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米爾恩·小熊溫尼·噗》全文|賞析|讀后感
亞歷山大·阿蘭·米爾恩(1882—1952)作為一個享有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兒童詩廣受歡迎。但在英國,他的作品家喻戶曉的卻是在圣誕節被作為禮品贈送的中篇童話《小熊溫尼·噗(pu)》。這部作品被世界上各語種廣為翻譯,不少語種還有多種譯本。它是世界兒童文學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是本世紀前半期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故事中的最佳作品之一。主人公小熊溫尼·噗是一只毛茸茸的玩具熊。平時,他總是傻乎乎的,但關鍵時刻卻表現得很聰明,有主見,能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洪水圍困萬分危急時,他想出坐雨傘當船的辦法去援救小豬。他雖有點淘氣且嘴饞,可是待人誠懇,富于同情心,熱忱幫助周圍的伙伴們,而且他很勇敢,登高、涉水、探險……什么也不害怕,遇到困難能靠智慧解決難題,勇往直前,取得勝利。溫尼·噗還是一個詩人,遇到快樂的事就即興創作,大聲吟誦,給伙伴們帶來歌聲和笑聲。書中一套套小熊式的聰明想法和勇敢行動,在成人眼中顯得荒誕滑稽,卻非常吻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所以溫尼·噗便不脛而走,成了全世界兒童的好朋友。
這里所選的是該童話的開頭一章。讀者看到的小熊溫尼·噗同時也是活生生的男孩,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正是這樣一個“熊氣”和“童味”交融的活潑潑的童心世界。當然,噗首先是一只小熊,熊貪愛蜂蜜,從這一特性出發,生出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噗作為童話主人公,作者在大多數章節里對“小熊”、“男孩”交疊的形象作了正面刻畫。所選這一章更多地寫了他“熊性” 的一面:愛吃蜜、笨拙。為了偷蜜,它被小男孩提供的氣球送上了天空,像一朵飄在藍天的云。這已經夠有戲劇味了,偏在這時又飛來一只蜜蜂,停在 “云” 的鼻子上,“云” 頓時心慌起來,這就更加戲上加戲了。當然這一章里,“小熊” 身上也明顯地“疊印”著“男孩” 的性格,例如當他在天空下不來時,就聰明地想出了叫羅賓往氣球開槍的好主意,使這場戲以蠢拙始而以巧智收。在這首場戲中,小熊便以“聰明的傻熊” 的形象在讀者心目中留下了可愛的印象。
此外,在表現形式上,在活潑的描述和對話中夾插了一些歌詞,這就進一步避免了單調,更適合兒童的閱讀口味。由此可見,作家在創作這部童話時,處處以兒童的好惡為準繩,作品獲得非常的成功也就絕不是偶然的事了。
·韋葦 ·
小熊為什么叫“噗”
從前,離現在很久很久了,大約是上星期五吧,溫尼·噗自個兒住在一個森林里,在山德氏的名下。
(克利斯多弗·羅賓問: “‘在……名下’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說,把人的名字用金色寫好,掛在門上,住在那下面。”
“這樣說,溫尼·噗還是不太明白。”克利斯多弗·羅賓說。
“我明白嘛!”溫尼·噗低聲嘟噥,有點不太高興。
“那好,我就往下講了。”)
一天,他出門散步,來到森林中間一塊空地上,在這塊空地中間,有一棵大橡樹,從這棵橡樹頂上,傳來一種挺大的嗡嗡聲。
溫尼·噗坐在樹下,用兩只手掌捂著腦袋,開始想這是怎么回事。
他先自言自語: “這嗡嗡嗡嗡的聲音里,準有點什么意思,不能光聽著嗡呀嗡呀的響,卻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如果有了嗡嗡的聲音,這準是什么人弄出來的。照我看,弄出這嗡嗡聲來的準是蜜蜂,因為只有蜜蜂才能弄出這嗡嗡的聲音。”
接著,他又琢磨了好長時間,說:“照我看,蜜蜂活著,就是為了釀蜜。”
他站起來,又說: “照我看,蜜蜂釀蜜,就是為了讓我有吃的。” 他想著,說著,就開始爬那棵樹了。
他爬呀,爬呀,爬呀,一邊爬,一邊唱歌給自己聽,歌詞是:
小熊好吃蜂蜜,
你看多么有趣!
嗡呀,嗡呀,嗡呀!
為什么他愛吃蜂蜜?
