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鐘情的靈魂啊,每顆溫柔的心,
我把這些詩句呈獻在他們面前,
我期望他們答和我心靈的呼喚,
我把敬意獻給他們的主人——愛神。
當群星輝映的夜之良辰
將近三分之一已經過完,
愛神出其不意地向我顯現,
他的神態呀,回憶起來都動魄驚心。
愛神拿著我的心,似乎滿懷欣慰,
而在他臂彎里抱著我的戀人,
她裹著一幅錦緞,猶在熟睡。
愛神把她喚醒,她馴服而謙卑,
戰戰兢兢地吞下了這顆燃燒的心;
然后他去了,我見他去時滿含著淚。
(飛白譯)
【賞析】
但丁是中古時期意大利最偉大的民族詩人,也是意大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
這首十四行詩選自但丁青年時期的名作《新生》。這里先介紹一下《新生》這本書的來歷。
但丁童年時隨父親去拜訪一家名門貴族,見到了貝雅特麗齊(這個名字有“祝福”之意),認為是“天福降臨”,后來產生戀情,終生不忘。但丁的戀愛是秘密的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他把貝雅特麗齊看作真善美的化身,看作天國的象征。但貝雅特麗齊嫁了人,并且在24歲時死去。于是但丁把他為貝雅特麗齊寫的詩用散文連綴成書,以夾敘夾詠的形式抒發他對貝雅特麗齊的愛情與思念,這本書就是《新生》,其中包括抒情詩31首。
關于這首《每個鐘情的靈魂》,但丁是這樣記敘的: 但丁初次見到貝雅特麗齊時年方9歲,此后過了9年,18歲時兩人在街上第二次見面,貝雅特麗齊向但丁行禮問候,但丁仿佛是受到了上天的祝福。但丁說,相見是在早上九時,而當晚九時他就做了一個夢(但丁對“九”這個數字懷有宗教的神秘感),《每個鐘情的靈魂》就記錄了這個夢境。述夢是中世紀習用的“夢幻文學”的形式,后來但丁寫的巨著《神曲》,用的也是這種形式。
此詩的第一小節是序詩性質,說明但丁把《新生》獻給“溫柔新體”詩派。這一派詩人都以理想化的觀點歌頌愛情、贊美女性,帶有反封建的傾向,而藝術上則表現溫柔細膩,詩句優美而富于音樂感。所以但丁以“鐘情的靈魂”、“溫柔的心”相稱。但丁當時也屬于這一詩派,并與詩派主要代表卡瓦爾坎蒂交情甚篤,因此對這一詩派表示熱烈贊揚。詩中也點明了侍奉愛神是“溫柔新體”詩派的主旨。
接著,但丁在一種神秘的,甚至于接近神圣的氣氛中,顯示了愛神導演的一幕奇景: 愛神抱來熟睡的貝雅特麗齊,把她喚醒,命令她吞下了詩人的燃燒的心。
關于詩人的心,典出自中世紀行吟詩人卡貝斯丹的故事: 詩人與領主之妻特莉克琳相愛,領主發覺后殺死卡貝斯丹,剜其心令妻食。特莉克琳竟食之,然后絕食至死。她說:“我吃過世上最貴重的東西了。”但丁借用這一典故,預示了自己對貝雅特麗齊愛情的悲劇結局,連導演這一幕的愛神,也在離去時滿含著淚。
這就是但丁早期的神秘主義愛情詩——戀人形象有如天使化身,而詩意飄浮在現世情感和宗教情感之間。
(飛白)
上一篇:《此君離別后·伊麗莎白一世》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毒樹·布萊克》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