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戈王后》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54 彩色片 120分鐘
法國呂克思影片公司/意大利旺多姆公司聯合攝制
導演:讓·德雷維爾 編劇:阿貝爾·岡斯 雅克·貢巴尼茲(根據大仲馬的小說改編) 攝影:安德烈·威爾希尼 主要演員:雅娜·莫蘿(飾瑪戈王后) 費朗索瓦茲·羅賽(飾卡特琳娜·德·梅德西斯) 阿爾芒多·費朗西奧力 (飾拉莫爾) 亨利·熱奈斯(飾高戈納斯) 羅貝爾·鮑特(飾查理九世) 安德烈·威爾西尼(飾亨利·德·納瓦爾
【劇情簡介】
1572年8月24日,在一條通往法國首都巴黎的大道上,兩位年輕的騎士縱馬飛馳,他們每人身上都帶著一封兩個敵對的天主教派送往盧浮宮的密信,他們肩負的使命將決定兩個教派的命運,兩派斗爭的勝負關系著法蘭西國家的前途。
到了一家名為“吉星”的旅店前,兩名騎士相繼下馬,并互通姓名。粗壯瀟灑的叫高戈納斯,苗條英俊的叫拉莫爾,都是伯爵。兩人一起走進店里,店老板告訴他倆只剩下一個房間了。高戈納斯老實不客氣地說這間房要歸他住,而拉莫爾伯爵說,他肩負著為納瓦爾王送信的重要使命,理所當然地要安睡一夜,第二天趕路方會不辱使命。高戈納斯聽說拉莫爾是敵對的胡格諾教派首領德·納瓦爾的信使,立即拔出劍來與拉莫爾廝殺起來,激戰中高戈納斯一劍刺中拉莫爾胸口,卻被什么擋住了。正在這時,一位傳令兵大聲宣布國王的公告:“查理九世,上帝護佑的法蘭西國王,命令他忠誠的臣民,不論是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忘掉過去的爭論,伸出你們的手,互相友愛吧!”兩位騎士聽罷命令握手言和。
正在這時,在盧浮宮一間金碧輝煌的大廳里,正在進行著一場盛大的婚禮。國王查理九世說:“今天,我們慶祝我親愛的妹妹天主教徒瑪格麗特·德·法朗士和納瓦爾王新教徒亨利的婚禮。”音樂聲中,一對新人身著盛裝,緩緩走下臺階。這時,大廳中傳出一片噓聲,因為宮廷中的高官大臣都是天主教徒,對于新教徒受到如此高的禮遇憤憤不平。國王對群臣說:“今天我把妹妹瑪戈交給我的表弟亨利,同時我也把我的心交給了王國中所有的新教徒。”在又一陣響起的噓聲中,查理九世說:“上帝不僅說讓我們互相友愛,而且說要愛我們的敵人。”一位大臣高喊“國王萬歲!”“宗教和解萬歲!”人們也跟著喊起來,這樣,婚禮才得以進行下去。
查理九世走到新教首領海軍上將高利尼身旁,讓他向天主教首領吉斯公爵伸出手去,后者迫于無奈,也只得勉強握了一下對方的手,但人們不難看出雙方的敵意。接著,查理九世請高利尼到御書房研究出征計劃,并宣稱是他在治理法國,那位意大利女人攝政的時代結束了。而這時,那位意大利女人——他的母親——卡特琳娜太后正在隔壁偷聽,憤憤地說:“他以為自己真成了國王,不,還是我在掌權!”
