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問卦。居,處世的態度。卜居,是古人通過問卦來決定自己生產、生活行為和處世態度的一種方法。有人懷疑《卜居》的作者并非屈原,但缺乏充足的證據。陳子展《楚辭直解》有詳論,可參考。在本篇中,屈原借卜居的形式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自己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與《離騷》中所表達的是一致的。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體忠貞之性,而見嫉妒。念讒佞之臣,承君順非,而蒙富貴。忠直而身放棄,心迷意惑,不知所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問神明,決之蓍龜,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聞異策,以定嫌疑。故曰《卜居》也。”
【原文】
屈原既放,
三年不得復見 ① ,
竭知盡忠,
而蔽鄣于讒,
心煩慮亂 ③ ,不知所從。
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 ④ ,
“余有所疑,
愿因先生決之 ⑤ 。”
詹尹乃端策拂龜曰 ⑥ :
“君將何以教之 ⑦ ?”
屈原曰:
“吾寧悃悃款款 ⑧ ,樸以忠乎 ⑨ ?
將送往勞來 ⑩ ,斯無窮乎 ?
寧誅鋤草茅 ,以力耕乎 ?
將游大人 ,以成名乎?
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
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
寧超然高舉 ,以保真乎 ?
將哫訾栗斯 ,
喔咿嚅兒 ,以事婦人乎 ?
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
將突梯滑稽 ,如脂如韋 ,
以絜楹乎 ?
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 ?
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 ?
與波上下 ,偷以全吾軀乎 ?
寧與騏驥亢軛乎 ?
將隨駑馬之跡乎?
寧與黃鵠比翼乎 ?
將與雞鶩爭食乎?
此孰吉孰兇 ,
何去何從?
世溷濁而不清 :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
黃鐘毀棄 ,
瓦釜雷鳴 ;
讒人高張 ,賢士無名。
吁嗟默默兮 ,
誰知吾之廉貞 ?”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 :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 ,
智有所不明 ,
數有所不逮 ,
神有所不通 。
用君之心 ,行君之意,
龜策誠不能知事 。”
【譯文】
屈原被迫遷居之后,
已經三年沒有與楚王再見。
他為了國家竭盡忠誠耗盡了心智啊,
卻因讒言而遭到阻滯。
他內心煩亂無所適從啊,
就去見了掌管卜筮的鄭詹尹。
屈原說:“我有一些疑問,
想請先生幫我看看。”
詹尹準備好占卜的工具,
說:“你有什么疑惑呢?”
屈原說:
“我勤勤懇懇為國盡忠,
為什么還要迎來送往應酬無窮?
是應辛勤耕作鋤去雜草,
還是應游說諸侯博取功名?
是該忠言直諫不顧性命,
還是應為了富貴茍且偷生?
是該遠走高飛保持本性,
還是應隨波逐流阿諛奉承?
是該卑躬屈膝向婦人獻媚,
還是應保持廉潔清白做人?
是要像油脂和牛皮一樣柔軟,
圓滑處世呢?
還是要像千里馬一樣昂首挺胸?
是要像水中的鳥兒漂浮不定,
還是要隨波逐流來保全自己呢?
是要與駿馬并駕齊驅,
還是要跟隨劣馬的足跡?
是要與天鵝在長空比賽翅膀,
還是要與雞鴨為了爭食斗氣?
這到底何吉何兇,
我應該如何是好?
時世渾濁不清,
誤認為蟬翼是重的、千鈞是輕的;
青銅編鐘被毀壞廢棄,
卻把瓦片作為樂器擊打。
讒人得道好人被埋沒,
我真的要保持緘默了,
又有誰能了解我的廉潔忠貞?”
詹尹放下蓍草謝絕我,
說:“像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樣,
任何事物都有缺點,
再聰明的人也有不能明白的道理,
也有數理參詳不透的情況。
神靈有時也會糊涂。
按照你的心和你的想法去行事,
占卜實在解決不了你的問題。”
【注釋】
①三年:離開首都已經三年。復見:與楚王再見。
②蔽鄣:阻礙、陷害的意思。鄣,同“障”。
③慮:意。
④太卜:古時掌管卜筮的官。鄭詹伊:太卜的姓名。
⑤因:依靠、請教。
⑥端策:擺正籌策。策,揲卦用的竹簽。與蓍草作用相同。策,占卜的工具。拂龜:拂去龜殼上的塵土。龜,龜殼,占卜工具。
⑦教:見教,這里是謙詞。
⑧寧:應該。悃(kǔn捆)悃款款:懇切。悃,真心實意。誠懇,懇切。
⑨樸:質樸。忠:忠厚。
⑩將:還是。送往勞來:即社會應酬上的迎來送往。
斯無窮:整天沒完沒了地忙于應酬。
誅鋤草茅:清除田地的雜草。
力耕:認真耕作。
游大人:游說諸侯。
高舉:行為舉止清高。
保真:保持自己正直的本色。
哫訾(zúzǐ卒子):以言求媚的樣子。栗斯:阿諛逢迎。
喔咿嚅兒:奴顏屈膝。
事:取悅。
突梯、滑稽:形容圓滑處世,善于迎合別人。
如脂如韋:形容人無骨氣。如脂,像油脂一樣滑。如韋,如牛皮那樣軟。
絜(xié脅)楹:測量屋柱大小,順圓柱而轉,意為圓滑。絜,度量。楹,圓柱。
昂昂: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樣子。
氾氾:即“泛泛”,浮游不定的樣子。鳧(fú服):水鳥。
與波上下:隨波逐流。
偷:茍且偷生。全吾軀:保全自己。
亢軛:并駕齊驅。
鵠(hú胡):天鵝。
吉:好。兇:不好。
溷:混亂。
鈞:古代度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黃鐘:青銅編鐘。
瓦釜:瓦片。
高張:得勢。
吁嗟:啊。嘆詞。默:沉默不說了。
廉貞:廉潔忠貞。
釋策:放下小籌。
物:萬事萬物。
智:聰明人。
數:數理。不逮:不能猜透的。
神:神靈。不通:糊涂。
君:你。本句的意思是說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龜策:指占卜。
上一篇:楚辭《遠 游》原文,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楚辭《漁 父》原文,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