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詩話、對聯·四川峨嵋山千佛禪院彌勒堂聯》原文與賞析
弘 歷
處己何妨真面目;
對人總要大肚皮。
全聯屬七言律詩出句“仄仄腳”聯語句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三字可平仄,下聯第五字必平;而實際為仄。一般根據詩律認定此聯失律不工。此系誤解錯判。余曾考古今楹聯格律寫有萬字論文《中國楹聯藝術及其流派初探》,其中對楹聯格律明辯,楹聯格律淵源于詩律而有自己的獨特格律:此中單音節字詞(含“一字豆”)單論平仄、雙音節字詞第二字分論平仄。這是古今實踐通例。下聯詞組音節為“對人、總要、大、肚皮” “二、二、一、二”詞組式節奏。“肚”字雖為《平水韻·上聲七麌仄聲韻》,但它在對聯格律句法雙音節第一字詞聲位上,恰恰是不論平仄的聲位。由此可判明該格律是工謹的。聯語藝術屬對聯格中的上乘——“反對”格。
清高宗即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是僅次于康熙的有為之君,現存詩四萬余首相當全唐詩之數,是古今最富詩作的詩人,題聯頗多。他宣稱創作“不屑為風云月露之詞”、“尋常題詠亦必因文見道”(見《乾隆詩選》)。此聯便是乾隆“見道”的代表作。他用通俗大白的家常口語十四字寫了自古來千秋萬載的、人生處世對己對人的哲理大學問,可謂處世大道之真諦,不用意譯即領其風雅。上聯寫“處己”、下聯寫“對人”,把對己放在對人的先頭,原則又是:對己要“真面目”;對人要“大肚皮”。這對人生處世無論皇帝、庶民可謂智、仁雙達。聯語樸實而又雅趣,讀之浮想聯翩:“君子責己也,嚴;其待人也,寬”;“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天下事業修身第一”等等,使人受益非淺。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乾隆的聯語無意中接受并播傳著彌勒佛的一片禪心。
上聯說,處己要“真面目”,即對己要真實不能自欺。這和佛家的“本來面目”暗相契合(《禪語》“本來面目是本來的自己、真實的自己”)。下聯直揚佛道禪心“對人總要大肚皮”。這是直接從北京潭柘寺(公元1600年建)彌勒佛上聯“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化來的。此聯散傳全國,化者極多。臺灣省臺中市寶覺寺的彌勒佛上聯也有:“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的聯語。乾隆的下聯不但與佛禪相連,更強調主觀能動作用“總要大肚皮”,“大肚”,即大度也,對人處世整個地始終都要“大肚皮”之大度也。全聯通俗風趣,活躍超脫,是難得的佳聯。
上一篇:《經籍、寓言故事·唵米決口喻》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基督教文學·贊美詩·復活良辰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