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譜》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60 彩色片 15本
中國北京電影制片廠/天津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
導演:凌子風 編劇:胡蘇 凌子風(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攝影:吳印咸 主要演員:崔嵬(飾朱老鞏、朱老忠) 蔡松齡(飾嚴志和) 魯非(飾賈湘農) 趙聯(飾嚴運濤) 葛存壯(飾馮蘭池)
本片獲1962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獎
【劇情簡介】
滹沱河畔,一只巨大的古鐘座落在千里堤上的老樹旁。鐘上滿是斑駁的銅綠,隱隱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花紋。朱老鞏的兒子朱虎子(即朱老忠)和嚴老祥的兒子嚴志和,在鐘旁下著棋,可是他們不時東張西望,心思根本不在棋子上。
朱老鞏在自家院子里猛力地磨著一口鍘刀。忽然,嚴志和從院墻外急急奔來叫道:“老鞏大伯,砸鐘的來啦!”朱老鞏一聽,猛然抬身吼道:“好哇,有我朱老鞏一口氣,馮蘭池就別想砸這口鐘!”
四十八村的鄉親都涌向了河神廟前。地主馮蘭池手托畫眉籠子,指揮家丁開錘砸鐘。只聽一聲大吼“住手!”朱老鞏手提鍘刀奔來攔住了。馮蘭池想耍無賴,揚言說這銅鐘是鎖井鎮的廟產,而且自己有紅契在手。朱老鞏一個箭步跳下鐘臺,戳穿了馮蘭池憑借當鄉長的權勢,想霸占公產的陰謀,并一把將契紙撕成碎片。一場沖突眼看就要爆發。這時,來了個身穿長袍馬褂,手持念珠,道貌岸然的嚴老尚。他早已與馮蘭池串通一氣,看到此時形勢對馮蘭池不利,便以“公道人”的身份,假惺惺地勸開雙方,并聲稱要請朱老鞏去喝幾盅。朱老鞏不知是計,跟嚴老尚離開了。走了不遠的馮蘭池,看朱老鞏已離開,便乘機指使家丁把銅鐘砸成碎片。朱老鞏發現上當,推倒嚴老尚,帶領鄉親們向馮蘭池逃去的方向追趕。忽然,朱老鞏雙腳顫抖,氣上心頭,一口鮮血順嘴角流下,搖晃著倒下了。
朱老鞏臨死前掙扎著對虎子姐弟說,日后有一口氣,就要替他報這個仇。馮蘭池企圖斬草除根,連夜派家丁劉二卯去殺朱虎子。虎子在姐姐的掩護下脫離險境,被迫遠走他鄉。虎子姐因不堪劉二卯的侮辱,送走虎子后跳進了奔騰的滹沱河。
25年后的一天,一列火車急馳而來。朱老忠(虎子)帶著老婆和兩個兒子回到了山東老家。在車站,朱老忠認出了正想闖關東的兒時好友嚴志和。當他從嚴志和口中得知馮蘭池還活著時,說:“他活著就好,我朱老忠和他有算不清的賬。讓他等著瞧吧, 出水才看兩腿泥呢!”
