生走出老遠后回頭看,他住的樓房上,整整齊齊缺了那么一塊。
二
有勞先生坐汽車,然后坐火車,然后再坐汽車,就來到鄉下。可從長途汽車站到朋友住的村子,還需步行十公里路。
本來朋友打算到車站接有勞先生,被有勞先生謝絕了。有勞先生說,一個人清清爽爽走路,干嗎要接呀,大家都挺忙的,再說他也正好可以趁此機會隨便溜達溜達,到處看一看。所以就沒有讓人來接。
這會兒有勞先生背著一個大口袋走路,他希望有人幫忙(雖然口袋并不重,還不到二十斤面粉的分量),可不見一個行人。不過有勞先生一想到馬上要跟時刻想念的老朋友見面,就不覺得累了,登登登走得很起勁兒。
有勞先生走啊走,忽然,刮來一陣帶著濃重土腥味兒的狂風。有勞先生抬頭看,天空烏云密布,電光閃閃——要下雨啦!
說下就下,隨著一聲炸響滾過頭頂,雨點便像彈球般地傾瀉下來,弄得人躲都來不及。
有勞先生連忙打開口袋,想取出屋里的雨傘擋一擋。
口袋剛一打開——你們想一想出了什么事吧——呼的一下,有勞先生面前出現了那所他熟悉的房間。
房間的門自動打開了,有勞先生不顧一切地鉆進屋里。
有勞先生邊抹著流到臉上的雨水,邊驚奇地打量著屋里的一切。所有不該動的一切都像原先那樣有條不紊地擺設在那兒;而所有該動的一切,又都在自動地忙碌著……
煤氣灶眼吐出了藍色火焰;鍋子在上面燒得嗞嗞響,炒勺在鍋子里不停地上下左右翻動;餐桌已經打開,酒瓶子倒滿一杯酒等在那兒……
啊——真是的!淋了雨,渾身冷得打哆嗦,能來杯酒進肚,再好不過了。
有勞先生像個老爺似的剛在桌邊椅子上坐好,盛滿炒菜的盤子就飛到他面前,接著筷子像兩名訓練有素的士兵,邁著正步走到他手邊。
有勞先生嘴里吃著喝著,眼睛望著外面時清時混的雨簾,耳朵聽著雨點打在玻璃上發出一種奇妙的音響……哎呀!這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哩。
有勞先生吃喝完畢,一杯冒著滾滾熱氣的香茶馬上來到他面前;接著電視機自動打開,屏幕上顯示出一幅幅美麗畫面;接著牙膏牙刷、肥皂毛巾也開始行動起來,臉盆腳盆盛滿了熱水;接下來床上的被褥枕頭也自動打開鋪好……
怎么回事呀?哦,這時有勞先生才發覺,天已經黑了,他該休息了。
老天爺可真會開玩笑!這一家伙——大雨下了兩天兩夜,小雨下了三天三夜,簡直把人都下傻了。可有勞先生——小朋友們可以想象得出——住在他的房間里,卻生活得很快活,很開心。
三
有勞先生來到朋友住的村子,已經在路上耽誤了一個星期。
老朋友見面,那個親熱勁兒是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
村里的人都跑了來,都想看看這位城里來的小老頭兒。有勞先生很客氣地向人們一一打招呼。最后村長也來了。
“歡迎有勞先生大駕光臨——哈哈!”村長熱情地說,“小村一向閉塞,條件很差,你可要受委屈啦!”
