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侯御郤獻(xiàn)子
【原文】
靡笄之役,郤獻(xiàn)子傷,曰:“余病喙。”張侯御[1],曰:“三軍之心,在此車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車無退表,鼓無退聲,軍事集焉。吾子忍之,不可以言病。受命于廟,受脤于社[2],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病未若死,祗以解志。”乃左并轡,右援枹而鼓之[3],馬逸不能止,三軍從之。齊師大敗,逐之,三周華不注之山[4]。
【注釋】
[1]喙(huì):嘴;喘氣。張侯:晉國大夫,又稱解張。
[2]脤(shèn):古代祭祀社稷用的生肉。社:土地神。
[3]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桴(fú):鼓槌。
[4]華不注:山名,在今山東濟(jì)南東北。
【譯文】
在靡笄戰(zhàn)役中,郤獻(xiàn)子受了箭傷,說:“我痛苦得喘不過氣了。”張侯正為他駕車,說:“三軍將士的心,都集中在我們這輛戰(zhàn)車上了。他們眼睛都盯著我們車上的旗幟,耳朵都在聽著我們車上的鼓聲。只要我們戰(zhàn)車上不揮動撤退的旗幟,不擊打退兵的鼓聲,使軍心凝聚戰(zhàn)事就能成功。您還是忍一忍吧,不可以說自己已經(jīng)受重傷了。我們出征前在祖廟接受了命令,在土地神前接受了祭肉,身披盔甲而發(fā)誓要為國效死,這是軍人的職責(zé)。雖然受傷了,所幸還沒有死,您這樣喊痛只會松懈我們的斗志。”說完張侯就用左手拉起馬韁繩,用右手拿起鼓錘用力擊打戰(zhàn)鼓,戰(zhàn)馬狂奔不停,三軍將士也都跟著向前沖殺。齊軍大敗,晉軍猛追不舍,甚至環(huán)繞華不注山追了三圈,最后全勝而歸。
上一篇:《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智伯國諫智襄子》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