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約瑟被誣坐監》原文與賞析
《舊約·創世記》第39章
約瑟被帶到埃及去。有一個埃及人是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從那些帶他來的以實瑪利人手下買了他去。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他主人見耶和華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里所辦的盡都順利,約瑟就在主人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并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務,把所有的一切都交在他手里。自從主人派約瑟管理家務,耶和華就因約瑟的緣故,賜福與那埃及人的家。凡家里和田間所有的一切,都蒙耶和華賜福。波提乏將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約瑟的手中,除了自己所吃的飯,別的事一概不知。
約瑟原來秀雅俊美。約瑟主人的妻以目送情給約瑟,說:“你與我同寢吧!”約瑟不從,對他主人的妻說:“看哪,一切家務我主人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在這家里沒有比我大的,并且他沒有留下一樣不交給我,只留下了你,因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做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后來她天天和約瑟說,約瑟卻不聽從她,不與她同寢,也不和她在一處。有一天,約瑟進屋里去辦事,家中人沒有一個在那屋里。婦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說: “你與我同寢吧!”約瑟把衣裳丟在婦人手里,跑到外邊去了。婦人看見約瑟把衣裳丟在她手里跑出去了,就叫了家里的人來,對他們說: “你們看,他帶了一個希伯來人,進入我們家里,要戲弄我們。他到我這里來,要與我同寢,我就大聲喊叫。他聽見我放聲喊起來,就把衣裳丟在我這里,跑到外邊去了。”婦人把約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里,等著他主人回家,就對他如此如此說:“你帶到我們這里的那個希伯來仆人,進來要戲弄我。我放聲喊起來,他就把衣裳丟在我這里跑出去了。”
約瑟的主人聽了妻子的話,很生氣,于是就把約瑟下在監里。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司獄就把監里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約瑟的手下,他們在那里所辦的事,都是經他的手。凡是約瑟辦的事,司獄一概不察。
這個故事是“約瑟被賣為奴”一章的后續,描寫了約瑟被兄長因嫉生恨而轉賣后的遭遇。
約瑟生而不幸。親母早逝,又因父親寵愛而遭兄長嫉恨,被親兄弟出賣為奴。然而明珠自會發光,又何懼暗投?縱然遭遇不幸,身為下賤,約瑟并未自暴自棄、甘為下流,而是充分施展自己才干,表現出非凡的能力和智慧,因此深得主人賞識重用。約瑟也稍許改變了自己的境遇。但厄運仍未放過他,主人之妻因愛生恨將約瑟打入冤獄。在不見天日的獄中,約瑟不自棄、不抱怨,始終抱定宗旨,勤懇為人,很快又贏得司獄的信任,成為監獄的總管。約瑟又一次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改變了不利于己的境遇。這個故事似乎以約瑟遭遇為例,啟示人們在任何逆境中都應自強不息,努力改造生存環境。這樣,命運之神就會為你敞開通向幸運的大門。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約瑟自尊自重、潔身自好、不為誘惑所動的高尚品格。主人的妻子因約瑟年輕英俊而產生邪念,數次引誘他,都被他嚴辭拒絕。最后有一天,約瑟碰巧與那婦人獨處一室,婦人逼迫不成,反誣約瑟強行非禮,致使約瑟橫遭冤獄。“勿以善小而為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主人家主人妻主動相就,錯不在約瑟,但約瑟始終堅貞不渝。他保持的是道德純潔,追求的是完美而未被玷污的人格。這種純潔的道德觀念和完美人格的體現在這一典型事件中得以充分體現。對約瑟來說,邪惡的誘惑不是不可戰勝的,這些誘惑就是女色、保住優越地位的欲望、被動接受邪惡的無辜感、還有兩人情事不為人知曉的隱秘感。這一切都會造成減輕人們罪惡的假象,使人在邪念驅使下墮入深淵。約瑟頂住了誘惑,不迷女色、不戀地位、不以惡小而為之,始終保持了高潔的品質。故事的原意是在說明,能蒙上帝恩寵的人,必以高尚品格無暇之身立于天地之間,惡德敗行者必然遭棄。這就是故事中包含的宗教勸誡意義。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古代埃及奴隸時代司法制度的黑暗。這種司法制度是保障奴隸主利益的,奴隸社會地位低下,他們沒有任何權利和人身保障,主人一句話就可決定奴隸的生死予奪。約瑟被誣向主人妻強行非禮,被告連辯白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人證、物證的收集了。在奴隸主和奴隸的司法糾紛中,永遠是奴隸主有理,約瑟就憑主人一句話,在黑牢里生活了兩年。奴隸的深重苦難,由此可見一斑。司法制度的野蠻和混亂,也令人望而生畏。關押犯人不須經任何取證、調查、審判過程;把人投入黑牢既無判決亦無罪名。監獄似乎成了達官貴人們的私刑地。這確是一副令人不寒而栗的圖景。
上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約瑟被賣為奴》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新約》·約翰》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