鏡頭又回到“吉星”旅店,拉莫爾和高戈納斯不打不成交,兩位騎士開懷暢飲,談話的主題自然離不開法國人自古以來始終熱衷的內容:情婦和女人。拉莫爾滿懷深情地撫摸著一個項墜,白天正是這個項墜擋住了高戈納斯那一劍。高戈納斯乘其不備一把奪過這個護身符,發現瑪戈王后的肖像鑲嵌其中,拉莫爾雖然只在他隨母去干邑地區會見納瓦爾王亨利時遠遠地見過她一面,卻深陷愛河,從那以后,他只為她而活著。高戈納斯笑他愛上了一個四處留情的女人,拉莫爾聽后大怒,又要拔劍與高決斗。
查理九世把支援佛蘭德爾起義的出兵計劃放在一只紅色皮包中,叫海軍上將高利尼帶回家去研究,第二天早晨繼續詳談,然后叫來警察隊長莫赫維爾,交給他一把手槍,讓他次日清晨刺殺一個手持紅色公文包的人。莫赫維爾心領神會。
翌日清晨,拉莫爾和高戈納斯一起策馬趕到盧浮宮,下馬時,拉莫爾發現殺父仇人莫赫維爾正鬼鬼祟祟提著槍走去,便隨后跟了上來,他及時阻止了暗殺高利尼的陰謀,并一路追捕逃往宮中的莫赫維爾,東轉西轉,他一下碰到了正推門出來的瑪戈王后。心上人突然出現在面前,拉莫爾不知所措,他低聲說他要親自把一封密信面呈納瓦爾王,瑪戈讓他在門口等一下,這時莫赫維爾使他跌入機關,從他身上搜出密信,交給了查理九世。
查理九世破譯了密信: 孔代親王通知亨利一場屠殺新教徒的陰謀即將發生,查理十分驚訝。正在這時卡特琳娜太后和吉斯公爵進來,告訴查理高戈納斯伯爵送來的密信說明新教徒已經知道了太后的屠殺計劃。查理九世認為新教徒無罪,只是其首領的問題。結果與太后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夜幕降臨時,盧浮宮的鐘聲敲響,這是大屠殺的信號。歷史上著名的“圣巴托羅米之夜”實在慘不忍睹:巴黎城一片血雨腥風,盧浮宮內到處刀光劍影。拉莫爾磨斷繩索,殺死獄吏沖出牢房,正遇見高戈納斯,雙方立即廝殺起來,拉莫爾不幸中劍,帶著傷痛無意中逃進了瑪戈王后的寢室。高戈納斯持劍追進來,瑪戈王后厲聲喝退了他。
大屠殺之后,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平靜:納瓦爾王亨利改信了天主教,瑪戈希望拉莫爾留在宮中養傷,拉莫爾說他不愿留在她和丈夫同居的寢宮中,瑪戈告訴他,他們只是一場政治婚姻,她丈夫從未與她共枕過。這時,卡特琳娜太后又設毒計,欲置亨利于死地,多虧瑪戈王后急中生智,演出了一幕真夫妻假同床的喜劇,挫敗了太后的陰謀。太后剛氣急敗壞地走出去,拉莫爾又怒氣沖沖地闖進來,亨利知道他是送信的密使,兩人到隔壁房間密謀復興大計后,拉莫爾混在死人堆中被運送出城養傷。事有湊巧,負傷的高戈納斯也被送到同一地點養傷,這兩個冤家對頭漸漸變成了心腹朋友,他們很快就康復了。聰明的瑪戈和女友夏洛蒂戴著面具,裝成賣笑女與兩人幽會。
卡特琳娜為害死亨利,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她請宮內占星師荷內設法找一本亨利喜歡讀的有關狩獵的書,由于書頁之間粘連,必須用唾液潤濕手指才能翻頁,而這本書是用毒藥浸泡過的,讀者必然慢慢中毒而死。不過荷內提醒太后:天命難違,亨利有帝王福份。卡特琳娜一意孤行,聲稱任何力量也敵不過母愛,她要竭盡全力保住查理的皇位。或許真是命中注定,查理無意中在亨利房間里發現了這本奇書,就拿去好奇地翻閱起來,等他母親發現時,他已經讀到了書的結尾處。
亨利看到皇宮內陰謀不斷,遂召集黨徒,商議趁查理外出狩獵之機,聯合查理之弟昂汝公爵,逃回納瓦爾,然后一同舉兵奪取皇位。拉莫爾也說服了高戈納斯,在獵場附近接應亨利。不料,昂汝公爵向太后和查理泄露了機密,幸虧此事被瑪戈王后偷聽到,及時通知亨利,再次挽救了納瓦爾王的命運。
浩浩蕩蕩的狩獵隊伍出發了,查理暗中布置人手,密切監視亨利的舉動。瑪戈一心急于見到同去打獵的拉莫爾,卻沒發現一直尾隨其后的莫赫維爾,瑪戈與拉莫爾吻抱在一起時,催促他和高戈納斯趕快離開,但為時已晚,莫赫維爾已帶兵追殺過來,拼殺時,拉莫爾終于手刃了殺父仇人,但終因勢單被捕,高戈納斯和他被關在同一牢房。