“哪里,哪里!”有勞先生說。
“就是的!人家城里人——嗨!那吃的,那住的,沒的挑。”那些去過城里的人嘖著嘴說。
“你們城里都有什么新鮮東西呀,有勞先生?聽說上茅房都不用出家門,有這回事嗎——啊?說說吧,有勞先生,說說吧。”那些沒去過城里的人央求說。
于是有勞先生忽然想起了他的布口袋。他來到屋子外面,打開了布口袋,一所四四方方像塊豆腐塊似的小房子,出現在大家面前。
“其實呢,城里可沒有鄉下好。城里人吃的東西要花錢買,住的呢——就這樣,大家看看吧。”有勞先生指著小房子向來客們說。
“哎呀!這房子太小啦!住在里面怕要憋得肚子疼哩。”
“小歸小,可瞧瞧人家這番擺設……啊!瞧瞧吧,瞧瞧吧。”
“就是的,小還有小的好處哩,人家有條口袋就可以背起來走。”
“再好再漂亮的鴿子籠,我也不愿意住在里面,等于活受罪。”大家議論紛紛,互不相讓。
“好啦,好啦!照我說,城里有城里的優點,鄉村有鄉村的好處。”村長走過來說,“我跟有勞先生商量了,這所房子就留在這兒,讓大家慢慢看,慢慢評頭論足。不過,只許看不許摸,違者按人家城里的規矩罰款五角。”
于是大家就不再大聲嚷嚷了,圍著小房子看啊看,像欣賞一件工藝品。
有勞先生在鄉村住了一個星期。他覺得,鄉村就是比城里好處多,屋前屋后綠樹成陰,連灶臺上都開著鮮花;空氣像過了濾似的清爽怡人。城里就不行,除了高樓就是馬路,整天霧氣狼煙,空氣吸進嘴里都噎嗓子……可是呢,他還是想念城里,想念他的好好大院。因此他還得回去。
可就在有勞先生告別老朋友和好客的鄉親們準備上路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意外事。
裝房子的布口袋不見了。
這可不得了,小房子怎么弄回城里去呀!不弄回去嗎?……那怎么成!人家房管部門不答應。想一想吧,人家漂漂亮亮一座大高樓,無端端地叫你弄走了一塊,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呀!
可不行又怎么辦呢!口袋找不到啦!連耗子洞,鳥兒窩都找遍了,也沒有。
“放心吧,有勞先生。這房子就是抬,我們也幫你抬回城里去。莊稼人有的是力氣,更有的是對朋友的誠意。”村長給了有勞先生定心丸。
“啊——想起來了!”想起莊稼人的誠意,老朋友一拍大腿叫起來。
原來那條布口袋,被老朋友用來裝了鄉村土產,預備讓有勞先生帶回城送給他的鄰居們。
“哎呀,嚇我一跳!”有勞先生松了口氣說。
“嚇一跳的才是我哩。”老朋友笑著說,“主人要讓客人事事如意,這是我們鄉下的規矩,否則我要挨罵一輩子。”
四
有勞先生像來時一樣,背著他的小布口袋,先坐上汽車,然后坐火車,然后再坐汽車,就回到了城里。
此時,有勞先生那顆心,激動得不亞于海外赤子久別歸鄉。
汽車在寬闊的大街上全速疾駛,好好大院那座缺了一塊的居民樓,已經遙遙在望了。
這時汽車正通過一個路口,忽然被一位交通警截住了。
交通警向這位司機行了一個舉手禮,司機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因為只有司機在違犯交通規則時,警察才會向他敬禮。
“我……好像……我沒……沒……”司機望了望閃亮的綠燈,又望了望四周,結結巴巴地說。
“喏——沒看見嗎?”交通警指了指路旁的一塊牌子說。
禁止木輪馬車和雙層汽車通行
“怎么回事呀?!”汽車司機越發糊涂了。
這輛汽車可是普通的六輪單層轎車呀!