他一點兒,一點兒地往高處爬,越爬越高。這時,他想起了另外一首歌。
假如把熊變成蜜蜂,
蜂房就會筑在樹下;
假如把蜂變成小熊,
我何必爬上又爬下!
這一陣子,他覺得有點累得慌,所以就唱起“抱怨歌”來了。現在,如果他在樹枝上站起身來,差不多就夠著蜂房了……
可是,“喀喳” 一聲!
“噢! 救命啊!” 噗叫起來,這時他掉下十英尺,落到一根樹枝上。
“只要我沒有……”他說著,又蹦了二十多英尺,落到另一根樹枝上。
“你知道,我打算干什么,”他表白自己說,這時,他栽著斤斗,碰斷了三十英尺以下的另外一些樹枝,“我打算干什么……”
“當然羅,那是相當的……”他承認情況不妙,這時,他飛快地滑過了另外六根樹枝。
“我想,這都是由于我太愛吃蜂蜜了。”他決心說出這次事故的原因。這時,他跟最后一個樹枝分手,翻滾了三次,用個優美的姿態飛進了一個帶刺的灌木叢中。“啊呀,救命呀!”
他從灌木叢中爬出來,扒拉掉鼻頭上扎的刺,又開始想這想那。他想起來的第一個人就是克利斯多弗·羅賓。
(“是我嗎?” 克利斯多弗·羅賓用膽怯的聲音問,幾乎不敢相信這事。
“是你!”
克利斯多弗·羅賓沒有說什么,可是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臉通紅通紅。)
于是,溫尼·噗跑到他的朋友克利斯多弗·羅賓那里,他住在森林的另外一部分,在一扇綠門的后面。
“早晨好! 克利斯多弗·羅賓。”他說。
“早晨好! 溫尼·噗。”
“你搞到過一個氣球之類的東西嗎?”
“氣球?”
“是呀! 我剛才在路上就給自已說來著,我說‘不知道克利斯多弗·羅賓有沒有一個氣球之類的東西?’我剛剛還給自己說來著,我想著氣球,不知道你有沒有。”
“你要氣球干什么?”
溫尼·噗四下瞅瞅,見沒人偷聽,就手掌捂著嘴巴,用很低的聲音悄悄說: “蜂蜜!”
“可是你用氣球是不會搞到蜂蜜的!”
“我行。” 噗說。
碰巧,頭一天,克利斯多弗·羅賓到朋友小豬家參加了一個宴會,在這個宴會上得到了氣球,羅賓得了一個大的、綠色的,兔子的一個親戚得了一個小的、藍色的。可是實際上,兔子的親戚年齡太小,參加不了宴會,氣球就留在那兒沒拿走。這樣一來,克利斯多弗·羅賓就把綠色的、藍色的都帶回家去了。
“你想要哪一個?” 克利斯多弗·羅賓問溫尼·噗。
噗用兩只手掌捂著腦袋,非常仔細地想了想。
“事情要這樣辦,”噗說,“當你用氣球去找蜂蜜的時候,最要緊的是不能讓蜜蜂知道你來了。假如你用綠氣球,他們就會把你當成綠樹的一部分,而不會注意到你;假如你用藍氣球,他們就會把你當成藍天的一部分,也不會注意到你。問題是:哪一種更像真的?”
“難道他們不會看到你在氣球下面嗎?” 克利斯多弗·羅賓問。
“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溫尼·噗說,“蜜蜂的事沒法弄清楚。”他想了一會兒,說: “我要裝做一小朵烏云,試試看,準能騙過他們。”
“那樣的話,你最好用藍色的氣球,” 羅賓說著,就這樣決定了。
他們倆一起帶著藍氣球走出去。克利斯多弗·羅賓還像往常一樣,隨身帶了槍以防萬一。溫尼·噗走到他所知道的一處滿是稀糊爛泥的地方,他在那兒滾呀,滾呀,滾得全身糊滿了黑泥為止。這時候,氣球吹大了,吹得能有多大,就有多大。羅賓和噗一起抓著氣球的繩,突然羅賓一松手就放走了它。于是,小熊就飄飄悠悠升上了天空,然后就停在那里——和樹頂一般高,相距大約二十英尺。
“噢嗬!” 克利斯多弗·羅賓大聲喊叫。
“妙極了吧?” 溫尼·噗朝下喊著,“看我像什么呀?”
“就像一個小熊拽著一個氣球。”
“不,”小熊氣急敗壞地嚷嚷,“難道不像藍天中的一小朵烏云嗎?”
“不太像。”
“嘿! 也許從上面看不一樣,再說,像我說的那樣,蜜蜂的事,沒法弄清楚!”
