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過瞿溪山飯僧》原文與賞析
謝靈運
迎旭凌絕嶝,映泫歸溆浦。
鉆燧斷山木,掩岸墐石戶。
結架非丹甍,藉田資莽宿。
同游息心客,暖然若可睹。
清霄飏浮煙,空林響法鼓。
忘懷狎鷗鰷,攝生馴兇虎。
望嶺眷靈鷲,延心念凈土。
若乘四等觀,永拔三界苦。
此詩作于景平元年(432)。詩中除描寫了佛僧的簡樸生活及清幽的居住環境外,還表現出作者對佛教圣境的向往。
在這首詩中作者首先用“迎旭凌絕嶝,映泫歸溆浦”這兩句妙辭點出詩題。在點出詩題的同時,仿佛還展示了一幅壯美清新的畫卷,其中即有旭日、高山;也有清泉,流水,而作者亦在此朝陽與山水交相輝映的畫卷之中。以下四句是作者對上述畫卷的精描細繪,作者的精描細繪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作者寫了結構簡單而又自然的僧房,另一方面也描繪了僧人們的簡樸生活,這樣便使那畫卷不僅顯得更為生動具體,而且還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意韻。這種特殊的意韻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兩句作者作了進一步交待:“同游息心客,暖然若可睹”。行文至此,作者才開始把筆鋒切入佛理,接著作者為把那暖然若可見的佛教妙義加以形象再現,便又推出兩句精絕之辭:“清霄飏浮煙,空林響法鼓”。這兩句詩所展示出的意境實在太美妙了,晴朗的碧空飄浮著屢屢白煙,幽靜的山林回響著陣陣法鼓。景物表面上顯得很靜,而實際上對讀者來說其中卻充滿了動感,作者通過自己的視、聽器官很容易便領略到了一種意境,那碧空,那碧空映襯下的裊裊白煙,再加上那林中不時傳來的法鼓之聲,簡直把僧人們的居處寫絕了,令人覺得在其周圍似乎浮照著祥和的佛光,覺得這居處本身就象征著佛教圣界。因此這兩句詩在整個作品中實為最精絕者,它們既承上,又啟下。通過這兩句詩作者不僅點出自然簡樸的修行生活中自有安然愜意、怡心順情之樂,而且也為后面的行文做了最好的鋪墊。由于有了這種鋪墊,作者便展開了超時空的想象。作者由眺望遠處的山巒聯想到佛教的發祥圣地,由佛教的發祥圣地又聯想到更為輝煌的極樂世界。當作者的聯想達到最高境界后便又立即回收,以兩句議論結束全詩,走筆既不拖拉,又不突兀,而且該表現的亦均充分表現出來。縱觀全詩,以下二特點十分昭明。一,作品情景互措,層次分明,詞不泛設,句有所含。二,文字潔雅而流暢,意境清新而高遠。其寫景者精,其議論者簡。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辛夷塢》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過融上人蘭若》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