大車路過地主馮蘭池的家門,嚴志和要大家照老規矩,下車走過去。朱老忠一肚子的火像炸開了似地說:“什么?如今是民國,我朱老忠就要破破他這個臭規矩。”說完,揚起長鞭,大車直奔馮家大門而來。正站在門前臺階上的馮蘭池惱羞成怒,命令劉二卯過去攔截。朱老忠大喝一聲:“干什么!”一鞭子打得劉二卯抱頭鼠竄。朱老忠怒視馮蘭池,將長鞭甩得噼啪響,趕著大車威風凜凜地馳過馮家大門。
朱老忠回來了,嚴志和一家格外高興,忙著為朱老忠一家人洗塵。朱老忠望著嚴志和的兩個兒子運濤、江濤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大貴、二貴,滿意地說,個個都是五大三粗的,這就是咱們的后代。鄉親們聽說朱老忠回來了,也紛紛來到嚴志和家。雙目失明的朱老明更是高興得摔掉手中的竹杖,踉踉蹌蹌地沖出大門,高舉雙手,像宣告一件大事似地喊道:“鄉親們聽著,當年大鬧柳林的朱老鞏的兒子虎子回來啦……”
朱老忠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在朱老鞏當年留下的,被馮蘭池霸占了20多年的二畝地上重新建起了家園。一家子用自己的汗水迎來了豐收。看到這些,馮蘭池氣得暴跳如雷。
一天,運濤等兄弟捉到一只玲瓏美麗的脯紅鳥。運濤想把它在集上賣了,好給未來的媳婦春蘭扯件新棉襖。不料在集上遇上了馮蘭池。馮蘭池想要這只鳥,運濤兄弟就是不賣,并奚落了馮蘭池一通。馮蘭池叫來抓丁的士兵,把大貴強行捉去當兵了。家里人聽到這消息,急壞了。朱老忠沖到院子里,提起鍘刀當胸一橫,神態猶如當年護鐘的朱老鞏。可是他沉思了一會兒,又扔下了鍘刀,片刻又攥緊拳頭,決斷地說:“貴他娘,讓大貴當兵去。”朱老忠對臨行的大貴說:“不是爹嫌你,去吧,學點本事,好給咱窮人爭口氣……”
正當朱老忠報仇無門時,伍老拔告訴他有個教書先生叫賈湘農,專門給窮哥們說些劫富濟貧的事。我們如果有他帶頭就好了。朱老忠參加了一場搶割麥子的斗爭,并和賈湘農認識了。在賈湘農家里,朱老忠受到了莫大的啟發,認識到了革命的道理,并且和運濤、春蘭一起上集市向農民兄弟宣講他從賈湘農那里聽來的道理。
運濤和春蘭真誠地相愛著。馮蘭池企圖霸占春蘭不成,便圖謀陷害運濤。這時,北伐革命形勢如火如荼,運濤被派到黃埔軍校學習。春蘭不顧父親的反對劃船送運濤過了滹沱河,送他登上革命的征程。
為了配合國民革命軍,朱老忠帶領鄉親在家操練起武功,做著戰斗的準備。一天,當運濤來信說,北伐軍馬上就要打到家鄉時,鎖井鎮沸騰了起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叛變了革命。運濤被捕入獄。倉惶出逃的馮蘭池又回到了鎖井鎮。他趁嚴志和救子心切需要錢用的機會,用詭計誘使嚴志和賣掉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嚴志和發覺上當后,痛不欲生。
朱老忠到濟南探獄見到了運濤。運濤在獄中堅貞不屈,他請朱老忠告訴鄉親們,革命一定會勝利。千里堤上,朱老忠和賈湘農在漫步談心。當賈湘農告訴朱老忠,組織已接受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時,朱老忠緊緊握住賈湘農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除夕到了,家家戶戶忙著過年。不料,官府貼出告示:殺口豬也要交稅。面對苛捐雜稅的盤剝,農民們憤怒了。賈湘農、朱老忠、江濤等借這機會點燃了農民心中的怒火。大家推舉朱老忠領頭開個屠宰場,無償為農民兄弟們殺豬過年,以抗租抗稅。馮蘭池見農民壞了自己包價三千收入一萬殺豬稅的如意算盤,派去威脅農民的劉二卯又被農民們狠揍了一頓,氣急敗壞,便上縣告朱老忠聚眾抗稅,無視國法,惑眾造反。