司機連忙跳下駕駛樓,向他的車頂上一看——天哪!他不覺大吃一驚。
車頂上忽然多出了一所四四方方的小房子。
聰明的小讀者們差不多已經想象得出了……就是的,一點兒不錯,這正是有勞先生的小房子。
有勞先生放在車頂行李上的布口袋,由于長途顛簸,被磨破了一個口子,口子越扯越大,越扯越大,小房子便從里面鉆了出來。
這真是個麻煩事。只好由有勞先生自己解釋去。
有勞先生費了好大勁兒說通了警察,才被放行。汽車一直開到好好大院門口停住。
可房子怎么才能從車頂上弄下來呢?車上的旅客可都有意見啦!因為耽誤了大家的行程。
可巧這時候忽然跑來一個頑皮的小男孩。小男孩蹦著跳著大聲喊:
“真有意思,真好玩兒,有勞先生的房子跑到了汽車上。”
“就是呢,我說有勞先生的房子怎么不見了呢?”左鄰右舍全跑出來了,大伙笑嘻嘻,一起把房子搬下了汽車,放到了原來的位置,不歪不斜,正合適。就這樣,有勞先生又回到了好好大院。
過了好長時間,有勞先生一想起這次奇妙的鄉下旅行,還不無得意地說:
“啊,真該發個宣言,號召大家都來準備一條布口袋,帶著自己的家去旅行。不過……當然,這還要得到那些旅館經理們的同意,否則他們就要提出抗議。”
(1988年)
陽春金秋,風和日麗。城里人或孤身或偕伴,告別都市的喧囂和煩擾,投身田野、山林,去擁抱一份寧靜和悠閑,這是何等舒心愜意的事呵!——旅游,已成了當今的時尚。
但是,事情往往并不這樣完美。如果你正徜徉在青山綠水間,遠眺藍天白云而悠悠神往時,忽然風云突變,一場暴雨劈頭蓋臉打將過來,你偏偏沒帶雨具,頓時成了落湯雞,豈不大煞風景?如果你去飯店用餐,飯菜既不可口,更不衛生,甚至害得你看醫生吃藥打針,豈不游興大減?如果你去賓館住宿,服務員的臉色陰冷如鐵,而且被褥骯臟,又沒有熱水洗澡,你更是游興盡失,長嘆一聲: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怎樣才能既盡享旅游的歡情樂趣,又不失家居的舒適方便呢?這可能是愛好旅游的人們共同的愿望,或者說是他們的“夢”。
《有勞先生的鄉下之行》就是一個這樣的“夢”。“夢”里作者為我們設計了兩全其美而又有趣的方案。
應鄉下朋友的邀請,有勞先生決定去鄉下旅行——其實就是去旅游。他有一只布口袋,看來普通尋常,其實神通廣大,居然把家中的熱水瓶、杯子、桌子、椅子、飯鍋、碗筷、冰箱、電視,總之是一應家什,甚至連同房子都裝了進去,來了一次名副其實的“搬家”。可怪的是裝了這么多東西后,袋子不顯大,分量也不重。于是,有勞先生順順當當地乘車出發了。
離目的地十來公里處,有勞先生下車步行,觀賞沿途風光。田園景色,賞心悅目。就在這時,突然天上烏云密布,電光閃閃,一場雷雨颯然而至。有勞先生吃足苦頭了吧?沒有,一點苦頭都沒有吃到。他不慌不忙地打開布口袋,“面前出現了他熟悉的房間”,“所有不該動的一切都像原先那樣有條不紊地擺設在那兒,而所有該動的一切,又都在自動地忙碌著……”一句話,他的家原封不動地搬來了。在家里自然是舒適、安全的。于是,盡管窗外大雨滂沱,一連下了三天三夜,有勞先生卻有吃有喝有熱水澡洗,有床睡有電視看,“生活得很快活,很開心”。
這實在是個美麗的“夢”,簡直令外出旅游的人羨慕死了,這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最稱心滿意的旅游生活。顯然,作者用童話的幻想,表達了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
自然,后來有勞先生回到了城里,他的“家”也搬回了城里。過了很長時間,他也忘不了這次奇妙旅行,不無得意地說:“啊,真該發個宣言,號召大家都來準備一條布口袋,帶著自己的家去旅行。”
這篇童話的基調輕松而富有想象力。尤其是有勞先生來到朋友住的村子后的情境,暗示了城市和鄉村、現代和傳統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從而向縱深拓展了讀者的審美視野。
(滕振國)
上一篇:中國童話《高洪波·魚燈》鑒賞
下一篇:中國童話《周 銳·蚊約》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