查理九世體內毒藥發作,從馬上摔下,自知將不久于人世,他逼問荷內下毒是何人主使,荷內供出了是太后的毒計。查理逼其將實情寫在書頁上,決定在自己死后,由亨利攝政,坦言只有他才能拯救法蘭西。亨利手持攝政書走出查理的臥房,圖窮匕首見的太后躲在門后準備行刺,但荷內卻指給亨利一個通往皇位的安全門。
瑪戈王后為挽救情人拉莫爾,用身體買通了典獄長,并打通了上下關節。審訊室內,給高戈納斯使用了膠皮假刑具,但陰錯陽差地給拉莫爾使用了真刑具。結果,跑來營救的瑪戈發現拉莫爾的雙腿已無法走路,講義氣的高戈納斯也不愿丟下朋友獨自逃跑。瑪戈知道唯一的辦法是請求查理九世特赦。她急忙奔回皇宮,而那里正在宣布國王駕崩的噩耗。身穿喪服的太后又宣布昂汝公爵繼承皇位。
刑場上,高戈納斯攙扶著拉莫爾走上斷頭臺。臨刑前,拉莫爾不吻神甫送過來的十字架,卻把最后的一吻深情地印在瑪戈的肖像上。一組平行蒙太奇鏡頭:前來營救的亨利率領的馬隊疾駛而來,行刑劊子手舉刀下落,高戈納斯從容受死,隨著一聲撕心裂肺的絕望呼喊,瑪戈王后暈倒在斷頭臺下的塵埃中。
來遲一步的亨利抱起神智不清的瑪戈,命人收殮起二位英雄的尸體,率眾向納瓦爾王國駛去,廣闊的藍天呈現在眼前……
【鑒賞】
這部影片是根據大仲馬的長篇歷史小說《瓦魯阿家族的瑪格麗特》改編而成的。它以法國16世紀長達30年之久的宗教戰爭為背景,以瓦魯阿家族美艷絕倫而又具政治遠見的瑪格麗特王后為中心,反映了1572年圣巴托羅米大屠殺前后法國王室的內幕。眾所周知,大仲馬寫小說從不以再現歷史為己任,正如他自己所言:“歷史是一顆釘子,我用它來懸掛我的傳奇。”如果用文藝作品去研究歷史,或反過來,要求作品的每一個情節都要符合史實,那就南轅北轍了。
同樣,阿貝爾·岡斯和雅克·貢巴尼茲這兩位在法國電影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師在改編大仲馬這部40余萬字的小說時,又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藝術再創作,更加突出了瑪戈王后的地位。一位意大利學者曾慨嘆說:“這樣一位絕代佳人,誰能料到竟是造成歷史上著名的大屠殺的誘餌。法蘭西的歷史從此而改變,延續200余年的瓦魯阿王朝,將由其夫納瓦爾王接替,開始了波旁王朝的統治。”
小說第一章中有28位主要人物登場,而影片若將這些人物全部保留,則必然陷入割不斷理還亂的人物關系網中。編導以亨利、卡特琳娜和查理為核心突出宮廷斗爭,以瑪戈王后和拉莫爾的愛情為主線,以高戈納斯和拉莫爾的友情為副線,副線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從影片序幕起,兩人快馬揚鞭奔赴盧浮宮這個角斗舞臺,就把觀眾帶入了16世紀下半葉的巴黎。
影片大刀闊斧地刪掉次要情節,使主線更加突出。例如原著中拉莫爾送來的密信并未落到國王查理九世手中,而在影片中,編導卻把這封信變成了查理決心鎮壓新教徒的契機,他立即設計暗殺新教首領高利尼,而執行這項命令的恰是與拉莫爾有殺父之仇的莫赫維爾,這樣,當拉莫爾趕到盧浮宮,瞥見莫赫維爾時,自然而然地尾隨其后而去,追殺仇人不期撞見瑪戈王后,副線與主線相交,主線的故事就此展開。一環扣一環,既合乎情理又使人感到意外。再如原著里亨利久困宮中意欲逃回納瓦爾重整旗鼓,故與國王幼弟阿朗松公爵密謀奪權,編導刪去了這個次要人物,把反復無常的昂汝公爵推向前臺,這就為后來他出賣亨利、獵場截殺以及他登上皇位做了鋪墊,顯得順理成章。
本片中塑造的人物最成功者,莫過于太后卡特琳娜,如果說瑪戈王后代表了真善美,老太后則是假惡丑的化身。她始終穿一身黑色長袍,像幽靈一般躲在密室中策劃陰謀。影片開始時,盛大的婚禮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中舉行,查理九世對海軍上將說:“那個意大利女人掌權的時代過去了。”卡特琳娜正躲在光線陰暗的密室中偷聽,她冷笑一聲說:“他真以為他是國王呢!是我在執政。”短短的一句話,太后的野心以及母子的矛盾昭然若揭。她希望查理的弟弟,那個既聽話又無能的昂汝公爵當國王,以利于自己大權獨攬。實際上,她親生女兒的婚禮,就是她一手策劃的把新教徒首領集中在巴黎一網打盡的陰謀。當她發現查理饒恕了亨利,就設計要將他殺死在情婦的床上,由于瑪戈的干預,陰謀落空時,她又找來了占星師荷內。她與荷內的對話充分暴露了她的歹毒與虛偽;歷史上這位太后被認為是終身致力于宗教和解的杰出政治家,但在大仲馬的小說和影片中,她卻扮演了一個要把新教徒斬盡殺絕的角色。