賈湘農對鄉親們說:這是馮蘭池為他自己點了一把火,咱們要趁這股子氣勢,將革命的烈火燒起來。于是在賈湘農、朱老忠、江濤、大貴等的帶領下,農民們高舉大刀、梭標向縣城進發。農民們攻破了稅務局,馮蘭池父子從稅局后門墻缺口狼狽逃竄,躲進了縣衙門。在朱老忠帶領下,農民們追來了。迫于農民的聲勢,縣長不得不交出了馮蘭池,并當眾答應了農民的要求,免去了割頭稅(即殺豬稅)。馮蘭池見勢己去,又急又氣,渾身哆嗦,腳一軟,癱倒在地上。農民兄弟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革命的烈火在熊熊燃燒。朱老忠、朱老明、嚴志和、大貴、江濤圍在火堆旁,聽著賈湘農向他們布置新的任務。
【鑒賞】
影片《紅旗譜》是一部反映農村階級斗爭的史詩。它通過朱老忠、嚴志和兩家農民同惡霸地主馮蘭池之間的世代相沿的矛盾沖突,展現了我國20年代農民和地主之間的尖銳的階級斗爭。
影片以朱老鞏反對馮蘭池砸古鐘、奪公產的事件為開端,壯烈、凝重,為我們揭開了一場劇烈的階級斗爭的序幕。25年后,朱老忠從關外回來了。路過馮蘭池家門口的一場戲,激越、昂揚,預示著斗爭風暴即將到來。之后,大貴被“抓兵”,“嚴志和被迫賣掉土地”,都是斗爭的深化和繼續。一直到得到了共產黨的領導,反割頭稅斗爭取得了勝利,朱老忠為報家仇的個人反抗也發展成為爭取階級解放的自覺的、有組織的斗爭。在這場斗爭過程中,影片塑造了一系列農民形象,從朱老鞏、嚴老祥,到朱老忠、嚴志和,再到運濤、江濤、大貴等等,后輩勝過前輩,如同長江后浪超前浪一樣,表明了革命的必將勝利的趨勢。
在眾多的人物中,朱老忠是影片著意塑造的一個主要人物。扮演朱老忠的是著名表演藝術家崔嵬。因他的戰爭年代的經歷,使他在創造朱老忠這一人物形象時,有著切身的體驗。他長期戰斗在滹沱河兩岸,與朱老忠家鄉的人民有著休戚與共、血肉相聯的感情。他熟悉許多參加過高蠡暴動的農民,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朱老忠的影子,體會到了他們的苦難和歡樂,理解他們的信念和愛憎。因此,在表演時,崔嵬沒有一般地去表現人物的英雄行為,而是緊緊抓住朱老忠對地主階級、對舊勢力的刻骨仇恨這一思想內核,同時抓住了朱老忠這個人的粗獷、豪爽的性格特點,再賦予人物以準確的內部和外部動作。比如,朱老忠25年后回到山東老家,下了火車,遇到了嚴志和。頭一件事就是打聽馮蘭池的情況。當他聽說馮蘭池還活著的時候,他說:“他活著就好。我朱老忠和他有算不清的賬。讓他等著瞧吧。出水才看兩腿泥呢!”一下子就把他那不忘家恨,決心報仇的思想和盤托出,也表現了他的粗獷、直爽的性格。按照馮蘭池家立的老規矩,任何人經過馮家門口時,都必須下車步行。當朱老忠一家坐著大車路過此地,軟弱的嚴志和要下車,也勸朱老忠下車。可是,朱老忠非但不下車,反而將前來阻攔的劉二卯一鞭打得抱頭鼠竄,并斬釘截鐵地說了句:“過!”把馬鞭甩得震天響,讓馬車從馮蘭池家門口奔馳而過。這一場戲,把朱老忠報仇的決心形象化了,簡直呼之欲出。然而,朱老忠畢竟不是25年前的朱老鞏了。他不僅懂得了“出水才看兩腿泥”的道理,而且遇事也懂得了冷靜思考,復仇也懂得了講究策略。比如,當聽說大貴被馮蘭池捉去當兵時,朱老忠像當年他父親護鐘一樣,抓起鍘刀當胸一橫,要沖出去捅了馮蘭池。可是,他馬上又立住沉思了片刻,把鍘刀放下了,決定將計就計,讓大貴去當兵,好學點本事回來報仇。當運濤被捕下獄,嚴志和救子心切被騙賣了土地,朱老忠怒火滿腔。可是,他去濟南探監臨走時,卻叮囑嚴志和,在家要千萬小心,不管發生什么事,人家怎么罵你,都不要吭氣,等他回來再跟他們算帳。