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宣子請師伐宋
【原文】
宋人弒昭公,趙宣子請師于靈公以伐宋[1],公曰:“非晉國之急也?!睂υ唬骸按笳咛斓?,其次君臣,所以為明訓也。今宋人弒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則也,天必誅焉。晉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懼及焉?!惫S之。乃發令于太廟,召軍吏而戒樂正[2],令三軍之鐘鼓必備。趙同曰:“國有大役,不鎮撫民而備鐘鼓,何也?”宣子曰:“大罪伐之,小罪憚之。襲侵之事,陵也。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戰以于、丁寧[3],儆其民也[4]。襲侵密聲,為斬足事也。今宋人弒其君,罪莫大焉!明聲之,猶恐其不聞也。吾備鐘鼓,為君故也?!蹦耸古愿嬗谥T侯,治兵振旅,鳴鐘鼓,以至于宋。
【注釋】
[1]昭公:宋昭公,宋國國君。靈公:晉靈公。
[2]太廟:帝王的祖廟。戒:預備,準備。樂正:樂官之長,主管鐘鼓。
[3]于:古代一種青銅制的軍樂器,形如圓筒,用槌擊之而鳴。丁寧:古代一種樂器,也叫鉦,形狀如鐘而較小。
[4]儆(jǐng):告誡,警告。
【譯文】
宋國人殺了宋昭公,趙宣子請求晉靈公出兵討伐宋國,靈公說:“這并不是晉國的當務之急。”趙宣子回答道:“世上最大的莫過于天地之間的關系了,其次是君臣之間的關系,這成為一種明確的訓誡了。如今宋國人殺了自己的國君,這是違反天地人倫的事情,一定要遭受上天的誅罰。晉國作為盟主,而不執行上天的懲罰,恐怕禍患就要到來了。”靈公答應了這一請求。于是在太廟里發布號令,召集軍吏并且告知樂官,命令三軍的鐘鼓必須齊備。趙同問道:“國家有重大戰役,不去安撫人民卻準備鐘鼓,這是為什么呢?”宣子回答說:“大罪就要討伐它,小罪就要威嚇它,偷襲、入侵這類事,是欺凌他人。所以討伐要有鐘鼓,以便聲討他們的罪行。打仗要使用于和丁寧兩種樂器,是為了警告他國人民。偷襲和入侵要秘而不宣,是為了讓對方暫時沒有防備。現在宋國人殺了他們的國君,沒有比這罪更大的了。用顯明氣勢去聲討他們,這樣還怕他們聽不到呢。我們備齊鐘鼓,是為了遵從君道的緣故呀?!庇谑桥扇说礁鲊ジ嬖V諸侯此事,然后整頓軍隊,振奮軍容,一路上鳴鐘擊鼓,去攻打宋國。
上一篇:《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趙文子為室張老謂應從禮》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