沒有風,沒法把溫尼·噗吹得靠近橡樹,他只好待在那兒。他看得見蜂蜜,聞得著蜂蜜,可就是夠不著它。
過了一會兒,他朝下招呼。
“克利斯多弗·羅賓!”他說的是悄悄話,可聲音卻挺大。
“喂!”
“蜜蜂起疑心了吧!”
“疑心什么?”
“我不知道。可是我總覺得他們是起疑心了!”
“也許他們認為你盯上他們的蜜了吧?”
“有可能。蜜蜂的事沒法弄清楚!”
又靜了一會兒,他又朝下面招呼:
“克利斯多弗·羅賓!”
“干嗎?”
“你家里有把傘嗎?”
“我想會有的。”
“你把它拿來,打著傘走來走去,不斷地朝上看看我,嘴里說著‘滴嗒,滴嗒,像是下雨啦!’我想,你這樣一搞,對咱們糊弄這些蜜蜂,會起作用的。”
“嘿嘿,” 羅賓覺得好笑,他想說,“小傻熊!” 但沒說出聲來,他太喜歡小熊了。他還是跑回家拿傘去了。
“哦,你可回來啦!” 羅賓剛回到樹跟前,溫尼·噗就迫不及待地朝下喊,“我都著急啦。我發現蜜蜂們肯定懷疑我了。”
“我還要打起傘來嗎?”克利斯多弗·羅賓問。
“要的,不過先等一等。我們一定要實際一點。我們要騙的那個最最重要的蜂,就是蜂王。你從下面能看到哪個是蜂王嗎?”
“不能。”
“真可惜! 好了,現在請你打起傘走來走去,說著‘滴嗒,滴嗒,像是下雨啦!’我也盡力而為,唱一只短小的《云歌》,就像一朵云彩可能唱的……開始!”
于是,克利斯多弗·羅賓就走來走去,尋思著: 會下雨嗎?溫尼·噗唱這支歌:
藍藍天空云兒飄,
飄來飄去多逍遙。
朵朵云兒高聲唱:
做朵云兒多么好!
藍藍天空云兒飄,
云兒心里多驕傲!
我是一朵小云啊,
做朵云兒多么好!
蜜蜂們仍然嗡嗡地叫著,像先前那樣疑心重重的。當溫尼·噗唱第二段《云歌》歌詞的時候,其中一些蜜蜂居然離開了他們的蜂房,圍繞著那朵“云”飛呀飛的,有一只蜂還在那朵“云”的鼻頭上待了一小會兒,然后又飛走了。
“克利斯多弗·羅賓!”那朵“云”兒喊起來了。
“噯,干嗎呀?”
“我剛才想過了,我得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這些蜂品種不好’。”
“是嗎?”
“的確品種不好。因此我認為他們釀出來的蜜也不會是好品種的。你說呢?”
“真的嗎?”
“真的。因此我想該下來了。”
溫尼·噗事先沒有想到這一點。假如他的手放開繩子,他就會掉下來——“崩仆!”——他可不愿意這樣干。于是他又琢磨了好長時間,然后他說:
“克利斯多弗·羅賓,你得用你的槍,打這個氣球。你帶槍來了嗎?”
“當然帶來了。” 羅賓說。“可是,我要那么干,就會把氣球打壞了!”
“可是,你要不那么干,”噗說,“我就得撒開手,那樣可要把我摔壞了!”
噗把情況這樣一分析,克利斯多弗·羅賓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就小心翼翼地瞄準了氣球,放了一槍。
“嘿!” 小熊叫道。
“我沒打中嗎?” 克利斯多弗·羅賓問。
“你不是沒打中,” 小熊說,“只不過是沒打中氣球。”
“真抱歉!” 克利斯多弗·羅賓說著,又打了一槍,這一回打中了氣球,氣球慢慢地撒了氣,溫尼·噗也就慢慢地降落到了地上。
可是,他由于一直抓著氣球繩,時間太久,弄得兩只手臂變得僵直,不能打彎了,所以現在只好那樣直直地伸在空中。他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星期,每當有蒼蠅飛來落在他的鼻頭上的時候,他只好用嘴噗噗吹氣來趕走蒼蠅。說到這兒,我就想啦——不過,我可不能斷定——小熊為什么老是被人叫做“噗”呢?原因可能就在這兒吧!
(潘縵怡 譯)
上一篇:《【英】·特萊弗斯·隨風而來的瑪麗·波平斯阿姨》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英】·羅斯金·金河王》全文|賞析|讀后感