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以后,在賈湘農的啟發幫助下,朱老忠成了一名共產黨員,領導農民取得了反割頭稅斗爭的勝利,說明了他已經逐步走向成熟。但是,我們如果將朱老忠的性格發展作個前后對比,也不難看出,影片后半部朱老忠的性格特征反而不如前半部明朗,甚至有點斷層感。這并不是演員在表演上的失誤,而是劇本的人物創造先天不足所致。也就是說,劇情發展到后半部,許多事件游離了主要人物和主要線索,結構變得比較松散。比如“搶收事件”、“運濤參加革命”、“江濤上學”等等,用以表現革命形勢的發展,當然是可以的,但畢竟是離開主要線索的一條枝蔓。它使朱老忠失去了“用武之地”,無助于在表現他的性格特征、思想行為中展示他自己。最后的反割頭稅斗爭,看上去朱老忠是站在斗爭的前列,但因缺乏朱老忠式的斗爭方式和行動語言,顯得比較無力。因而在斗爭的高潮中,反而減弱了朱老忠的這個形象的光彩。與此相比,嚴志和這個形象的塑造因始終是沿著他特定的性格特征、思想行為來寫的,從軟弱、不大愛吭聲,到運濤被捕、母親去世,由于朱老忠的支撐,他在漆黑和無言的掉淚中挺了過來,以及到同兒子江濤在炕上的一席對話,江濤問:“爹,說抗捐抗稅的事,你看到底怎么辦?”志和說:“三天兩頭打仗,人們還能活下去呀!早就該抗!”顯示出了他正直以及朦朧的斗爭意識。人物性格有變化,有發展,但因始終又保持著他的個性特征,因而顯得更真實、可信。
但總的來說,朱老忠這一人物,正如有的評論所說,愛憎色彩十分鮮明,感情飽滿,在一些宏偉的大場面中,其感情就如同江河似地一瀉千里,奔騰向前,震撼人心,而在一些日常生活里,在親人的關系中,又粗中有細,如大江中的涓涓細流,耐人尋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旗譜》在攝影上的特色。攝影師吳印咸通過認真仔細地分析電影劇本,為片子定下了“渾厚有力、樸素扎實、富有鄉土氣息”的基調,具體表現之一在于從主題和人物出發來精心設計不同場面的不同構圖和色調。比如影片一開始,地主馮蘭池企圖砸鐘滅跡,侵吞公產。朱老鞏挺身而出,奮力保衛,同馮蘭池展開了面對面的斗爭。這一場戲在構圖上,就將朱老鞏放在較高而又較寬敞的位置上,表現他的七分面,用了暖調子和較強的反射光,突出刻畫了他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強性格;把馮蘭池放在比較低的位置,在畫面的一角,而且是在樹蔭下,再采用逆光,使他的臉顯得陰暗,帶著鐵青色。這樣,就加強了朱老鞏理直氣壯的氣勢,馮蘭池的猥瑣退縮,也表明了他的作賊心虛。朱老忠過馮家大門那場戲也是這樣,通過巧妙的構圖,使人感到馮蘭池雖然有財有勢,而且是站在馮家大門樓的高臺上,卻壓不倒貧苦的、坐在大車上的朱老忠。攝影師還善于利用滹沱河兩岸的風光,使影片充滿濃厚的地方特色。特別是運濤和春蘭幽會的那個場面,首先是大遠景,天邊一片晚霞,金光萬丈,使遠處瓜棚和瓜棚里的一對青年相映成一幅美麗的剪影;近處的瓜地里,瓜藤結滿了瓜果,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圖畫,十分令人神往。以滹沱河為背景的幾個場面,像朱老忠姐姐的自盡,春蘭送運濤上軍校,賈湘農與朱老忠談心等,拍得各有特色,因事件的不同,賦予了滹沱河不同的色彩和情調。因而獲得了第一屆“百花獎”的最佳攝影獎。
上一篇:《秋菊打官司》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綠光》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