同樣,歷史上的瑪戈王后被描繪得狂放不羈,甚至有亂倫之嫌。她對納瓦爾王亨利的支持和保護,目的在于保住自己王后的地位。但在大仲馬的小說和德雷維爾執導的影片中,瑪戈卻被純潔化了。1993年帕特里斯·謝羅推出的第二版《瑪戈王后》中,伊莎貝爾·阿加妮塑造的瑪戈,既放蕩又工于心計,也許更貼近歷史的真實。
在本片中,導演德雷維爾多處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例如在莫赫維爾隨國王出獵追殺拉莫爾那場戲中,兩人拼殺的場面放在了絞刑架下面,拉莫爾雖然手刃了殺父仇敵,但悲劇的命運已預示出來。再如查理九世彌留之際安排后事的場面:幽暗的寢宮中,法王的頭部籠罩在一片寧靜明亮的光環下,導演意在刻畫這位主宰眾人命運的關鍵人物此刻的精神活動。柔和的光線似乎洗刷了這位帝王殺戮新教徒的罪惡,他身后墻壁上懸掛著巨大的耶穌受難十字架,似乎啟示他回心轉意任命新教徒首領亨利為攝政王,為今后波旁王朝開辟了光明大道。這位集殘忍、虛偽和軟弱于一身的人物,在指使莫赫維爾刺殺海軍上將時,他佯裝不知此事,而說自己是位詩人。屠殺新教徒雖非出其本意,但難違母后之命,又被昂汝、吉斯公爵左右。原書中有他和情人及私生子在宮外廝守情景的敘述:“法王春風得意,他在這座玲瓏的小院落里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光。”編導讓他的生活禁錮在盧浮宮里,皇位只給他帶來痛苦和瘋狂。他中毒而死雖出偶然,但在太后的屢見不鮮的陰謀中,他又怎能逃脫厄運呢?
副線的兩個人物拉莫爾和高戈納斯被塑造得活靈活現。拉莫爾溫文爾雅,感情細膩,忠誠勇敢。高戈納斯豪爽瀟灑,風流倜儻,玩世不恭。兩人從旅店初識,結伴進宮,夤夜廝拼時各為其主,到同地養傷,共享歡樂,直到最后攜手奮戰,不幸雙雙被捕入獄同赴法場,寥寥數筆就把二人由敵化友,最后變成生死之交的過程交待得一清二楚,英雄識豪杰,不打不相識,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令人淚下的場面還不止于此。當瑪戈王后用肉體換來了情人的自由時,拉莫爾受刑過重無法走動,高戈納斯本可以和情人遠走高飛,但他毅然決然留在朋友身邊,在走上斷頭臺時,他讓朋友靠在自己胸前,推開劊子手,把拉莫爾抱上絕命臺,豁達地安慰友人說:“咱倆到那邊再一起做伯爵。”原屬不同教派的敵人,擺脫了宗教的執狂,肝膽相照的友誼超脫于信仰之上,這對光彩照人的朋友的壯烈行動,與宮廷顯貴爾虞我詐的卑鄙齷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片的音樂和音響效果頗受影評專家的好評。在圣巴托羅米之夜那場戲中,音樂襯托著腥風血雨,無數少婦赤身裸體被拋入塞納河中,那已被染成暗紅色的河水靜靜地向東流去,如泣如訴的音樂講述著無休止的人間不平事。
最令人難忘的是片尾那組平行蒙太奇鏡頭。納瓦爾王亨利聞知拉莫爾和高戈納斯將被處死,率領一支馬隊前來救援,觀眾急切地盼望亨利迅速趕到,一邊是塵埃滾滾的馬隊,一邊是劊子手正在舉起的砍頭刀;一邊是急促馬蹄聲,一邊是行刑前驟如雨點的擊鼓聲,畫面交錯,此起彼伏,節奏越來越快。最后,隨著拉莫爾身首異處,瑪戈一聲撕心裂肺的尖叫,這位絕代佳人撲倒在斷頭臺下。畫面靜止不動了,音響嘎然而止,觀眾被揪在半空的心似乎也停止了跳動。
上一篇:《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玫瑰的名字》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